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大源设计方案.ppt
72页项目概述项目概述交通组织分析交通组织分析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地下商业设计地下商业设计室外工程室外工程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勘察勘察第一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六章第七章第七章第八章第八章项目概述项目概述第一章第一章1 1、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项目背景、项目背景•天府新城位于成都的科技商务中轴线——天府大道两侧,包括高新区南部园区的站南组团和大源组团,总用地面积37平方公里本区域为大源组团大源组团,占地约1平方公里•天府新城城市建设将定位于“科技城南”、“商务城南”、“国际城南”、“时尚城南”、“宜居城南”天府新城将成为未来成都新兴的城市核心区•该项目的建设是大型城市基础公用设施集约化投资建设、运行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可持续战略、科学发展理念的展示和演绎的示范区 大源组团商务商业核心区规划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约410万平方米,区内含办公建筑、商业建筑和公寓区域东西长1153米,南北长约1102米 根据城市设计方案,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区将是一个高强度、现代化、外向型的新城中心。
布局方正布局方正 大源组团商务商业核心区东边是天府大道,西边是站华道,北边是新世纪新路,南边是大源IV线,均为现有城市道路区内分为区内分为A、、B、、C、、D、、E、、F六六个分区个分区,其中A区为中央广场,B区为绿化景观用地,其余分区功能为混合用地区内道路系统,将中央紧邻A区一圈称为内环,其次外部一圈为中环1 1 1 1、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项目概述2 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设计范围、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包含区内除规划地块外所有区域内地下空间的开发设计及区域内保障系统的设计,主要有:(1) 核心区规划红线范围内的地上地下交通组织设计包括外部交通条件的确定、内部交通组织(车流、人流)、轨道交通接驳2) 区内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设计(3) 区内主要景观设计,包含整个区域植被设计、中轴线景观设计、地下环形车道的六个下沉广场设计4) 地铁至中心广场之间的地下商业,以及其余有商业价值的部位的开发方案设计(5) 室外工程:包含道路、雨污水、地面竖向、管线综合、室外照明、标识系统等2 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设计范围、设计范围3 3、本项目的、本项目的、本项目的、本项目的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难点、重点、特点特点特点特点体现区域商务特色的、集约化城市基础设施,并体现节能环体现区域商务特色的、集约化城市基础设施,并体现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保、可持续发展理念。
1、交通组织设计是难点: 人流、车流、物流的组织问题 地下环形车道与地面交通、各单体建筑的衔接问题2、综合管廊自身问题的解决: 管线在管廊如何布置 管线如何从管廊进入各地块? 管线的吊装口如何如设置? 管廊的消防、通风、疏散问题3、如何利用地铁资源,提升区域商业价值4、如何定位景观环境,体现大源商务商业核心定位4 4、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1、通过对区域内人员、车流、物流的分析,采用地面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现慢行主导、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理念 •2、项目建设充分贯彻集约化城市公共资源共享的思想,以节能环保高效为核心,以复合配置为指导,以网络化、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管理方法实现综合城市保障系统,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3、采用地下环道、综合管线、地下商业立体交叉集聚体设计思路,实现将地铁口与商业区人流连通,满足核心商业区与地铁站便捷的连接,实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节约用地,丰富地下空间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4、综合管廊设计,体现能源的集约化设计,功能优化配置,提升城市管线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延长管线使用寿命,避免城市道路的反复开挖,使管线与地块的衔接自如,使管线增容和更换变得方便和快捷。
4 4、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指导思想•5、建立通道式商街空间的开发方式,来加强被地面道路系统切断的商业联系灵活便捷的联系使得周边地块内的商业覆盖面得以扩大,无形中增加了客流量和交易机会,动与提升整体商业开发潜力•6、 采用在整个地块的景观景观分区和区域的交通、广场布置和节点分布形式上采用中心发散和周围汇聚的手法,营造建筑与景观视线上的对景衔接 在下沉庭院设计中用色彩和材质等变化营造不同季节时间穿行的感观变化实现商业商务中心的文化内涵是汇聚人气和凝聚财富的理念 在地下环廊开口处的下沉庭院以“时间汇聚”为概念以核心地块为中心划分为12份寓意一年四季的12个月份在相对应的开口广场营造季节时间变换不同的庭院景观形式服务地下车流,同时解决地下环形车道的通风消防问题交通组织分析交通组织分析第二章第二章1 1、交通条件、交通条件、交通条件、交通条件 项目东侧规划地铁1号线路由,且设新益州车站,高峰小时载客量可达1万人次 天府大道未来会成为该区域连接主城区的主要通道 交通区域优势明显项目位置2 2、区域道路网、区域道路网、区域道路网、区域道路网 规划与交通规划与交通规划与交通规划与交通 产生分析产生分析产生分析产生分析p 区域内地块开发强度大、容积率高,交通产生量较大。
p 区域道路网规划级别不高,且道路红线由外向内一次变窄(由25米缩减至19米),道路网承载力不高交通产生率指标晚高峰生成率/万平米(建筑面积)进(%)出(%)办公962971商业121.65347公寓16.485743注:指标选取是参照国内经验及《北京市交通出行生成率简本》假设:预测年2020年年区域各地块按控规实施; 确定流量预测时段为晚高峰高峰小时区域总的交通生成量为区域总的交通生成量为6247pcu(其中商业区(其中商业区1406pcu))3 3、交通影响、交通影响、交通影响、交通影响评价评价评价评价p 将区域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量分配到周边的路网上,会使得周边道路的饱和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饱和度提高分别为:天府大道0.33;站华路0.19;元华路0.13;新世纪西路0.50;项目南侧路0.29p 预测年(2020年)在项目周边如果不进行大密度的开发,结果目前的道路饱和度主干路的饱和度会在0.7以下,交通流会是稳定的形式,不会发生拥堵因此,道路网的承受能力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道路名称道路名称车道数(双向)车道数(双向)通行能力(通行能力(pcu)(单方向))(单方向)天府大道83600站华路62700元华路62700新世纪西路6(主辅)2100项目南侧路6(主辅)21005 5、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形式形式形式形式1 1 公交系统组织公交系统组织公交系统组织公交系统组织建立公交优先的建立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 内环 外环高密度的公交系统给出行者带来方便2 2 小汽车交通组织小汽车交通组织小汽车交通组织小汽车交通组织——地面地面地面地面 地面交通组织方式南北向道路以单向交通为主,东西向双向通行,内环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
5 5、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形式形式形式形式 地下环廊组织逆时针单向交通 各地块地下车库可以与地下环廊相接组成2 2 小汽车交通组织小汽车交通组织小汽车交通组织小汽车交通组织——地下地下地下地下5 5、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形式形式形式形式地下环廊的设计目标是将高峰小时地面地下环廊的设计目标是将高峰小时地面2000-2400(地面(地面1/3的的车辆)小汽车通过地面出入口引入地下环廊车辆)小汽车通过地面出入口引入地下环廊地下环廊的设计标准:地下环廊的设计标准:p 服务对象:小汽车p 环廊限高:2.5米p 设计车速:30km/hp 设计车道:2条车行道+1条紧急停车带5 5、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形式形式形式形式3 3 行人步行系统行人步行系统行人步行系统行人步行系统区域内步行系统主要由两部分:p 主要通过地面道路两侧及景观带两侧组织行人交通p 核心区及东部商业区地下一层行人系统结合地铁行人一并在地下一层考虑步行空间5 5、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交通组织形式形式形式形式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第三章第三章1 1 1 1、概述、概述、概述、概述•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为招标要求中的一部分。
它的功能涵盖交通、能源的输配是整个区域内地下空间开发联系的纽带和地下集聚体的骨架部分,它的骨干部分位于大源组团的中环路下,支线部分延伸至区内各个地块或组团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设计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设计 地下环形车道:建筑净宽建筑净宽12.5米结构净高米结构净高3.5米综合管廊宽度宽度8.9米结构净高米结构净高2.2米分车道净宽均为分车道净宽均为6米,结构净高米,结构净高3.1米米支管廊建筑净宽支管廊建筑净宽4米,结构净高米,结构净高2米相对中环路面标高地下环形车道地面标高为-5.45,覆土深度覆土深度1米米;综合管廊地面标高为-8.052 2 2 2、环形车道及、环形车道及、环形车道及、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 通过综合管廊的设计形式解决传统直埋敷设方式带来的管线增容使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影响城市景观的现象设置有效的设备监控系统,提高综合管廊的运行和监控效率,提高市政管线的管理水平及预警能力•综合管廊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以后各种管线管理、维护、增容所需容量的要求对断面尺寸、管线吊装口、人员疏散口、管线如何连接各地块进行策划3 3 3 3、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 管线管线管线管线路名110KV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中水管(预留位置)冷冻水管预留管线中环路主管廊10排托架9排托架DN800DN500DN800DN800进入地块支管廊3排托架3排托架DN300DN200DN350DN500连接冷冻站的支管廊4XDN800连接市政的主管廊10排托架9排托架DN600DN400地下环形车道通过车行隧道顶和下沉庭院进、排风。
综合管廊进、排风亭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城市绿地设置,也可考虑与周围建筑物结合设置利用管廊的通风口设置路边消火栓4 4 4 4、环形车道、环形车道、环形车道、环形车道 和综合管廊和综合管廊和综合管廊和综合管廊 通风通风通风通风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分车道和支管廊尽可能结合设置车道连接到地块地下一层车库支管廊连接到地块地下二层,由地块设管线转换间 地下环形车道与地下环形车道与地块的连接地块的连接 地下环形车道与周边地块联系车道的分车道分为两步设计: 第一步,分车道设于区内市政路下,将被市政路切割成的街区视为一个整体,先将车道接到街区边线 第二步,视街区内地块开发的实际情况,将车道接到开发地块的地下车库的相应接口位置连接高程连接高程 地下环形车道地面高于地下车库地面0.55米,可由车库找坡连接 地下环形车道及综合管廊与地下商业开发交叉的部位,地下环形车道标高不变,综合管廊下沉留出地下商业穿过的高度 下沉庭院应低于环形车道地面,解决好庭院排水,满足防洪要求 5 5 5 5、与周边地块、与周边地块、与周边地块、与周边地块 连接连接连接连接综合管廊与地块的综合管廊与地块的连接连接 支管廊与周边地块联系分为两步设计: 第一步,支管廊设于区内市政路下,将被市政路切割成的街区视为一个整体,先将车道接到街区边线。
第二步,视街区内地块开发的实际情况,支管廊接到开发地块的地下室外墙,以预埋套管方式接入地块的地下室设设备转换间 连接高程连接高程 支管廊接入地块高度无严格要求 5 5 5 5、与周边地块、与周边地块、与周边地块、与周边地块 连接连接连接连接 在下沉广场中,结合通风口、疏散口设置了4个吊装口 在相应的地下环形车道的边车道上设管线吊装口车道上的吊装口只用于建设中及综合管廊大修时的管线吊装,下沉广场上的吊装口,用于平时的管线更换6 6 6 6、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综合管廊 吊装口吊装口吊装口吊装口 综合管廊与支管廊交接处,综合管廊局部下沉,各设备小室管线采用上出线方式7 7 7 7、综合管廊与、综合管廊与、综合管廊与、综合管廊与支管廊节点设计支管廊节点设计支管廊节点设计支管廊节点设计•附属设备系统:通风、照明、排水、标识、智能化控制系统8 8 8 8、附属设施、附属设施、附属设施、附属设施9 9 9 9、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全面规划智能化系统:建立一个体系完善、功能强大、集成化的数字化地下空间,能够让地下空间各方自由高效地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系统,给各方提供一个以人为本、安全、舒适的建筑环境和便捷、高效的地下空间环境,促进地下空间的发展。
智能化集成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 信息设施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信息集成平台 交通流量检测系统地下车道视频检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控制中心消防主机10101010、节能设计、节能设计、节能设计、节能设计光导照明新技术光导照明新技术:光导照明系统主要分三大部分:室外屋顶的采光装置、光传导部分(光导管)室内顶部的漫射器 消防设计消防设计 地下环形车道 环路长2.78千米,设置11处人员疏散口,不设防火分区 结合下沉庭院设置6处人员疏散口,直接由庭院上到地面封闭段大于300米的地下车道内,共设5处直通地面的封闭楼梯间为人员疏散口综合管廊防火分区 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综合管沟按长度不大于200米设置一个防火分区,一共分为16个防火分区支管廊与综合管廊连接处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消防疏散 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一个以上直接通往室外的紧急出入口,人员逃生至紧急出入口的距离不超过100m,每个防火分区两侧设置甲级防火门。
11111111、消防和人防、消防和人防、消防和人防、消防和人防 人防建议人防建议 鉴于环形车道与管廊的特点, 建议环形车道用于各开发地块人防与室外地面的联系通道使用 地下环形车道与下沉广场结合地下环形车道与下沉广场结合地下环形车道与下沉广场结合地下环形车道与下沉广场结合综合解决地下环形车道的消防和通风问题,增加行车的舒适度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区域定位区域定位 大源作为成都以软件及外包产业为主导的南部科技商务城,在未来它不仅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地,更是一座开放、时尚、国际、宜居的新城1 1、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现有规划:现有规划:•方正格局方正格局•绿地布局合理绿地布局合理 1 1、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1.如何体现区域的商业商务内涵和气氛?2.如何使下沉环廊开口处下沉庭院让使用 者有良好的感受? 3.如何使景观与周边地块建筑有机联系, 让使用者有良好的视觉感受从而使该 区域的商业价值得以提升?1 1、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 •项目问题思考项目问题思考项目问题思考项目问题思考 设计定位设计定位设计定位设计定位 商务商业区的性质功能和成都的人文形态决定了景观要营造空间丰富、充满 活力和高自由度的优质城市休闲综合体。
1 1、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项目认知•概念主题概念主题 通达-通达--汇聚-汇聚 商业商务中心的文化内涵是人气汇聚和凝聚财富 通达性(道路贯通、商业联通) 向心汇聚性(以核心地块为中心汇聚、辐射周边) 休闲性(穿行、漫游)2 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 下沉庭院概念下沉庭院概念下沉庭院概念下沉庭院概念以 “时间时间 汇聚汇聚””为主题为主题 以一年四季的变化为依托,运用 色彩和材质的变化营造季节月份 变换不同的环廊下沉庭院感受2 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 设计表达手法设计表达手法设计表达手法设计表达手法 1.在景观分区、区域交通、广场景观节点分布上 采用中心发散和周边汇聚的形式,营造建筑与景 观的对景衔接。
2.在地下环廊庭院的设计中运用时间变化的形式 营造使用者在时光中穿梭的感受2 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1.改善道路交通步行系统—汇聚、通达之城 2.发展国际商业商务—经济腾飞、商务之城 3.突出核心标志形象—万众瞩目、时尚之城 4.和谐生态与技术创新—节能、宜居之城 5.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市建设理念— 功能优化、典范之城 2 2、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总图总图总图总图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入口鸟瞰入口鸟瞰入口鸟瞰入口鸟瞰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东北集中绿地鸟瞰东北集中绿地鸟瞰东北集中绿地鸟瞰东北集中绿地鸟瞰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东北集中绿地方案比对东北集中绿地方案比对一、不起坡人行过街一、不起坡人行过街二、起坡绿化二、起坡绿化一、不起坡人行过街优点:周围交通更便捷好组织,土方开挖 量少,种 植树种受限条件少。
不足:人要通过体面交通灯过街二、起坡绿化优点:人能自由过街不受车行干扰,覆土面下可提供更多商业面积使用 不足:对周围地块交通影响太大,不利于便捷通过,土方动用量大成本高权衡考虑本方案采用权衡考虑本方案采用不起坡不起坡人行过街的方式设计集中绿地区域人行过街的方式设计集中绿地区域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西区水景鸟瞰西区水景鸟瞰西区水景鸟瞰西区水景鸟瞰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西区水景鸟瞰西区水景鸟瞰西区水景鸟瞰西区水景鸟瞰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 十月院十月院十月院十月院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 富有秋意的色彩和大面积的水墙体现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氛围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 十二月院十二月院十二月院十二月院 十二月院整体采用冷色调设计,用片石、石板、水雾和混凝土等材质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下沉庭院与商业连接形成亲切而热烈的商业气氛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环廊下沉庭院 十二月院十二月院十二月院十二月院采用明快的黄绿色系植物和退台式的种植体现春的勃勃生机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环廊下沉商院环廊下沉商院 三月院三月院采用明快的黄绿色系植物和退台式的种植体现春的勃勃生机环廊下沉商院环廊下沉商院 八、九月院八、九月院3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地下商街建筑设计方案地下商街建筑设计方案第五章第五章1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项目概况、项目概况地下商街开发位于核心区东部,东至连接天府大道的出入口,西到中心广场东缘,长约350米,南北范围为规划道路红线之间的区域,宽约50米。
地下商街主体为地下一层,局部地下二层1 1、项目概况、项目概况、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东北、西北及西南三地块皆为待建的商业、办公、公寓综合性商业用地,东南地块为已建的成都地铁一号线控制中心综合楼以上区域的地下一层空间均被用于商业开发根据地铁控制中心施工图纸所示,其地下一层标高-5.55米,为精品超市和商场等综合商业设施;地下二层标高-10.5米,为车库及普通超市,地下三层标高-14.7米,为车库 地铁控制中心东邻一号线会展中心站相对路面而言,站厅层标高为-5.3米,站台层标高为-10.05米地铁隧道沿大源商务区东缘呈南北向伸展根据地铁站设计图所示,站厅层的北端为管理用房,且已占满地铁控制中心与隧道之间的通路,因此从地铁站无法设通道与商街联系2 2、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带动与提升整体商业开发潜力•与城市交通紧密联系,优势互补•创造生动有趣的城市下沉景观3 3、功能定位、功能定位、功能定位、功能定位•以精品、服饰、生活服务为主•步行街式的商业纽带•内部交通联络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消费人群:商务区内的白领、居民,和专程来大源购物的人•日常性、经过式消费5 5、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4 4、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流线设计、流线设计商业顾客流线和后勤服务流线商业顾客流线和后勤服务流线商业顾客流线和后勤服务流线商业顾客流线和后勤服务流线 本方案将使用人流分为商业顾客流线和后勤服务流线两类。
出于联系便捷和导向明确的考虑,方案将流线沿地段形状做东西向直线延伸在中间位置设主顾客流线,两侧分布大型店面,在南北两边设次顾客流线,其一侧为小型店面,另一侧为景观绿化 5 5、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 地下营业厅的最大防火分区为2000平方米,方案将地下一层分为9个防火分区,将地下二层分为2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一部专用疏散楼梯,并与相邻防火分区通过两个以上防火门连通疏散楼梯设于道路两侧的代征绿地范围内出于人性化的考虑,方案在地下一层均匀布置了6个公共卫生间,每个卫生间服务约2500平方米的范围5 5、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平面设计6 6、剖面设计、剖面设计、剖面设计、剖面设计6 6、剖面设计、剖面设计、剖面设计、剖面设计7 7、效果图、效果图、效果图、效果图7 7、效果图、效果图、效果图、效果图室外工程室外工程第六章第六章1 1、道路设计、道路设计、道路设计、道路设计: :由于本工程为新建工程,所有道路平面依据规划红线确定,规划中线即为设计中线道路长度及红线宽度分别为:路名红线宽度(m)道路等级道路长度(m)1号路25城市支路10002号路19城市支路6603号路35城市次干路3204号路19城市支路8405号路25城市支路10046号路35城市次干路3307号路25城市支路9408号路19城市支路3809号路35城市次干路38010号路19城市支路38011号路25城市支路99012号路50城市次干路4052 2、雨污水及管、雨污水及管、雨污水及管、雨污水及管 线综合设计线综合设计线综合设计线综合设计6.2 雨污水设计雨污水设计 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工程投资估算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投投 资 估估 算算 表表工程名称成都大源商业商务核心区地下空间建设工程估算总额113848.95 万元技术经济指标 章号节号工 程 及 费 用 名 称单位数量估算价值(万元)经济指标(元/)IIIIIIIV合计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其他费用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工程工程费用用 一一 地下地下环形形车道及管廊工程道及管廊工程项1 58620.96 1942.69 1311.63 61875.29 618752867 二二 地下商地下商业开开发平方米平方米180509231.00 1731.25 1058.30 12020.55 6660 三三 室外道路工程室外道路工程平方米平方米1942905831.98 109.65 435.60 6377.23 328 四四 市政管市政管线工程工程项1 3921.27 3921.27 39212694 五五 景景观及及绿化工程化工程平方米平方米712268434.75 8434.75 1184 以上合以上合计万元万元 82118.69 7704.86 2805.53 92629.08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工程建工程建设其他其他费用用 六六 工程建工程建设其他其他费用用万元万元 10797.24 10797.24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合第二部分)合计万元万元 82118.69 7704.86 2805.53 10797.24 103426.32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预备费 七七 预备费万元万元 10342.63 10342.63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专项费用用 八八 专项费用用万元万元 80.00 80.00 工程工程总投投资万元万元 82118.69 7704.86 2805.53 21219.87 113848.95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勘察勘察勘察勘察设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及相应的解决方案、风险控制办法根据地下空间的平面布置图和基底深度,详细查明建设场地范围内各土层的埋藏深度、厚度、分布规律及工程特征,提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本次勘察通过XY-100型钻机现场取样,SH-30钻机N120原位测试以及室内试验的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查明。
确定建筑物范围内土、石围岩分类和可挖性分级,通过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数据获取详细查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隔水层的岩土性质、特征、厚度和埋藏条件,确定地下水的类型、补给、排泄条件以及含水层的富水性能和水文地质参数,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依据,通过设置水文观测孔,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室内水质分析试验获取评价水与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通过室内水土腐蚀性试验获取本次勘察设计方案根据地下空间外围轮廓线和分布范围按照18m至30m间距布设钻孔,在勘察期间发生地质异常时加设钻孔控制风险汇报完毕!汇报完毕!谢谢各位专家谢谢各位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