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阳楼记 (11).doc
3页《岳阳楼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4、背诵全文教学教材分析:重点: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背诵课文难点:1.学习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2.抓住本文骈散结合的写法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合理停顿,抑扬顿挫,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教学设想:本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文中除了大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和重要的句子需要翻译理解外,还要学习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学习中把重点放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上,难点放在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上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封建时代许多有志的文人士大夫都把“穷则独善其身,大则兼济天下”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他们为官时积极从政,力主改革,为官一方,造福百姓;被贬时,则寄情山水,独善其身苏轼、柳宗元、范仲淹都是其中的代表特别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现出了阔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
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二、作家作品简介1.作家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刻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2.背景资料:《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而贬官河南邓州时,应好友滕子京之请而写的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滕子京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因才华出众但豪迈自负,被权贵所嫉,贬谪到岳州做太守。
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经常想劝慰他,却一直无机会适逢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代笔记胜,这就给了范仲淹一个规箴知己的好机会,而范仲淹自己也在贬中,亦有抒发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写下了这篇抒发自己胸襟、规劝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阳楼: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鹊起三、合作探究(一)研读第1段教师范读课文,从情感上抓住学生1.对照书下注释,理解重要的词句 词: 越明年、谪、守、增、制、属、作文句子: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2.思考与讨论 (1)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内容?明确: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2)作者开篇用“谪”字点明了滕子京当时的处境可见滕被谪以后心情不会太好,作者开篇直指,有何用意?滕子京虽被贬岳州,却积极从政,政绩斐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既是为了称赞好友不以个人沉浮为意,一心寄情与民的高尚情怀,也是为了勉励他像 “古仁人”那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同时,作者自己在庆历五年也遭贬谪,也是为了自勉勉人二)教读第2段先指定学生朗读朗读,然后学生合作解决重要的词句1.要着重理解的词句 词:夫 、胜状、晖、备、然则、极、 骚人、得无异乎句子: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览物之情,得无异乎?2.思考与讨论 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l)找出本段概括描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明确(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重点句子的赏析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气势磅礴衔”、“吞”字连用,化静为动,使描写的景物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加强气势,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2)这一节的写景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作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宏大开阔的景致描写,引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由此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自然引出下文景物之“异”和感受之“异”为结尾的议论作了铺垫。
大声朗读这两段,在熟练的基础上背诵四、总结:重修岳阳楼的背景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五、作业设计:熟悉全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板书设计:岳阳楼记范仲淹作记的缘由 属予作文以记之洞庭全景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