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生物一体资料讲义:热点题型三+word版含答案.docx
10页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图像分析假如右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 A,则④有基因 A 或 aC.若图中的②表示 X 染色体,则③表示 Y 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审题关键(1)由“2n=4”可知该生物正常体细胞中有 4 条染色体,而该图示特点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增加为 8 条,所以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2)图中①和④为同源染色体,则若①有基因 A,则④有基因 A 或 a若图中的②表示 X 染色体,则染色体③是其同源染色体(Y 染色体)3)该细胞中每一极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其子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即为 2 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A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 为有丝分裂前期,B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否→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着丝点是否排 细胞中是否具 有→有丝分裂中期列在赤道板上 是→ 有同源染色体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结论:A 为有丝分裂中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 为有丝分裂后期,B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2. “三看法”判断细胞分裂方式1.下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①中有 2 个四分体B.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 4 个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点不会分裂答案 C解析 细胞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不能联会形成四分体,A 项错误;由细胞⑥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故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B 项错误;图中②③④⑥共 4 个细胞属于减数分裂,C 项正确;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但不影响着丝点的分裂,D 项错误2.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4、2、2,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为1∶2 的是丙、丁细胞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 P、Q 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 B解析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 4 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和丙细胞有 2 个染色体组,丙、丁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为1∶2,A 项正确;若丙细胞含一对性染色体,丙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丁细胞也含一条性染色体,B 项错误;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 项正确;P 和 Q 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 项正确。
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分析下图表示果蝇精原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核 DNA 分子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其中图 1 中的乙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 1 中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B.图 2 中 AF 段和图 3 均表示有丝分裂过程C.图 1 中 EF 段与图 2 中 DE 段下降的原因不同D.图 2 中 HI 段只有 1 个染色体组审题关键(1)图 1 中,H 点表示的数目与 A 点相同,则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分子数目2)图 2 中 AF 段和图 3 曲线表示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均有加倍现象,所以均表示有丝分裂过程3)图 1 中 EF 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图 2 中 DE 段表示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4)图 2 中 HI 段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短暂加倍,此时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答案 D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的曲线变化(1)染色体与核 DNA 数目变化曲线的判断①曲线模型②判断方法(2)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或 DNA/染色体比值)及染色体/DNA 比值的曲线分析①曲线模型②相关解读比较A→B(A′→B′)B→C(B′→C′)C→D(C′→D′)D→E(D′→E′)特点及其变化对应时期①有丝分裂间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①有丝分裂前期、中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全过程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①有丝分裂后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有丝分裂末期②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3)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分析①曲线模型②相关解读a.有丝分裂:分裂间期,因染色体复制,染色单体形成;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变为 0(即 04n0)。
――→间期――→后期b. 减数分裂Error!(4)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分析①曲线模型②相关解读a.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源染色体由 n 对加倍成为 2n 对,子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仍为 n 对b.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次级性母细胞及生殖细胞或极体中不含同源染色体5)“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曲线分析①曲线模型②相关解读a.有丝分裂: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目加倍(2→4);末期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目恢复(4→2)b.减数分裂:减Ⅰ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减半(2→1);减Ⅱ后期因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组数目暂时加倍(1→2);减Ⅱ末期因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染色体组数目减半(2→1)3.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①a 阶段为有丝分裂、b 阶段为减数分裂 ②L→M 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③GH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④MN 段发生了核 DNA 含量的加倍A.①②④ B.①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 A解析 图中 a 阶段是有丝分裂过程,b 阶段是减数分裂过程,①正确;L→M 是受精作用过程,在受精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和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②正确;c 阶段是有丝分裂过程,MN 段是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核 DNA 含量加倍,④正确;OP 段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 GH 段染色体数目的 2 倍,③错误。
4.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 DNA 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cd 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B.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bc 段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0 条或 1 条 Y 染色体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de 段一个细胞内只含有 2 个染色体组D.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 cd 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答案 B解析 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则图 1 的 cd 段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A 项错误;若图 1 表示减数分裂,图 1 的 bc 段中同源染色体分开之前细胞中含有 1 条 Y 染色体,分开之后细胞中可能含有 0 条或 1 条 Y 染色体,B 项正确;若图 1 表示有丝分裂,则图 1 的 de 段可表示后期和末期,后期一个细胞内含有 4 个染色体组,C 项错误;若图 2 表示有丝分裂,则 cd段着丝点已经分裂,D 项错误三、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 1 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图 2 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图 2 中类型____的细胞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 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3)若类型 b、d、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4)在图 2 的 5 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 2 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审题关键(1)图 1 所示细胞特点为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则其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 2 倍2)图 2 中 c 的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和核 DNA 数均为 2n,则其可能是体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其若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次级精母细胞3)若类型 b、d、e 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b 细胞的特点为染色体数等于体细胞染色体数,且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 DNA,则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d 细胞特点为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 DNA,则其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 细胞特点为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含有 1 个 DNA,则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
4)着丝点分裂会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而前后 DNA 数没变,则转变情况可发生在图 2 中b→→a 和 d→→c 过程中答案 (1)有丝分裂后期 a (2)次级精母细胞(3)b、d、e (4)a、b (5)b→a 和 d→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柱形图的比较(1)模型图(2)相关解读①只有染色单体的数目才可能是 0,染色体和 DNA 的含量不可能是 0染色单体会因着丝点的分裂而消失,所以柱形图中表示的某结构如出现 0,则其一定表示染色单体②DNA 分子未复制时,其数目与染色体一样多,而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 2 个 DNA 分子,即 DNA∶染色体可能为 1∶1 或 2∶1,但不可能是 1∶25.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的核 DNA 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甲→乙过程中 DNA 复制前需要合成 RNA 聚合酶C.乙→丙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D.丙→丁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答案 D解析 乙时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仍在一个细胞中,丙时期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所以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A 项正确;DNA 复制需要酶的催化,而酶的合成需要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所以甲→乙过程中 DNA 复制前需要合成 RNA 聚合酶,B 项正确;乙→丙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也可发生染色体变异,C 项正确;丙图表示着丝点已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已分离,所以丙→丁过程中不再发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 项错误。
6.(2017·广安模拟)在二倍体动物(染色体数为 2n)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内染色体(a)和核 DNA 分子(b)的数目关系如图所示正常情况下,此时期细胞内可能发生( )A.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B.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 n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D.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答案 B解析 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前期,前期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2,A 项错误;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为 n,B 项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Ⅰ后期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2,C 项错误;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这两个时期染色体数∶核 DNA 分子数=1∶2,D 项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