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蜀相蒋琬谱系问题讨论的研究发言.pdf
4页让族谱说话用史实发言关于蜀相蒋琬谱系问题讨论的研究发言四川内江蒋伯英尊世系 ,是家族史编修的核心离此,就有悖于家族谱史的传播、传承、追溯的历史作用 与意义而三国蜀相蒋琬,是蔣氏家族的显赫人物,后裔数十万在我所读到的谱籍里,所载谱系有五个,也就是说蒋琬有“澄、曜、默、稔、颖”五个谱系,如果把蒋琬五个谱系都编入《中华蒋氏总谱》,既有损我族先祖尊严,又让人谈笑吾辈无知对此,现从我近两年所获论及蒋琬谱系相关史料,综合《蒋氏家谱讨论共识群》争论视点,,以“让族谱说话,用史实发言”为题,作一专题研究发言:一、创修谱系的时代与分类1、以继秦谱编写的蒋氏通谱(指从伯龄编制至民国初年的宗谱)有:江苏东安蒋巷蒋氏族谱、锡山蒋氏宗谱(一梅堂)、南京敦叙堂蒋氏宗谱、莘塘潭湾蒋氏家谱(孝义堂)、北店支蒋氏续修宗谱(一梅堂)和广西全州新编‘蒋氏源流谱’等六部宗谱,均记载蒋琬为澄公谱系,无一错漏2、以安仁公于明洪武二年已酉(1369 年)由江西吉安泰和县率三子迁卲东为鼻祖首创于淸乾隆丁亥(1767 年)年的《邵谱》及子谱有:邵东三修谱、荣九谱、宁乡道林蒋氏十修族谱、蒋真公族史等多部族谱,记载蒋琬为曜公谱系,而世系各不相同。
3、福建龙溪县重修龙井蒋氏族谱《族谱引》载:“吾祖万二、万四公承琬祖尚书之高风(编者蔣清排按:此处乃松四公误推琬乃湘桂川蒋氏之先祖.....)又福建厦门市翔安区马巷曾林竹仔脚新编蒋氏族谱载:48 世稔公谱系中琬为55 世( 189-246),湖南零陵湘乡人此谱列世系为:49 世荦 ,50-52 世失传 ,53 世歆, 54 世钦、 55 世琬)另《灰湯宗谱》载颕公后裔世系中,52 世有琬、 济公 ..,53 世显、传、 秩公的记载 近年出版的某《联谱》中,有两支为默公谱系,但从《云阳侯碑记》所记十七世后裔名列中,无相关记载可考二、对澄公和曜公两谱系史料解读两年多来,我自主依照“继承修治,填补空白,不为族史撒谎留隐患”修谱原则,对蒋琬谱系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曾写下《蒋琬系何裔何世的谱史研究》一文发表在 《蒋氏文化网》和我个人在 《百度文库》 网页里,现将我摘录各谱载史料,对蒋琬谱系问题从正反两个方面作以下解读:首先对继秦谱编写的蒋氏通谱和广西全州琬公发脉地所载史料,对蒋琬系澄 公谱系问题从四个方面解读:A、谱系: 东安蔣巷蒋氏族谱行实志(141 页 )载:蒋琬字公琰,湘乡人,OU 亭乡侯十世孙也。
梅潭世谱序载: “然 考大宗谱系载,安阳候系出亭候,候初与云阳候同居阳羡”B、世系; 《湘粤桂川六甲蒋氏通谱》引用旧谱载:“夫贯者,琬之季子也又琬出自昕,昕者字彦光南京敦叙堂蒋氏宗谱中蒋氏本枝源流叙略载:澄生五子,休生三子尚仁→,尚仁生兖 .→兖生堪兴 → 堪兴生裕民 → 裕民生瀣 →瀣生佩 →佩生錞 →錞生昕、煦 →昕生琬、瑜C、迁徙: 东安蔣巷蒋氏族谱、锡山蒋氏族谱载:琬,昕公长子 ,因父三刺湘州建安,乐府于湘州之零陵 ,遂守 业居零陵 ;弟瑜守义兴OU 亭 南京敦叙堂蒋氏宗谱大宗分图实录载:湘州零陵始祖讳琬,字公琰,西晋泰始时,父彦光公三剌湘州,武帝名其谥曰:英武为建安乐府湘洲之零陵,公琰守于此,封湘乡侯;公莹(注:即瑜公)守义兴石龙潭碑志载: “汉有讳琬者,事蜀,因置产于零陵之湘源魏明帝太和元年丁未(227 年?),因徙居于北乡二十五里石龙潭而居焉时八大房子孙繁衍”, “今湘源之蒋,皆相传以为出自蜀相安阳候琬之系今湘源蒋氏俗所谓十大房者,世指为安阳候之的( 注: 嫡) 派. ”D、世系繁衍; 五谱世系图均为澄(48 世) →孟、通、休、政、元(49 世) →尚仁( 50世)→ 兖(51 世)堪兴( 52 世)裕民( 53 世)瀣( 54 世)佩(55 世)錞(56 世)昕(錞公之子, 57 世) →琬、瑜(昕公之子,58 世)。
锡山宗谱(一梅堂)载:蒋氏近祖总要中“余之祖系出于澄后无疑也!.方三国时,琬相蜀、济相魏而钦为护军” 又远祖世系表(卷七)载:錞 (佩次子 )→昕(錞长子 )→琬 (昕长子 )→斌(琬长子 ) 本支远祖嫡派表 (卷九)载:瑜 (昕次子 )→钦(瑜长子 ) 卷三载:琬 (本支 58 世远祖 ),钦 (五十九世远祖)再从蒋琬为曜公谱系中的史料存疑问题从五个方面解读:一疑首创谱误载源流蒋琬源于曜公谱系创于邵东蒋氏族谱(下称《邵谱》)据《邵东蒋氏三续族谱》记载:“安仁公于明洪武二年已酉(1369 年)由江西吉安泰和县率三子迁卲东为鼻祖”淸乾隆丁亥(1767 年)首创《邵谱》创续谱序载.. 吾族自安仁公迁邵,为别子之祖 , 而荣华、胜三为继别之宗, 迄今十八传 ,谱经屡订,皆徒证稿未发梓镌,..”“道光戊戌(1838 年),恕约诸今初续,犹恨未晰先代源流”三续谱体例载:“别子为祖,继别为宗 , 大宗小宗 , 名分凛然 , 自宗法废而乱宗夺嫡之风”又创修凡例载:“我族自安仁公而上 , 另作远宗存疑纪略;安仁而后则务详注前五世”民国十二年(1923 年)宁乡道林蒋氏十修族谱载:“原九修谱灭失,文献无徵 .据康熙道林与南随瓦子坪合修之乾隆”。
从三部谱序载:“为别子之祖,继别为宗”、“犹恨未晰先代源流”,且祖系与曜公谱係沒有传承关系记载对此,可否解读为《邵谱》为别子之祖,非继承谱系,在“末晰先代源流 ” 的背景下创修的二疑曜公不是湖南始祖据考证:,曜公,字正礼,横公四子,上党太守,因父罹羌路 之谮,避居湖州(今浙江省)安吉县(注:《蒋氏通谱》、《蒋氏西南联谱》误载为江西‘吉安’)临湖里,封镇湖侯,殁葬震泽湖马稷迹山而《邵谱》三续谱《源流考》84 页载:“ ---耀,字正礼,辟司徒郡掾,上党太守生二子(注:93 页载生一子,有谱载曜生十二子),徙居零陵营道,为零陵支零陵者即今湘乡也荣九谱载:“耀公迁零陵传至琬公曜公何时徙居零陵荣道,为零陵支, 需要新的史料佐证三疑仲南公非曜公谱系荣九谱载 ;.“昭宗时,梁晋夾河马殷乱荆,湘绍录公徒豫章之泰和至后唐同光二年(924 年),仲南公寻琬公故址由吴转楚,仍居零陵曲静,派衍文辕文通文炳三大支”那就请大家依据蒋氏通谱倒查仲南公的谱系吧!澄公谱系载世系为:80世仲南 →79 世时兴→ 78 世绍禄→ 77 世北辰→ 76 世楠→ 75 世尉→ 74 世仲→ 73 世义→ 72 世瑛→71 世源→ 70 世揖→ 69 世云→ 68 世璜→ 67 世谟→ 66 世弦→ 65 世智→ 64 世凝→ 63 世良义→62 世雷复→ 61 世维陶→ 60 世禧→ 59 世斌→ 58 世琬→ 48 世澄。
对此谁有质疑,请用史料说话,再作讨论四疑《邵谱》误载蒋琬世序 澄公谱系欧亭世表载:“第五十八世琬,字公琰, 昕公长子” 《邵谱》世系记载为:蒋曜→蒋和→蒋志→蒋昕→蒋佐→蒋琬荣九谱载 ;“世系:耀公、佐公、琬公、斌公”,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 年)宁乡道林蒋氏十修族谱大宗图记载:伯龄 →琬→仲南 → 文辕、文通、文炳→廷辉据此,我对《邵谱》载蒋琬世序列出如下算式考证,看是否合乎情理?蒋曜 (辉)四十四世,生于汉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己未传四十九世蒋琬(生于193年),共五代算式为:(起点为零计算)蒋曜至琬平均传代年=(2+193)÷ 5=39年/ 代据湖南出版的《蒋真公族史》记载:五十六世昕,砖公之子,字彦光,即佐公这就是说佐、昕公是一个人,由此曜至琬传代共四代,算式为:平均传代年=(2+193)÷ 4=48.75 年/ 代蒋曜至蒋昕(生年176年)算式为:平均传代年=(2+176)÷ 3=59.33 年/ 代蒋昕至蒋琬传两代,算式为:平均传代年=(193-176 )÷ 2=8.5 年/ 代(佐、昕系一人,传一代,昕与琬父子代差为 17年)五疑琬为曜谱系源于明·文定公写的谱序和今互联网载《湖南蒋姓的播迁与演变》一文。
《邵谱》 首创于淸乾隆丁亥(1767年)年在这一时期,明朝大臣蒋冕(1462年—1532 年),字敬之,在为《全州竹塘宗谱序》中写下:“我远祖耀公,行四,字正礼,封镇湖候子孙散居零陵营道,为零陵枝数传后蜀汉宰辅大司马安阳候琬,为零陵湘乡人” ( 今广西全州蒋氏源流谱编者谨按:文定公此序以安阳候碗公为镇湖候耀公之后,与大宗谱系及本邑各谱所载不合和今《湖南蒋姓的播迁与演变》载:“蒋曜(辉)的五代孙蒋佐生蒋琬”的背景下创修和续修的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琬公谱系问题研究,应在“继承修治,填补空白,不为家族史撒谎留隐患”方针指导下,依照“谱牒归宗,寻根溯源、求是锤炼”撰写程序,以求是态度,开展讨论是必要的 , 但不能离开“继承为主,创新为辅”原则,要在编写好本支家谱(谱牒归宗)基礎上,再进行寻根溯,开展求是锤炼修治,才能把历史推动修谱历史重任落到实处当前对类似琬公谱史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切忌把精力用在对“无知”的谱史,凭自已”无畏”的勇气, 对存疑谱史臆断,进行“既无知,更无畏”地猛击、评论,把正常的谱史研究引向继续为历史撒谎留下隐患歧途这样既伤同根族人话情谊,又碍盛世续新篇 (修谱大业 ) 任务的完成。
到此 , 我的发言讲完了, 但还沒有最终归结到琬公谱系究竟出自那一祖, 还有待从《邵谱》及子谱的谱序、世系表史料创修历史条件研究中求解,从研究喻公、绍山公两对同胞兄弟谱系中求证,在没有史料可徵前,切不可将琬公谱系从澄公后裔移到曜公名下,再为我蒋氏族史撒谎留下新隐患我的发言当否,渴求宗亲提供新的史料,再作研究定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