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浅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03870080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4.50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语法研究中的语义分析浅谈——《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教学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王徳寿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起,汉语语法学界在进行语法研究时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语义问题,认识到 语法研究必须将句法和语义相结合,做到既互相渗透,又相互验证1985年,胡裕树、范晓在《试 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血》中提出在语法研究中把句法、语义、语用结合起來进行研究的思想,这一思 考后来发展成为“三个平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语法研究中,存在着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截 然不同但又密切联系着的平迎其中句法平面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符号Z间的关系,讲的是表层结构; 语义平血研究的是符号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讲的是深层结构;语用平面研究的是语言符号和使用者Z 间的关系,讲的是语言应用与变换在句子分析中,任何单一平血的分析都是有价值的,然而又祁是 不自足的,只有既区别仙去、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又把它们联系结合起來作综合的透视,才能达到 科学地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较全面地揭示了语言的内涵,进一步推进了汉语研究中将形式和意义相 结合原则的发展,促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科学化这一理论作为语法研究的木体观和汉语语法分析的 方法论,不少研究者用此方法重新审视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律,产生了一些新 的研究方法。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汉语专题教程》教材中涉及到的诸如语义关系、语义指 向等一些语义问题,我们就语法研究中涉及到语义的有关问题,给同学们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一、什么是语义?语义分析在语法研究中有什么重要意义?语义是个涵义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指词语的意义,也可以指话语的内容语言作为人类最重 要的交际工具,人们运用语言交谈、交际,实际就是用语言交流语义,说话人要告诉听话人的,听话 人要从说话人那里知道的,说到底并不是话语的读音和语法结构,而是话语的意思,即语义,语音、 语法只起负载语义、传递语义的作用而这里所说的词语的意义和话语的意义,并不是木文要讨论的 “语义”的涵义,我们这里要讨论的“语义”是指词语进入句了以后,词语与词语Z间形成的词汇意 义Z外的一种关系意义,是词语在语句结构中体现出来的意义如“老李打了小王”和“老李被小王 打了”这两句中的“老李”,在前一旬中是发出“打”这个动作行为的主体,我们称作“施事”;而在 后一句中,则是“打”这个动作行为的承受对象,我们称作“受事”这里的施事、受事的意义不是 “老李”这个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在进入这两个句了后才具有的再如“我这把刀切菜”这样一 个句了,“我”是发出动词“切”这个动作行为的主体,“菜”则是“切”这一动作行为的承受对象, 而“这把刀”则是“切”这个动作行为的凭借T具,这些意义都是词语进入旬子后才具有的,这就是 我们说的语义。

      语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不同于言语意义,也不同于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即词义,是通过词的语音 形式代表的意义内容,是人们对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木质属性的概括,是客观对象在人的意识中的 反映,它是在词汇系统中形成和存在的,是可以在词典中注明的如“书”这个词的意义是“装订成 册的著作”,这个意义就是词义它舍弃了诸如厚的书、薄的书,中国的书、外国的书等一些具体的 细节特征而“书”这个词在具体的“买了一本书”和“写了一本书”中,虽然它还是指“装订成册 的著作”的意义,但在前一句中,“书”则增添了作为"买”这一动作关涉对象(受事)的意义而 在后一句中,“书”则增添了作为“写”这一动作结果的意义这里的“受事”意义和“结果”意义, 都是“书”这个词进入句子后才获得的,如果离开了这具体的句子,“受事”和“结果”的意义也就 消失了这新增加的意义是词语迸入旬子后与其它词语发生联系才产生的,这就是语义语义也不同于语言运用中的言语义言语义虽也是词语在进入旬了后获得的意义,但这种意义是 语言使用者通过诸如比喻、借代、双关、比拟等备种修辞手法创造性使用词语而临时产生的,这种意 义只存在于具体的句了中,离开具体的句子,离开使用这个句了的语境,词的言语义也就消失了。

      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比喻压迫劳动人民的统治阶级,但 如离开了这个旬子,它就不具有这个意义而只有词汇意义了再如“东边口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 晴”中的“晴”,在此句中表面上指天气,实则指感情,这是用谐音进行双关,如果离开了这个具体 的句了,“晴”则只有“晴朗”的词汇意义了语义也不同于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指词语进入句了 Z后,句法成分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意义 如“老师来了”这个结构,“老师”和“来” Z间是陈述说明(主谓)的关系‘买书”中“买”和“书” 是支配与被支配(述宾)关系,而“买的书”中“买”和“书”是修饰限定(定中偏正)关系,这种 意义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法意义而将“老师”分析为“來”的施事,“买书”中的“书”和“买的书” 中的“书”都分析为“买”的受事,这就是语义由以上的比较可以看出,语义同词义、言语义、语法义都有区别那么在语法研究中进行语义分 析有什么意义呢?所谓语义分析也就是分析句了结构中实词与实词Z间的语义关系语义分析对于我 们正确理解何子的意义、分析语法结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如果对句子的语义没有搞清楚的话, 就很难正确理解句了的意义如“王冕死了父亲。

      这个句了,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句了中的“死” 是跟“父亲”发生关系的,那么就不能正确理解这个旬了的意思再如“來的客人请我看电影”这个 句子,如果不能掌握其中的语义关系,也就不能理解这个句了分析句了时,对句了的语义进行分析,还可以使我们对句子的分析更为细致、更为深入如%1 洗干净了1 洗快了1 洗累了这三个句了,从结构上分析,都属于述补结构,但从语义上看却不同洗干净了”中的“干净” 与受事(句中未出现,如“衣服”等)发生关系,“洗快了”中的“快”则与“洗”这一动作行为发 生关系,而“洗累了”中的“累”则与施事(句中未出现,如“妈妈”等)发生关系再如%1 我找不到先生教1 我找不着东西吃1 我找不着地方睡这三个句了,从结构上看都属于主语——谓语——宾语这一结构,但从语义上看,句末的动词与 它前血的名词有不同的关系①中的“先生”是“教”的施事,②中的“东西”是“吃”的“受事”, ③中的“地方”是“睡”的处所这样的分析就比单纯地将句子分析为主语——谓语——宾语要深入 细致得多语义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新的语言事实,探求新的分析方法,使语法研究更深入向前发 展如%1 死了三天了1 等了三天了1 看了三天了。

      1 挂了三天了这四个句子,词类序列相同,都是“动词+了+时量+ 了”;内部层次构造相同;直接组成成分Z 间的旬法关系相同如果还采取过去的分析方法,则无法对这几个句子分析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 会发现,这几个句子中的时量成分“三天”与句子中的动词的语义关系是不一样的第①句中的“三 夭”只指明“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第②句中的“三天”,只指明“等”这 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第③句中的“三天”,则既可以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经历 的时间,也可以指明“看”这一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问第④句中的“三天”,则既可以指明“挂”这 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也可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还可以指明由行 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③、④两句都是歧义句Z所以会有以上的不同,原 因在于动词所具有的语义特征不同第①句中的动词(相同的如“死、伤、断、娶”等)表示的行为 动作具有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但不能持续,也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的特 征第②句中的动词(相同的如“盼、哭、病”等)表示的动作行为具有不能在瞬间完成或实现,这 种动作可以持续,但不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的特征。

      第③句中的动词(相同的如 “听、学、讲”等)表示的行为动作具有既能在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也能持续,但不能使事物造成 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的特征第④句中动词(相同的如“摆、贴、穿”等)表示的动词行为具 有能瞬间完成或者说实现,能持续,还能使事物造成一种存在的状态而可以持续由此我们可以把上面的动词分为四小类,可以表示为:动词a: [ +沅成—持续一状态]动词b:[ —完成+持续一状态I动词c: [ +完成+持续—状态]动词d: r+完成+持续+状态]由此,以上的“动词+了+时量+了”的句式也就分化为四类,即:A:动词a+了 +时量+ 了B:动词b+了 +时最+ 了C:动词c+了+时量+ 了D:动词d+ J +时量+ 了这就是动词次范畴的划分,而这是以往语法分析中所没有注意到的这样的分析使我们对动词的 了解更深入了,这种分析方法也由此发展成为语义特征分析法以上分析见《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 程》P111)二、语义结构关系和句法结构关系的联系和区别我们在进行语法研究时为什么可以而且需要进行语义分析呢?这是由句法结构具有二重性的特 点决定的我们知道,在由实词与实词纽成的句法结构中,总是同时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这就是句法结构 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在这个旬法结构中,实词总是同时扮演着两种角色,即同时充当句法成分和语 义成分,这就是结构成分性质的二重性同这种二重性对丿、、Z,毎个句法结构也总是具有两种结构,即 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前者是形式结构,后者是意义结构,这两种结构也是同时并存的,这就叫做句 法结构的二重性所谓句法结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诸如主谓关系,述宾关系、述补关系、定中关系 等等所谓语义结构关系是指实词与实词Z间的语义联系,诸如动作与施事、动作与受事、动作与结 果等关系在旬法结构中,句法关系是显性关系,较易看得出来;语义关系是隐性关系,不易看得出 来如在“我看书”这个由实词纟FL成的语法结构中,就同时存在着旬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从 语法结构来看,“我”是主语,“看”是述语,“书”是宾语;这里的主语、述语、宾语等都是成分, 而这个句子可以表示为“主语+述语+宾语”的格式,这就是句法结构而从语义结构关系来看,“我” 是发出“看”这一行为动作的主体,是施事,“书”是“看”这一动作行为的受事这里的施事、受 事等就是语义成分,整个旬了的语义关系为“施事+动作+受事”施事+动作+受事”就是这个句 了的语义结构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是两个不同的结构系统,它们各白独立,但乂相互依存。

      它们Z间 的区别和联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结构关系和构成成分不同旬法结构关系是从语法的角度岀发对讲入旬了中的词与词Z间 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分类,句法结构的成分为旬法成分,如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成分Z间的结 构关系是主语一谓语、述语一宾语等而语义结构关系则是从语义角度出发,看纟fl成句了时,语言单 位所代表的客观事物Z间或成分与成分Z间所构成的语义属性构成成分为语义成分,如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结构关系为动作一受事、施事一动作等例见上举第二,句法成分Z间的语法关系是可变的,而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在汉语中,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成分性质和结构关系的重要手段,同样的成分以不同的语序或虚词纟H•合起来会 形成不同的句法结构和句法关系,但成分Z间的语义关系则可能保持不变如%1 妈妈洗干净了衣服1 农服妈妈洗干净了1 妈妈把衣服洗干净了在这三个句了中,“妈妈”和“衣服”这两个词语,由于在不同的句了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 充当的语法成分也不同在第①句中,“妈妈”是主语,“衣服”是宾语,全句构成“主语+述语+宾语” 格式;第②句中,“衣服”则为大主语,“妈妈”则为小主语,全句构成“主语+主语+谓语”的主谓谓 语的格式;第③句中“妈妈”为主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