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建学生实践创新的舞台.docx
3页山东省诸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面向全市的青少年,以提供多样化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为手段,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与体验为途径,开发潜能、发展个性、育德启智、健全人格,搭建了学生实践创新的舞台一、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奠定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成立于2002年的诸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面向现代化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定位,确立“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科学管理、一流的教育质量”五个一流办学目标,配备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建设了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基地位于诸城市经济开发区潍河之滨,毗邻潍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内部环境优美和谐,教学、服务设施现代一流基地现占地面积150多亩,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按自然地理位置分为东、中、西三个院区东院为活动区、中院为生活区,西院为生态鉴赏游览区东院活动区的科教楼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配备功能室、办公室、天文台、多功能大厅等投资300多万元建成的功能室(台、馆、厅),包括生存能力类、发展能力类、创新能力类、德育能力类共四大类36项,主要有汽驾模拟驾驶室、电工技能室、射击室、机器人室、生物探究室、人防教育室、航模室、土壤分析室、美工室、泥塑室、拳击馆、排练室、书法室、绘画室、摄影室、编织室、自炊室、器乐鉴赏室、安全卫生教育室、剪纸室、布贴室、天文馆、天文台、民俗馆以及文化区等。
其中,“科技馆”依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特点而建,配有科技展板介绍、科技发展信息,配备涵盖物理、化学、数学、生命、自然等学科内容的实验仪器、展品近百件(套)西院生态鉴赏园,建有“五林十园”:松林、竹林、水杉林、银杏林、法桐林,以及桃园、杏园、柿园、枣园、苹果园、月季园、樱花园、黄杨园、紫藤园、紫薇园院内绿树葱茏果盈枝头,鸟语花香,集观赏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这里的每一株树木都编了“户口”,每一棵花卉都佩戴有自己的身份证这里不仅介绍了植物的科目、属性、生态产地,而且赋予了一定的教育内涵:“寸草寸心都是爱,一枝一叶总关情要想有更大的收获,须去掉虚伪的枝叶未出土时就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景点旁、花丛中,醒目的板面、插牌,或留言或寄语,以富有诗意的语言,烘托出一个意蕴浓厚的氛围,营造出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大境界,使这里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花园、乐园、家园、知识园二、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灵动的个性得以健康发展活动课与传统教育模式、学科教育模式相比,以其鲜明的综合性、主体性、过程性、全员性等特点,能够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健康诸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牢牢把握“活动育人”这一办学特色,创造性地开设适应青少年年龄特点的综合实践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立足自身实际和诸城地域文化特色基础,自主开发了《活动指导教材》校本教材,内容包括科技展品教育、航模制作、防震减灾、安全卫生、武术健身、体育知识、泥塑、摄影等二十二章15万字教材体现基地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学习兴趣和发展方向根据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知识性、实用性、创新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我们探索实施了四大类活动项目:一是生存能力类,包括:自炊、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人防教育、防身自卫(武术)、安全卫生教育、口腔疾控、拳击等二是发展能力类,包括:器乐、泥塑、美工、剪纸、布贴、书法、绘画、摄影、园艺管理、电工、编织、汽车模拟驾驶、射击、土壤分析、植物鉴赏、石文化鉴赏等三是创新能力类,包括:航模制作、天文科普与观测、电脑设计、科普教育、智力游戏等四是德育能力类,包括:爱国影像教育、校园广播、社会公德教育、礼仪、民俗教育等三、坚持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转向面向学生终身发展,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统一”的现代人,这是我们不渝的追求和探索基地确立“和谐互助、勇于争先、贴近自然、亲近生活、健康发展、完善自我”的校风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育人目标,注重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统一、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传授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为此,主要进行了四方面的探索:一是通过实践探究,提升科学素养我们充分运用现代、一流的科学实验仪器设备,组织学生开展观察、实验、自学、理解、应用、分析、创造等一些列实践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作风以及科学意志等例如,开展防震减灾教育,通过图片展览、播放专题片、举办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地震的成因、分类、特点、地震的前兆、怎样预防与减轻地震灾害、如何避震逃生等有关知识2022年,基地被山东省地震局授予潍坊市首家“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基地”二是注重活动育人,让情感在体验中升华我们注重在丰富多彩的探究实践活动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举办人口、环境、资源、生态环境等专题与知识讲座,对学生进行人口伦理道德、环境伦理道德、资源伦理道德及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开展“扶助弱势群体,奉献爱心”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蒙眼拿书”、“单手穿衣”、“盲人过路口”、“轮椅爬坡”等项目,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感受、讨论,从内心理解弱势群体之不易,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扶助弱势群体的品德开展“诸城名人知多少”探究活动,通过了解当地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俊杰,让学生体味诸城“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为立身打基础,为报国做准备”的豪情壮志。
2022年,诸城市青少年基地被山东省文明办、教育厅等单位联合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三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成立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着重进行爱心、宽容等心理咨询教育,使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共同成长;对个性突出的学生着重进行全面了解、认识自己的教育,使其扬长避短,全面发展;对特殊学生,建立跟踪档案,制定帮扶,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发展、自我管理,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快乐,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四是开展艺术教育,教会学生审美如开设剪纸活动课程,通过举办剪纸知识讲座、剪纸比赛、剪纸作品展评,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剪纸技能和审美情趣,而且体传承了民族文化开设编织课活动课程,男生学习平结编法,女生学习棒针编织学生们张开想象的翅膀,编出了红红的中国结、美丽的发带、别致的小包、彩色的蝴蝶……开设泥塑活动课程,让学生体验和泥、搓条、拉坯、捏形、着色等技巧,掌握泥塑的步骤规范学生在快乐玩泥的过程中,塑造自己喜爱的形象,创作出自己的泥塑作品。
书法室、绘画室、布贴室、摄影室等艺术室全天开放,期间举行知识讲座、技能培训、作品展评等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丰富了人生经历,提高了生活情趣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我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成长中都有很大的帮助荣获2022年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一等奖并获全国保送资格的韩冰、任泓瑜两位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基地开展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这里是播种希望的沃土,科技创新的摇篮我们欣喜地看到,诸城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实践基地已成为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场,在这里仿佛听到学生们成长的声音给学生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我们认为,为学生搭建开阔视野、探求新知、动手实践、科技创新的舞台,教给学生实践探究的方法,也就是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打开了一扇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