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物理2-1 第1章(1).ppt
21页大学物理学联系: 8391592本学期授课内容: 《大学物理教程》上册 第 1 ~ 9 章 下册 第 17 章授 课 教 师: 张立红 教 材: 大学物理教程 (修订版) 石油大学出版社书: 大学物理教程与习题 石油大学出版社交作业时间: 每周第一次上课前绪 论 ( Introduction )一、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以及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原子和原子核内部的运动等)主要内容物理学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力学 热学 电磁学 光学 原子物理 相对论量子力学二、 物理学的地位与作用:◈ 物理学不仅是自然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且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源泉;它能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大学物理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 通过物理的学习,要求学生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学习科学的 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提高科学素质 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例如理想模型的建立等 从物理本质上提出和研究本专业的问题。
创新能力 在工程技术中引入物理学的新成果物理素质的表现:三、如何学好大学物理?1、大学物理的特点:内容:中学介绍特殊规律; 大学介绍普遍规律数学工具:中学应用初等数学; 大学应用高等数学进度:中学讲解细致、进度慢;大学进度快、强调自学2、学习方法与要求:◈ 注重预习和复习环节,培养自学能力;◈ 重视基本概念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四、成绩考核与作业要求:1、成绩考核:1)独立完成全部作业,及时上交作业全学期作业次数不满三分之二,不准参加期末考试 作业纸上写上班级、姓名、点名册序号2、作业要求:期中考试 : 10% 作 业: 10%期 末考试: 80%总成绩:满分100分2)要求说明已知条件并画图,推导有简单文字说明;中间步骤用字母表示,最后结果代入数字一般使用国际单位制第一篇 力学 ( Mechanics )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力学分为运动学、动力学运动学:是对物体运动状态及其变化的描述 (Kinematics)动力学:研究物体运动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联系及其规律。
(Dynamics)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参考系、坐标系运动的绝对性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在参考系上固定一个坐 标系最常见的坐标是笛卡儿直角坐标系、球坐标系和 柱坐标系一、参考系: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参考系: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选取的标准物体 二、坐标系:§1-2 质点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一、质点:具有质量而大小、形状可以忽略的物体 注意: 1、相对性 2、理想模型 3、研究质点运动是研究物质运动的基础二、位置矢量与位移:1、位置矢量:描述质点位置的物理量的方向表示质点相对参考点的方位,也可用方向余弦表示定义:从参考点O 到质点所处位置P 所引的矢量 叫做质点的位置矢量,简称位矢表示质点到参考点的距离在直角坐标系中:要注意矢量的写法 !!注意:课本上用黑体与非黑体区分矢量与标量实际运算时应用 表示矢量不应出现以下错误:应为:2、位移: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在直角坐标系中:3)位移与路程的区别:注意:1 1)) 和 是两个不同的概念2)位移大小 与位矢大小增量 的区别: 定义:从质点初位置到质点末位置所引的矢量 叫位移。
三、速度(Velocity): 表示质点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定义:平均速度:2、速度(瞬时速度) :方向沿切向,并指向前进方向在直角坐标系中:速率四、加速度(acceleration): 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平均加速度 =大小:瞬时加速度:方向:t0 时 的极限方向在曲线运动中,总是指向曲线的凹侧在直角坐标系中:[例] 斜抛运动中被抛物体同时参加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匀变速运动,其轨道为抛物线五、运动叠加原理:当物体同时参与两个或多个运动时,其总的运动是各 个独立运动的合成结果这称为运动叠加原理,或运动的 独立性原理§1 - 3 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一、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定义:描述质点的位矢随时间变化的方程称为质点的运动学方程即 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轨迹的形状,质点运动分为直线运动 和 曲线运动质点在空间连续经过的各点连成的曲线即质点的运动轨迹二、轨迹方程:表示质点运动轨迹的方程从运动方程中消去t,则可得:或:三、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类型1] 已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求: 以及 轨迹方程 等。
解法:求导[类型2] 已知: 及初值条件 求:解法:积分[例1]已知:求:解 :半径为3的圆周[例2] 已知:质点加速度为求:解:1、求速度: 2、求运动方程:(本题也可直接进行矢量运算)小小 结结 基本概念:位矢:运动学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两类基本问题:作业:1- 1、2、3、7 预习:§1- 4、5注意:矢量表示与运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