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主斜井管子道作业规程.1.doc

46页
  • 卖家[上传人]:n****
  • 文档编号:55502541
  • 上传时间:2018-09-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1K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概述一、工程概况:副斜井位于井田东部原昌泰煤业工业广场内,东部与主斜井相邻121m 处为 3#煤层底板,井底车场在三号煤层布置,管子道一端和水泵房相连,一端在副斜井 100 米处全长 米二、施工中的特殊要求二、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由于此巷道为一次性成巷,用锚喷支护,贯穿 3#煤层到 2#煤层,所以要严格按《初步设计》 、 《作业规程》施工附图:巷道断面图(1-1)第二节 编写依据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煤矿安全规程》 二、山西煤炭地质公司编制的《山西陆合集团恒泰南庄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资源整合地质报告》 (供资源整合使用) 三、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陆合集团恒泰南庄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 四、山西安煤矿业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陆合集团恒泰南庄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修改版) 五、本公司上报的《山西陆合集团恒泰南庄煤业有限公司3改扩建工程实施方案》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一、管子道在地面的位置在原昌泰煤业工业广场西北的山坡上,地面最高标高为海拔 1178m,区域内共有 2#煤层底板水和各含水层的少量水体,地表为森林和灌木覆盖,故对采掘工作的影响不大。

      二、管子道从 3#煤层向上延深至 2#煤层,根据调查 3#煤层曾经开采过,可采煤层 2#已近枯竭,可能存在部分老窑巷道,对工程有一定影响三、水文、火、瓦斯对工作的影响:(一)瓦斯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安发【2009】491号“关于山西临汾洪洞县南庄煤矿有限公司联合试运转期间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恒泰南庄煤业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27m3/t,绝对涌出量5.63m3/min,属低瓦斯矿井二)煤尘爆炸危险本井田煤层挥发分(Vdaf)为 37.55%,有爆炸危险性据2012年南坡煤矿取2号煤层样送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测试,2号煤层火焰长度>400mm,岩粉用量80%,有爆性危险性;2006年宽园子煤矿取3号煤层样送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测度,3号煤层火焰长度>400mm,最低岩粉用量75%,有爆炸危险性4(三)煤的自燃据2006年南坡煤矿和宽园子煤矿分别取2、3号煤层样送临汾市煤炭中心化验室测试,2号煤层吸氧量0.87cm3/g,3号煤层吸氧量0.68cm3/g,自燃等级均为Ⅱ级,为自燃煤层,11号煤层未进行开采,无实测数据,暂按易自燃设计,待开采11号煤层时业主对该煤层进行化验测试。

      四)地温本区地温普遍偏低,据详查报告,平均地温梯度为 1.6℃/100m,属地温正常区管子道最低标高 980m 水平为地表层,不受地温影响四、井田水文地质四、井田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本井田位于临汾盆地西端,吕梁山南端、龙祠泉岩溶水系统的中部,区域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地形复杂,大面积出露的碳酸岩层成为地下水的补给区;乔家湾勘探区中部的北北东向向斜构造,成为一个良好的向斜蓄水构造,并成为区域地下水的主径流区;出露于临汾市西南 13km 的罗云断裂带上的龙子祠泉,以群泉由山前第四系砂砾层涌出,形成了以龙子祠泉为排泄基准的奥陶系水文地质单元泉口高程在473~477m 之间,多年平均流量 5.63m3/s区域地表水主要为三交河属黄河水系,在乔家湾勘探区中部有走向大致北东向分水岭,东侧以三交河为主,矿区内有季5节性河流百叶河平时干涸,雨季有少量流水,遇大雨或暴雨,洪水猛涨,水流注入三交河三交河东行注入汾河区域含水层自下而上主要为:寒武系张夏组含水层,岩溶裂隙较发育,含水性中等;奥陶系下统冶里组与亮甲山组,裂隙不发育,含水性差;中统下马家沟组,为较强~强含水层;上马家沟组岩溶裂隙发育,为强含水层;峰峰组:岩溶裂隙发育,含水性好;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岩溶含水层为较强含水层;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组含水性差;第四系含水组含水性差异大,在较大河谷中,含水性好,在小的沟谷及山坡上含水性差。

      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为黄土高原的中低山区,新生界覆盖面积较小,基岩出露范围较大,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1、地表水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只有柏叶河自井田西北向东南穿过井田,柏叶河为一条季节性小河,旱季干涸,雨季有少量流水,遇大雨或暴雨汇集其上沟谷中水流形成洪水,向东南汇入三交河,三交河东行注入汾河,汾河向西南至河津市玉门口汇入黄河,属黄河水系2、含水层井田内水文地质资料较少,据乔家湾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将井田含水层自下而上叙述如下:6(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上段岩溶含水层厚 39.78~55.99m,岩性以块状石灰岩为主,局部含泥质成为泥质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 0.0649~1.015L/s.m,水位标高 820m2)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本井田太原组主要有两层灰岩(K2、K3) ,分别厚 2.05m 和4.50m,K3石灰岩质较纯,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脉充填,钻液消耗量一般在 0.30~0.60m3/h,属含水性较弱的含水层,K2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中部夹薄层灰黑色泥岩、粉砂岩,裂隙发育,多数钻孔出现 15m3/h 钻液全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 0.376L/s.m,水位标高 1202.84m,水质类型为 HCO-Ca,富水性较强。

      3)下石盒子组砂岩(K9)裂隙含水层K9砂岩厚 5.5m 左右,为中砂岩,钻液消耗量一般为0.1~0.6m3/h,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0.0097m3/h,水位标高1238.09m,富水性弱4)上石盒子组底部 K10砂岩裂隙含水层厚 3.34~15.65m,一般 10.50m,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砂岩,钻液消耗量一般在 0.1~0.6m3/h,由于本层多在沟谷之上,因此,不易形成含水层,富水性弱3、隔水层(1)11 号煤层至 O2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是由铝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及石英砂岩等致密岩层组成的,一般厚 30m 左右,7阻断了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与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2)3 号煤层与 K3灰岩之间的隔水层:是由致密的粉砂岩、泥岩、铝质泥岩组成,一般厚 65m 左右,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在无断裂构造导通的情况下,3 号煤层与 K3含水层之间不会发生水力联系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本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太原组地层厚 81.20~98.30m,平均 89.75m,含煤 9 层, 分别为 5、6、6下、7、7下、8、9、10、11 号煤层,其中10、11 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平均煤层厚 8.02m,可采煤层总厚5.29m,含煤系数 8.94%,可采含煤系数 5.89%,含煤性较好。

      第三节 地质构造井田内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 、上统太原组(C3t)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下石盒子组(P1x) 、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第四系中更新统(Q2) 其中井田内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第四系8中更新统地层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为含煤地层基底,下段厚 71.10~102.87m,平均厚89.99m,以泥灰岩为主,夹石灰岩、白云质泥岩,含纤维状石膏层上段厚 39.78~55.99m,平均厚 47.89m,上部为深灰色石灰岩,下部为厚层状石灰岩或白云岩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与下伏峰峰组地层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厚 9.03~40.90m,平均厚 20.88m以铝质泥岩、粉砂岩为主,含一层深灰色石灰岩,底部多为铁铝岩,经风化后局部富集为结核状,团块状褐铁矿,通常称为“山西式铁矿” ,其上为铝质泥岩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2b)K1石英砂岩底至 K7砂岩底,厚 81.20~98.30m,平均厚89.75m与下伏本溪组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底部一般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 3层煤,分别为 9、10、11 号煤层,其中 10、11 号煤层为可采煤层,9 号煤层为零星可采煤层。

      中部以 3 层深灰色石灰岩(K4、K3、K2)和泥岩、铝质泥岩为主,夹不稳定薄煤层 3 层(7 号、7下号、8 号煤层) 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夹薄层钙质泥岩和 3 层不可采薄煤层(5、6、6下号煤层) 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从 K7砂岩底至 K8砂岩底,厚 21.50~25.85m,平均23.68m,与下伏太原组为整合接触,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9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粉砂岩,灰黑色、黑色泥岩为主,含煤 4 层,分别为 2、3、3 下、4 号煤层,其中 2、3 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不可采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由 K8砂岩底至 K10砂岩底,厚度一般 106.72m 左右,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下段由 K8砂岩底至 K9砂岩底,厚29.62~76.50m,平均 51.72m,主要由灰色、深灰色泥岩、粉砂岩、砂质泥岩、灰白色细砂岩和不稳定薄煤层组成上段由K9砂岩底至 K10砂岩底,厚 34.86~81.46m,平均 55.00m,岩性主要为灰绿色粉砂岩,灰白色含紫色斑块的泥岩组成,底部为灰绿色中砂岩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本区最大残留厚度约 90m,为本组地层的下段,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岩性以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夹灰绿色细~中粒砂岩,含薄层兰灰色泥岩条带,底部为 K10砂岩,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砂岩。

      7、第四系中更新统(Q2)中更新统以黄土为主,大面积覆盖于山梁坡上,厚0~30m,一般厚 5m 左右三、构造三、构造本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南部,乔家湾勘探区东北部,本井田内无任何断层,南北走向,倾角 0-3°,地质构造属简单类10第四节 水文地质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为黄土高原的中低山区,新生界覆盖面积较小,基岩出露范围较大,出露的地层有: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1、地表水井田内无长年性流水,只有柏叶河自井田西北向东南穿过井田,柏叶河为一条季节性小河,旱季干涸,雨季有少量流水,遇大雨或暴雨汇集其上沟谷中水流形成洪水,向东南东行三交河汇入汾河,汾河向西南至河津市玉门口汇入黄河,属黄河水系2、含水层井田内水文地质资料较少,据乔家湾勘探区详查地质报告,将井田含水层自下而上叙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上段岩溶含水层厚 39.78~55.99m,岩性以块状石灰岩为主,局部含泥质成为泥质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较强,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 0.0649~1.015L/s.m,水位标高 820m2)太原组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本井田太原组主要有两层灰岩(K2、K3) ,分别厚 2.05m 和4.50m,K3 石灰岩质较纯,裂隙较发育,但多被方解石脉充填,11钻液消耗量一般在 0.30~0.60m3/h,属含水性较弱的含水层,K2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中部夹薄层灰黑色泥岩、粉砂岩,裂隙发育,多数钻孔出现 15m3/h 钻液全漏,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 0.376L/s.m,水位标高 1202.84m,水质类型为 HCO-Ca,富水性较强。

      3)下石盒子组砂岩(K9)裂隙含水层K9砂岩厚 5.5m 左右,为中砂岩,钻液消耗量一般为0.1~0.6m3/h,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0.0097m3/h,水位标高1238.09m,富水性弱4)上石盒子组底部 K10砂岩裂隙含水层厚 3.34~15.65m,一般 10.50m,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砂岩,钻液消耗量一般在 0.1~0.6m3/h,由于本层多在沟谷之上,因此,不易形成含水层,富水性弱3、隔水层(1)11 号煤层至 O2含水层之间的隔水层:是由铝质泥岩、粉砂岩、泥岩及石英砂岩等致密岩层组成的,一般厚 30m 左右,阻断了奥陶系岩溶含水层与太原组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