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揭阳市灰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11页广东省揭阳市灰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若物体被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细小物体的: A.体积 B.表面积 C.像的面积 D.长度或宽度 参考答案:D2. 对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 A.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B. 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 D.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减少参考答案:C3. 下列四项分析与该模型相符的是A. 若Ⅰ,Ⅲ分别表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则Ⅱ应包括染色质B. 若Ⅰ,Ⅲ分别表示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条件,则Ⅱ应包括通道蛋白C. 若Ⅰ,Ⅲ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特征,则Ⅱ应包括遗传信息的改变D. 若Ⅰ,Ⅲ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则Ⅱ应包括出现纺锤体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1、原核细胞核真核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2、细胞分化的特征是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但遗传物质并未改变.3、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都出现纺锤体.解:A、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原核细胞没有染色质,A错误;B、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或通道蛋白的协助,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癌变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分化细胞遗传物质不变,只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错误;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都出现纺锤体,D正确.故选:D.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4. 森林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草 鹿 狼的食物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狼和鹿能量之和为此生态系统总能量B、鹿排泄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C、信息传递能调节上下营养级之间的种间关系D、碳元素以有机物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该食物链参考答案:C5. 如图的四个部分(Ⅰ~Ⅳ)是四种类型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Ⅰ、Ⅱ、Ⅲ、Ⅳ都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可以判断Ⅳ为低等植物。
C.Ⅱ、Ⅲ与Ⅳ类中都有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Ⅱ可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Ⅰ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一定是消费者参考答案:D6. 英国科学家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明了一种名为“我的皮肤”的生物活性绷带,为皮肤烧伤病人带来了福音该活性绷带的原理是先采集一些细胞标本,再让其在特殊膜片上增殖,5~7天后,将膜片敷到患者伤口上,膜片会将细胞逐渐“释放”到伤口处,并促进新生皮肤细胞生长,达到愈合伤口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人的皮肤烧伤后容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于非特异性免疫机能受损导致的 B.种植在膜片上的细胞样本最好选择来自人的干细胞 C.膜片能否将细胞顺利“释放”到伤口与烧伤患者自身皮肤愈合,与两者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D.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抗体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参考答案:D解析:若采用异体皮肤移植会导致排异反应,主要是由于机体特异性免疫产生相应的T细胞对移植皮肤细胞的杀伤作用导致的7. 下图甲表示温度对人体内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乙的实线表示在温度在20℃的情况下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则当温度为40℃时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用哪条虚线表示(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参考答案:C8.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但不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减轻臭氧层的破坏,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森林、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D.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可保护生物多样性参考答案:D9.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是因为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D.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参考答案:B【考点】酶的特性.【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解答】解: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ATP合成酶、呼吸酶等,A正确;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但是并没有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B错误;C、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如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也可以被蛋白酶催化分解,C正确;D、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如人体内消化酶,D正确.故选:B.10. 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细胞代谢强度增加一倍,则细胞内ATP的含量也将增加一倍B.ATP中全部高能磷酸键断裂后,形成的产物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和磷酸C.ATP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普通磷酸键,该键易断裂也易形成D.有丝分裂后期,受纺锤丝牵引,着丝点断裂,该过程需要ATP水解供能参考答案:B【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ATP是生物体直接的能源物质,ATP的结构式为A﹣P~P~P,其中“﹣”为普通磷酸键,“~”为高能磷酸键,“A”为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离腺苷较远的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从而形成ADP,如果两个高能磷酸键都发生断裂,则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在细胞内的转化速度很快.【解答】解:A、ATP和AD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且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可形成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正确;C、ATP分子结构中离腺苷较远的高能磷酸键易发生断裂也易形成,C错误;D、着丝点断裂不是因为纺锤丝的牵引,D错误.故选:B.11. 正常人空腹时,100 mL血液中含葡萄糖约80~120 mg。
甲、乙两人分别口服100g葡萄糖液之后,连续测其血糖浓度的变化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A.甲的肝脏正常,调节血糖浓度的反应较快B.乙的肝脏异常,调节血糖浓度的反应较慢C.甲的肝脏异常,能快速吸收葡萄糖使血糖升高D.乙的肝脏正常,能快速调节血糖浓度至正常范围参考答案:D【知识点】血糖调节解析:A、分析甲曲线可知,空腹血糖高,口服100g葡萄糖液之后血糖上升幅度大,调节血糖能力弱,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所以A描述错误.分析乙曲线可知,空腹血糖约在80~110之间,口服100g葡萄糖液之后血糖上升幅度小,并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调节能力强,胰脏是正常的.所以B描述错误.分析甲曲线可知,口服100g葡萄糖液之后血糖上升幅度大,血糖恢复到未服葡萄糖前的水平所用时间长,可能是胰岛病变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以C描述错误.分析乙曲线可知口服100g葡萄糖液之后血糖上升幅度小,并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调节能力强,胰脏是正常的.所以D描述正确.故应选D.【思路点拨】解读曲线获取信息,并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 A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在正常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
用某种化合物处理培养着的细胞,结果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如B图所示,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细胞分裂 B.抑制DNA的复制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促进DNA的高度螺旋化参考答案:C13. 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置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假设两种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A.有1/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4/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C.有4/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有3/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参考答案:C14. (04江苏卷)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人的细胞在衰老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A.细胞内有些酶活性降低 B.细胞内色素减少 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内呼吸速度减慢参考答案:答案:B15. 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参考答案:A16. 下图表示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在最适温度下这两种物质浓度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 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C. 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逐渐降低导致的D. 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参考答案:C将A、B两种物质混合,A、B物质含量不变,T1时加入酶C,A含量下降同时,B含量升高,推测A转变为了B,C,C起催化作用,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A项正确;适当降低反应温度,酶活性减慢,反应速率降低,反应时间延长,T2值增大,B项正确;T2后B增加缓慢是A含量减少的缘故,C项错误;该体系中最初A含量较多,反应较快,后A含量减少,反应速率减慢,D项正确点睛】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pH、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等,但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17. 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倍体水稻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大C.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含三个染色体组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参考答案:D【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二倍体是指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其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可阻止染色体的分离,从而得到四倍体,相对于二倍体而言,四倍体的果实种子都比较大;依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二倍体水稻与四倍体水稻杂交,可得到三倍体水稻,其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但单倍体植株一般都高度不育,不能产生稻穗、米粒.【解答】解:A、二倍体水稻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正确;B、二倍体水稻经秋水仙素适当处理,染色体加倍,可得到四倍体水稻,多倍体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B正确;C、二倍体水稻配子含1个染色体组,四倍体水稻配子含2个染色体组,融合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发育而成的个体为三倍体,C正确;D、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