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实验xx学校2023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3页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中模拟测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微观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宝石绚丽多彩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单质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水银温度计示数受热上升汞分子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将固体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溶液间的反应粒子接触的机会较多A.A B.B C.C D.D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Al(NO3)3溶液(AgNO3)过量镁粉过滤B.CaCl2溶液稀盐酸过量CaCO3、过滤C.氯化钾氯酸钾少量二氧化锰,加热D.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点燃A.A B.B C.C D.D3.《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 是其中的一种。
下列关于乙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gB.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9: 10: 2D.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4.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的是( )A. B. C. D. 5.关于氧气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都是由分子构成,且都含有氧分子B.组成:都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C.性质:氧气能燃烧,水不能燃烧D.用途:都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物质6.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用金刚石加工成钻石,是因为它常温下具有“很稳定且光泽性好,璀璨夺目”的性质请记住: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 )A.A B.B C.C D.D7.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三条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构成B实验操作①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或离子②空气、液氧、双氧水中都含有氧分子③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①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②可燃性气体燃烧:先检验纯度后点燃③称量一定质量药品:先加药品后加砝码C性质与用途D物质鉴别①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作保护气②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做燃料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色素和异味①鉴别空气、氧气﹣用燃着的小木条②鉴别过氧化氢、水﹣用二氧化锰③鉴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A.A B.B C.C D.D8.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20152反应后质量/gm2908A.m的值是1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水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氧气助燃,氮气不助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水结成冰﹣分子运动停止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10.下列物质鉴别方法其中错误的是A.区分厨房中的食盐和白醋------分别尝味道B.区分硬水与软水-------常用加肥皂水检验,泡沫少,产生浮渣多的是硬水C.区分蒸馏水与过氧化氢------加入MnO2 看是否有气泡产生D.区分CO2、O2、空气-----分别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观察现象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熄灭酒精灯C.加热液体 D.用天平测质量12.酒精灯中的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A.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克B.1个乙醇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C.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2.2%D.乙醇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6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如图中的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小兰用高锰酸钾在A、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_________________用C收集满氧气后,还需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要用F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填”a或b”)进入14.掌握化学仪器的用途和特征,从下面的仪器中的序号或字母填空: (1)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是_____;(2)固体和液体可以反应的仪器是_____;(3)可以收集气体的装置是_____,如果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先从_____入,在从_____出如果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先从_____入,从_____出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热水中,石蜡首先会______,冷却后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熔点______,密度比水______。
2)点燃蜡烛,发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约1S后取出,发现在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说明_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变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16.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 ,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1)填写下表: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溶液中有气泡放出,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___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 “84 消毒液”广泛应用于物体表面的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1)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固体次氯酸钠_____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为1g/ mL)2)若将上述配制的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次氯酸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g? (写出计算步骤)18.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肠胃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_______(2)蛋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过程)_______(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到0.1%)______(4)合格奶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质约18克,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克合格奶粉中,氮元素质量为多少克?__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你将乙图补充完整,使该模拟图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丙图中的物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从微观角度解释理由:__________3)氯化氢在水中会解离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答案解析】A、宝石绚丽多彩,是因为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而使宝石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光泽,解释错误.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解释错误;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温度计示数受热上升,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解释错误;D、将固体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是因为溶液间的反应粒子接触的机会较多,解释正确2、B【答案解析】A、Al(NO3)3和AgNO3都能与镁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答案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3、B【答案解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题目详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选项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乙酸苯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正确;C、乙酸苯甲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10):(16×2)≠9:10:2,故选项错误;D、乙酸苯甲酯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4、A【答案解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当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少2时,该微粒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阴离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题目详解】A. 由图示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