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倔强的小红[13].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2978396
  • 上传时间:2023-03-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7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倔强的小红军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培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的字词  (二)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再划分结构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概括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自然段适当归并),划分结构段,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认识“倔强”一词的读音和意思简介二万五千里长征(参见“资料”)布置预习,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述的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忍饥挨饿”的“挨(ái)”,不要读成“挨家挨户”的“挨(āi)”的音。

          “薄嘴唇”的“薄(báo)”不要读成“薄弱”的“薄(bó)”的音,前者多用于口头,后者多用于书面    “牛膝骨”的“膝(xī)”不要读成“漆(qī)”的音   2.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提行排列的第5~8和9~10对话形式的自然段,可并成两个小段归纳)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跟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说一块儿走,小红军说要等同伴,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稞面,他说还多呢,陈赓同志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    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调转马头返回来时,小鬼倒在地上    第13自然段: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深深自责,十分悲痛第14—16自然段:陈赓同志发现真相后,懊悔无比   3.引导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想一想,议一议,再解答。

          ①读了课文,看看课题,课文主要写谁?还写了谁?     (主要写小红军,还写了陈赓同志)     小红军是怎样一个孩子?     (倔强的孩子)     “倔强”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性情刚强不屈)    ②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红军倔强的事实,哪些自然段写了陈赓同志发现小红军牺牲和他的自责、悲痛?(不解答,供分段考虑)    ③开头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陈赓同志“深情”地谈起的“一件事”深情”是什么意思?     (感情深厚)     “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     (二万五千里长征时)     发生在什么地点?     (荒芜人烟的草地)    ④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和提示,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讨论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过一件往事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他一块儿走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     第三段(第10~16自然段):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头找小红军,他已经牺牲了陈赓同志深深地自责    ⑤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自己归纳,再小组(或同桌)议论,最后课堂解答,订正:     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要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却被小红军说服了。

      陈赓同志走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自己    ⑥让学生比较:三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是的,但不是一字不变、一字不减地照抄原句要去掉重复的词语,该合并的合并,该更换的更换,达到简洁扼要的目的   4.再学习一种记事文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做了什么四个要素,再归纳组织:    时间:长征中    地点:草地    人物:陈赓和小红军    做了什么:陈赓要帮助掉队的小红军,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离开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地责怪自己   5.小结:用归纳法和抓四要素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再通读一遍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进一步阅读课文,深入了解小红军是怎样倔强地一步步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  (二)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三)通过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倔强”、“疲惫”、“浮现”、“荒无人烟”、“满不在乎”、“无可奈何”等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深入了解小红军是怎样一步步倔强地说服陈赓同志骑马先走的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思考·练习”第3题的三个句子中括号里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通读课文,提出问题供边读边想:   1.故事是从第二段写起的,那么,第一段也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起了什么作用?   2.课文第二段是表现小红军倔强的,哪些地方看出这种倔强?   3.小红军倔强的表现跟陈赓同志有什么联系?从小红军牺牲前后的事实,反映陈赓同志是怎样看待小红军的?  (二)一边阅读课文,一边根据提问展开讨论:   1.读第一段,看看这一段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没有这一段行不行?    (第一段交待了故事的来历没有这一段,第二段提到陈赓同志时,会给人一种突然的感觉第一段还表露了陈赓同志对小红军“深情”怀念的感情它是故事的“引子”,不能没有它   2.轻声读或默读第二段,从有关词语和句子中进一步领会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一段是写陈赓同志遇到一个跟他一样掉队的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小红军倔强地说服了,只好自己走了为什么陈赓同志和小红军都掉队了呢?     (因为他们“十分疲惫”了    ②“疲惫”是什么意思?先查查工具书,再从课文里找一找造成疲惫的原因     (“疲惫”是非常疲乏的意思造成疲惫的原因,课文中有:“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牵着那匹同样疲惫的瘦马……”    ③看来,行军途中造成疲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常常忍饥挨饿,连马都没什么可吃的,成了“疲惫的瘦马”,何况是人呢。

         3.第二段的第2自然段写了小红军的外貌读一读,看看小红军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从这些外貌特点看出什么?     (“黄黄的小脸”的“黄黄”,“两只脚穿着破草鞋”的“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的“又青又红”,从这些特点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乏了   4.陈赓同志见到掉了队的小红军年龄这么小,这么疲惫,一心想帮助他那么,陈赓想怎样帮助他?小红军“倔强”地没有接受帮助,从哪些表现看出这种“倔强”呢?     默读课文,把陈赓同志想帮助小红军的举动概括地说出来;把表现小红军“倔强”地拒绝帮助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想一想他这样做表明什么,然后解答     (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会儿马,并且命令他骑,还要跟他“一块儿走”,给他青稞面,结果都被小红军找理由拒绝了     小红军“倔强”地拒绝帮助的词语和句子,以及他这样做是为了表明什么,议论、解答后,通过下列表格归纳、小结(顺便解答“思考·练习”第3题第(1)问  找理由拒绝帮助表明了什么拒绝帮助的话  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那就比一比吧  不,你先走,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表明体力强,可以和马赛跑,因此不骑马也能走  等同伴,当然不能跟陈赓同志同行  干粮比陈赓同志的多,怎么能要他的呢?拒绝帮助的动作和表情  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的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  倔强地说  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  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拍了拍  表明什么困难完全不放在心上,心情好,要不怎么会笑?  体力强,要不怎么样还要和马赛跑?  有干粮,要不袋子怎么是鼓鼓的呢?   5.最后,“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只好趴上马背,朝前走去这句话里的“终于”和“只好”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如果把“终于”和“只好”去掉,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读一读,比较一下    (“终于”是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只好”是不得不这样的意思用了“终于”,表明小鬼说服陈赓同志是费了周折的;用了“只好”,表明陈赓同志不管怎样想帮助小鬼,小鬼也有理由拒绝,没办法,不得不离开他这两个词,看起来平平常常,这里用了它们,把陈赓同志一心想帮助小鬼,而小鬼又想方设法拒绝帮助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   6.阅读了这一段,进一步理解陈赓同志和小红军一个想帮,一个不接受的感情。

      下面分角色朗读这一段,把感情读出来  (三)阅读第三段,提问思考,再解答:   1.陈赓同志骑在马上朝前走去,“心情老平静不下来”心情老平静不下来”换个说法是什么?    (老放心不下     为什么放心不下呢?    (以为一个只有十一二岁的孩子,在荒芜人烟的草地上单独行动,怎么能不出意外呢?)   2.这时,他想起一连串跟他打过交道的穷孩子,有上海的,有广州的,还有香港的,一个个浮现在他眼前浮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出现”?    (“浮现”是过去经历过的事情,包括接触过的人,再次在脑海里显现,换句话说就是想起来的意思出现”,是实在地显露出来,所以不能用   3.当陈赓同志不放心小鬼,于是想起一连串各地的穷孩子这时,突然喊了一声“不对,我受骗了!”为什么想起过去一连串的穷孩子就觉得自己受骗了?    (上海、广州、香港码头,都是陈赓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遇到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特点,联想到刚才的红小鬼的言行、神情,跟这些孩子是一样的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

         4.于是,陈赓同志“掉转马头,狠踢了几下马肚子,向来的路奔跑起来”为什么要狠踢马肚子奔跑起来?    (陈赓同志意识到小鬼有因疲惫饥饿而牺牲的危险   5.结果,陈赓同志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经倒在草地上,最后牺牲在马背上这时,“陈赓同志全明白了”,陈赓同志全明白什么了?议论后,再解答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指的是小鬼倔强地不肯骑马,倔强地不肯和陈赓同志一起走,不肯接受陈赓同志的青稞面,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    这种宁愿自己忍饥挨饿,甚至牺牲,也不拖累别人的思想感情是一种什么高尚品质?    (是一种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6.小鬼牺牲了陈赓同志“一把搂住他,狠狠地打了自己一个嘴巴”,自己责备自己,“怎么对得起这个小兄弟啊!”“一把搂住”、“狠狠”、“怎么对得起”、“小兄弟”,这几个词语反映了陈赓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