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力学第6章有压管流.ppt

31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77454393
  • 上传时间:2024-08-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1MB
  • / 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第 6 章章 有压管流有压管流 有压管流指液体在管道中的满管流动除特殊点外,有压管流指液体在管道中的满管流动除特殊点外,管中液体的相对压强一般不为零,故名管中液体的相对压强一般不为零,故名 根据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的比例,有压管根据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的比例,有压管流分为短管出流与长管出流流分为短管出流与长管出流 短管出流指水头损失中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短管出流指水头损失中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比例相当、均不可以忽略的有压管流;如虹吸管或建筑比例相当、均不可以忽略的有压管流;如虹吸管或建筑给水管等给水管等 长管出流则是与沿程水头损失相比,局部水头损失长管出流则是与沿程水头损失相比,局部水头损失可以忽略或按比例折算成沿程水头损失的有压管流;按可以忽略或按比例折算成沿程水头损失的有压管流;按连接方式,长管又有简单管路与复杂管路之分连接方式,长管又有简单管路与复杂管路之分,如市政如市政给水管道等给水管道等 6.1 短管的水力计算短管的水力计算 6.1.1 基本公式基本公式 短管水力计算可直接应用伯努利方程求解,也可将伯努利短管水力计算可直接应用伯努利方程求解,也可将伯努利方程改写成工程应用的一般形式,然后对短管进行求解。

      方程改写成工程应用的一般形式,然后对短管进行求解 短管出流有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之分短管出流有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之分 液体经短管流入大气为自由出流液体经短管流入大气为自由出流 设一短管,列设一短管,列1-2断面伯努利方程,得断面伯努利方程,得112200vH 式中水头损失可表示为式中水头损失可表示为解出流速解出流速流量为流量为令令为短管管系流量系数为短管管系流量系数 液体经短管流入液体为淹没出流液体经短管流入液体为淹没出流管系流量系数为管系流量系数为流量计算与自由出流相同,即流量计算与自由出流相同,即00Hv1122 6.1.2 基本问题基本问题 第一类为已知作用水头、管长、管径、管材与局部变第一类为已知作用水头、管长、管径、管材与局部变化,求流量,见化,求流量,见p117 [例例6-1] 第二类为已知流量、管长、管径、管材与局部变化,第二类为已知流量、管长、管径、管材与局部变化,求作用水头,见求作用水头,见p118 [例例6-2] 第三类为已知作用水头、流量、管长、管材与局部变第三类为已知作用水头、流量、管长、管材与局部变化,求管径,见化,求管径,见p119 [例例6-3]。

      6.2 长管的水力计算长管的水力计算直径与流量沿程不变的管道为简单管道直径与流量沿程不变的管道为简单管道 列列1-2断面伯努利方程断面伯努利方程 对于长管来说,局部水头对于长管来说,局部水头损失(包括流速水头)可忽略损失(包括流速水头)可忽略1122H不计,于是有不计,于是有 6.2.1 简单管道简单管道 引入达西公式引入达西公式式中式中 s = al 称为管道的阻抗,称为管道的阻抗,a 则称为比阻于是则称为比阻于是为简单管道按比阻计算的基本公式为简单管道按比阻计算的基本公式可按曼宁公式计算比阻可按曼宁公式计算比阻 在阻力平方区,根据曼宁公式可求得在阻力平方区,根据曼宁公式可求得上式计算结果也可通过查表上式计算结果也可通过查表6-1求得 【【解解】】 首先计算作用水头首先计算作用水头【【例例1】】采用铸铁管由水塔向车间供水已知水管长采用铸铁管由水塔向车间供水已知水管长2500m,,管径管径400mm,,水塔地面标高水塔地面标高61m,,水塔高水塔高18m,,车间地面车间地面标高标高45m,,供水点要求最小服务水头供水点要求最小服务水头25m,,求供水量。

      求供水量 然后查表求比阻,查表然后查表求比阻,查表6-1求得流量为求得流量为 求得比阻求得比阻查表查表6-1,求管径,求管径【【例例2】】其他条件同其他条件同【【例例1】】,供水量增至,供水量增至 0.152 m3/s,,求管径解解】】 作用水头不变作用水头不变 D D = 450mm = 450mm,, a a = 0.1230 s = 0.1230 s2 2/m/m6 6 ;; 可见,所需管径界于上述两种管径之间,但实际上无此规可见,所需管径界于上述两种管径之间,但实际上无此规 D D = 400mm = 400mm,, a a = 0.230 s = 0.230 s2 2/m/m6 6 采用较小管径达不到要求的流量,使用较大管径又将浪费格采用较小管径达不到要求的流量,使用较大管径又将浪费 投资合理的办法是分部分采用,然后将二者串联起来合理的办法是分部分采用,然后将二者串联起来。

      每一段均为简单管道,按比阻计算水头损失为每一段均为简单管道,按比阻计算水头损失为 串联管道的总水头损失等于各段水头损失之和,即串联管道的总水头损失等于各段水头损失之和,即 H H Q Q1 1 Q Q2 2 Q Q3 3 q q1 1 q q2 2 根据连续性方程,根据连续性方程,在节点处满足节点流在节点处满足节点流量平衡,即量平衡,即6.2.2 串联管道串联管道 直径不同的管段顺序连接起来的管道称串联管道直径不同的管段顺序连接起来的管道称串联管道 设串联管道系统各管段长分别为设串联管道系统各管段长分别为 l1、、l2……,,管径分管径分别为别为D1、、D2……,,通过的流量分别为通过的流量分别为 Q1、、Q2……,,两管段两管段的连接点即节点处的流量分别为的连接点即节点处的流量分别为 q1、、q2……。

      当节点无分流时,通过各管段的流量相等,管道系统的当节点无分流时,通过各管段的流量相等,管道系统的总阻抗总阻抗 s 等于各管段阻抗之和,即等于各管段阻抗之和,即【【【【解解解解】】】】设设设设 D D1 1= 450mm= 450mm的管段长的管段长的管段长的管段长 l l1 1,,,, D D2 2= 400mm= 400mm的管段长的管段长的管段长的管段长 l l2 2故故【【例例3】【】【例例2】】中,为充分利用水头和节省管材,采用中,为充分利用水头和节省管材,采用450mm和和和和400mm400mm两种直径管段串联,求每段管长度两种直径管段串联,求每段管长度两种直径管段串联,求每段管长度两种直径管段串联,求每段管长度 由表由表由表由表6-16-1查得查得查得查得 D D1 1= 450mm= 450mm,,,,a a1 1= 0.123 s= 0.123 s2 2/m/m6 6D D2 2= 400mm= 400mm,,,,a a2 2= 0.230 s= 0.230 s2 2/m/m6 6于是于是于是于是解得解得解得解得 l l1 1= 1729 m= 1729 m,,,, l l2 2= 771 m= 771 m 6.2.3 并联管道并联管道 两节点之间首尾并接两根以上的管道系统称为并联管道。

      两节点之间首尾并接两根以上的管道系统称为并联管道段所共有,段所共有, A、、B两点的水两点的水A、、B 两点满足节点流量平衡两点满足节点流量平衡 由于由于A、、B两点为各管两点为各管头差也就为各管段所共有,而且头差也就为各管段所共有,而且A、、B两点之间又为全部并联系两点之间又为全部并联系统,说明并联管道系统各管段水头损失相等且等于系统总损失统,说明并联管道系统各管段水头损失相等且等于系统总损失或者或者h hf fQ Q2 2Q Q3 3Q Q4 4Q Q1 1A AB Bq qA Aq qB BQ Q5 5A A::B B:: 由于由于及及 上式还可表示为各管段的流量分配关系上式还可表示为各管段的流量分配关系得并联管道系统的总阻抗为得并联管道系统的总阻抗为或或 【【例例4】】三根并联铸铁输水管道,总流量三根并联铸铁输水管道,总流量 Q = 0.28m3/s;;各各支管管长分别为支管管长分别为 l1 = 500m,,l2= 800m,,l3= 1000m;;直径分直径分别为别为D1 = 300mm,, D2 = 250mm,, D3 = 200mm 。

      试求各支试求各支管流量及管流量及 AB 间的水头损失间的水头损失 【【【【解解】】查表查表6-1求比阻求比阻D1= 300mm,,a1= 1.07s2/m6根据各管段水头损失的关系:根据各管段水头损失的关系:D2= 250mm,,a2= 2.83s2/m6或或再与流量关系再与流量关系联立解得:联立解得:A AB Bl l1 1, , D D1 1, , Q Q1 1l l2 2, , D D2 2, , Q Q2 2l l3 3, , D D3 3, , Q Q3 3AB 间水头损失:间水头损失:D3= 200mm,,a3= 9.30s2/m6 6.2.4 沿程均匀泄流管道沿程均匀泄流管道Q Qp p 流量或沿线流量流量或沿线流量 设沿程均匀泄流管段设沿程均匀泄流管段长度长度 l ,,直径直径 D,,通过流通过流前面的管道流动中,通过管道沿程不变的流量称为通过前面的管道流动中,通过管道沿程不变的流量称为通过 流量或转输流量流量或转输流量 工程中有些设备装有穿孔管,即当水流通过这种管道时,工程中有些设备装有穿孔管,即当水流通过这种管道时, 除有部分流量(转输流量)通过该管道以外,另一部分流量除有部分流量(转输流量)通过该管道以外,另一部分流量随水流的流动由管道壁面的开孔沿途泄出,该流量称为途泄随水流的流动由管道壁面的开孔沿途泄出,该流量称为途泄Q Qs s x x d dx x 量量 Qp ,,总途泄流量总途泄流量 Qs 。

      距开始泄流断面距开始泄流断面 x 处处取微取微元长度元长度 dx,,该处流量为:该处流量为: 假定比阻假定比阻 a 为常数,上式积分得为常数,上式积分得此式还可近似写成此式还可近似写成其中其中若管段无通过流量,全部为途泄流量,则若管段无通过流量,全部为途泄流量,则称为折算流量称为折算流量该段的水头损失则为该段的水头损失则为 :: 【【例例5】】水塔供水的输水管道,由三段铸铁管串联而成,水塔供水的输水管道,由三段铸铁管串联而成,BC 为沿程均匀泄流段管长分别为为沿程均匀泄流段管长分别为 l1 = 500m,, l2= 150m ,, l3= 200m;;管径管径 D1 = 200mm ,,D2 = 150mm,,D3 = 100mm ,, 节点节点B分出流量分出流量q = 0.07m3/s ,,通过流量通过流量 Qp = 0.02m3/s,,途泄途泄 流量流量Qs = 0.015m3/s,,试求所需作用水头试求所需作用水头H 【【【【解解】】BC 段途泄流量折算后段途泄流量折算后H HQ Qp p作用水头为各段损失之和,即作用水头为各段损失之和,即A AB BC Cq qQ Qt tl l1 1D D1 1l l2 2D D2 2l l3 3D D3 3q+q+0.450.45Q Qs s0.550.55Q Qs s 6.3 管网水力计算基础管网水力计算基础 点而且通过的流量为最大的管道部分。

      对水点而且通过的流量为最大的管道部分对水 枝状管网的计算枝状管网的计算6.3.1 枝状管网枝状管网 由多条串联而成的具有分支结构的管网系统称为枝状管网由多条串联而成的具有分支结构的管网系统称为枝状管网 枝状管网节省材料、造价低,但供水的可靠性差枝状管网节省材料、造价低,但供水的可靠性差主要为以干管为主确主要为以干管为主确定作用水头与管径定作用水头与管径干管指从水源到最远干管指从水源到最远水源水源头要求最高、通过流量最大的点称为控制点头要求最高、通过流量最大的点称为控制点 于是,从水源到控制点的总水头可为:于是,从水源到控制点的总水头可为: 式中式中 H 为水源的总水头(水塔高度),为水源的总水头(水塔高度),Hs 为控制点的最小为控制点的最小服务水头,服务水头,hf 为干管各段水头损失,为干管各段水头损失,z0 为控制点地形标高,为控制点地形标高,zt 为水塔处地形标高为水塔处地形标高 对于新建管网,按经济流速对于新建管网,按经济流速 ve 确定管径确定管径于是由于是由 对于扩建管网,由于水源等已固定,无法按经济流速计对于扩建管网,由于水源等已固定,无法按经济流速计得得再通过查表求得管径。

      再通过查表求得管径算,因此采用平均水力坡度来计算管径,即算,因此采用平均水力坡度来计算管径,即 然后按上式计算水源的作用水头然后按上式计算水源的作用水头D = 100 - 400mm,, ve = 0.6 – 1.0 m/sD>>400mm,, ve = 1.0 – 1.4 m/s 【【例例6】】枝状管网如图所示设水塔与管网端点枝状管网如图所示设水塔与管网端点4、、7地形标地形标 高相同,两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均为高相同,两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均为 Hs = 12m,,各管段均为各管段均为 铸铁管其他已知条件见表,试求各管段的直径、水头铸铁管其他已知条件见表,试求各管段的直径、水头 损失及水塔高度损失及水塔高度水塔水塔0123456735L/s20L/s25L/s9L/s10L/s13L/s【【解解】】先按经济流速计算管径先按经济流速计算管径然后对照规格选取管径并确定在经济流速范围之内然后对照规格选取管径并确定在经济流速范围之内根据所取管径查表求得各段比阻,计算水头损失根据所取管径查表求得各段比阻,计算水头损失 其他管段计算见下表其他管段计算见下表水头损失:水头损失:管段管段管长管长流量流量管径管径流速流速比阻比阻水头损失水头损失3-43500.0252000.809.302.032-33500.0452500.922.832.011-22000.0803500.831.071.376-75000.0131500.7443.03.635-62000.0232000.739.300.981-53000.0322500.652.830.870-14000.1124000.890.231.15hf0-4= 2.03 + 2.01 + 1.37 + 1.15 = 6.56 mhf0-7= 3.63 + 0.98 + 0.87 + 1.15 = 6.63 m点点7为控制点,水塔高度应为为控制点,水塔高度应为 H = 6.63 + 12 = 18.63 m。

      6.3.2 环状管网环状管网 每个管段均有流量每个管段均有流量 Q 和管径和管径 D 两个未知数,因此整个管网两个未知数,因此整个管网共有未知数共有未知数 2 np = 2 ( nl+ nj-1) 个个 1.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环状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 水源水源ABCDEFGH 计算各管段流量、直径与水头损失计算各管段流量、直径与水头损失 2.环状管网的未知量环状管网的未知量 环状管网上管段数目环状管网上管段数目 np 、、环数环数 nl 以及节点数目以及节点数目 nj 之间存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在着如下关系: np = nl+ nj-1 环状管网指多条管段互连成闭合形状的管道系统环状管网指多条管段互连成闭合形状的管道系统 3.环状管网的计算条件环状管网的计算条件 ((1)连续性条件,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

      若设流入节点)连续性条件,即节点流量平衡条件若设流入节点的流量为正,流出节点的流量为负,则在每个节点上有的流量为正,流出节点的流量为负,则在每个节点上有点沿两个方向至另一个节点的水头损失相等在一个环内,点沿两个方向至另一个节点的水头损失相等在一个环内, 根据条件(根据条件(1 1)可列出()可列出(n nj-1-1))个方程 ((2)闭合环水头损失条件根据并联管道两节点间各支)闭合环水头损失条件根据并联管道两节点间各支若设顺时针水流引起的水头损失为正,逆时针水流引起的水若设顺时针水流引起的水头损失为正,逆时针水流引起的水头损失为负,对于该环则有头损失为负,对于该环则有 根据条件(根据条件(2)可列出)可列出 nl 个方程 因此,一共可列出(因此,一共可列出( nl +nj-1))个方程然后根据经济个方程然后根据经济流速确定各管段直径,未知数等于方程数,方程可解流速确定各管段直径,未知数等于方程数,方程可解管水头损失相等的原则,对于任何一个闭合环,由某一个节管水头损失相等的原则,对于任何一个闭合环,由某一个节 然而,上述情况按代数方程求解非常繁杂,实用上多采用然而,上述情况按代数方程求解非常繁杂,实用上多采用近似解法,即首先根据节点流量平衡初步分配各管段流量,并近似解法,即首先根据节点流量平衡初步分配各管段流量,并 1.初拟流量,计算闭合差;初拟流量,计算闭合差; 克罗斯(克罗斯(H. Cross))法:法:按分配的流量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

      然后验算每一环的水头损按分配的流量计算管段的水头损失然后验算每一环的水头损失是否满足条件(失是否满足条件(2))如不满足,调整流量重新分配,直至满足,或如不满足,调整流量重新分配,直至满足,或小于规定值式中小于规定值式中Δ Δh hf f 称为该环的闭合差,因此环状管网的水称为该环的闭合差,因此环状管网的水力计算又称力计算又称“管网平差管网平差” 2.考虑调整流量,重新计算水头损失,即考虑调整流量,重新计算水头损失,即 将上式展开,取前两项,得将上式展开,取前两项,得 4.按环内顺时针流向为正、逆时针流向为负,将校正流按环内顺时针流向为正、逆时针流向为负,将校正流 3.按满足闭合条件计算校正流量,即按满足闭合条件计算校正流量,即因此有因此有量加入第一次分配的流量中进行第二次流量分配,然后重复上量加入第一次分配的流量中进行第二次流量分配,然后重复上 述步骤,直至闭合差满足所要求精度述步骤,直至闭合差满足所要求精度 【【例例7】】水平两环管网。

      各管段均为铸铁管,尺寸详见下表水平两环管网各管段均为铸铁管,尺寸详见下表 已知两用水点流量分别为已知两用水点流量分别为 Q4= 0.032 m3/s 和和 Q5= 0.054 m3/s,,试求各管段通过的流量(闭合差小于试求各管段通过的流量(闭合差小于0.5m)水塔水塔0环号环号管段管段管长管长管径管径比阻比阻I2-52202009.305-32102009.303-29015043.0II1-22702009.302-39015043.03-4802009.304-12602502.8312345IIIQ4Q5【【解解】】 ((1)初拟流向,分配流量;)初拟流向,分配流量; ((2)按分配流量,根据)按分配流量,根据 hfi= ailiQi2 计算各段水头损失;计算各段水头损失;((3)计算环路闭合差;)计算环路闭合差;((4)调整分配流量,重新计算水头损失调整分配流量,重新计算水头损失环环号号管管 段段初分初分流量流量 hfihfi/QiΔQ校正流量校正流量二分二分流量流量hfiI2-5+0.030+1.8461.3-0.002-0.002+0.028+1.605-3-0.024-1.1246.7-0.002-0.026-1.323-2-0.006-0.1423.3+0.004-0.002-0.004-0.06和和+0.58131.3+0.22II1-2+0.036+3.2590.3-0.004-0.004+0.032+2.572-3+0.006+0.1423.3-0.004+0.002+0.004+0.063-4-0.018-0.2413.3-0.004-0.022-0.364-1-0.050-1.8436.8-0.004-0.054-2.15和和+1.31163.7+0.12 6.4 有压管道中的水击有压管道中的水击 有压管流中,由于某种原因(阀门突然关闭或水泵机组突有压管流中,由于某种原因(阀门突然关闭或水泵机组突然停机等),使得水流速度突然停止所引起的压强大幅度波动然停机等),使得水流速度突然停止所引起的压强大幅度波动现象称为水击或水锤(现象称为水击或水锤(water hammer)。

      水击所引起的压强升高可达管道正常工作的几十倍甚至上水击所引起的压强升高可达管道正常工作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具有极大的破坏性百倍,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6.4.1水击产生的原因水击产生的原因 以水管末端阀门突然关闭为例以水管末端阀门突然关闭为例当水流以流速当水流以流速 v0 在管道中流动时,在管道中流动时,v v0 0阀门突然关闭时,最靠近阀门处的水速度由阀门突然关闭时,最靠近阀门处的水速度由v0 变成变成 0 ,突然停,突然停ΔpΔp忽略流速水头与水头损失,管道忽略流速水头与水头损失,管道各断面的压强水头均为各断面的压强水头均为 ,,H H止根据质点系动量定理,动量变化等于外力(阀门作用力)止根据质点系动量定理,动量变化等于外力(阀门作用力)的冲量因外力作用,水流的压强增至的冲量因外力作用,水流的压强增至 p0 +ΔpΔp称为水击称为水击压强 6.4.2水击的传播过程水击的传播过程 水击以波的形式传播,又称为水击波水击以波的形式传播,又称为水击波 第一阶段:增压波从阀门向管道第一阶段:增压波从阀门向管道入口传播过程。

      阀门关闭后,水击压入口传播过程阀门关闭后,水击压强强Δp以速度为以速度为c 的波向上游,管内为的波向上游,管内为增压状态,直至增压状态,直至 t = L / c,,L 为管长为管长 第二阶段:减压波从管道入口向第二阶段:减压波从管道入口向阀门传播过程由于管内压强大于阀门传播过程由于管内压强大于水池中压强,管中水在水击压强水池中压强,管中水在水击压强Δp作用下向水池中以流速作用下向水池中以流速 v0 倒流,管倒流,管内压强逐渐恢复,直至内压强逐渐恢复,直至 t = 2L / cΔpΔpv0 第三阶段:减压波从阀门向管道第三阶段:减压波从阀门向管道入口传播过程倒流的水在阀门处停入口传播过程倒流的水在阀门处停止,动量变化引起压强降低止,动量变化引起压强降低 Δp 并以并以c 向上游传播,管内为减压状态向上游传播,管内为减压状态v0Δpv0 又从第一阶段开始,重复这四个阶段又从第一阶段开始,重复这四个阶段 6.4.3水击波的传播速度水击波的传播速度 第四阶段:增压波从管道入口向第四阶段:增压波从管道入口向阀门传播过程。

      由于水池中压强大于阀门传播过程由于水池中压强大于管内压强,池中水在水击压强管内压强,池中水在水击压强Δp的的作用下由水池以流速作用下由水池以流速 v0 流入管中,流入管中,管内压强逐渐恢复,直至管内压强逐渐恢复,直至 t = 4L / cΔp式中式中 c0—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c0= 1435m/s;;K—水的体积模量,水的体积模量,K = 2.1×109 Pa;;E—管壁材料的弹性模量;管壁材料的弹性模量;D—管道直径;管道直径;v0δ—管管壁厚度 6.4.4水击压强的计算水击压强的计算 1.1.直接水击直接水击 若阀门的关闭时间若阀门的关闭时间T >> 2L / c ,,返回到阀门的负水击压强返回到阀门的负水击压强 2.间接水击间接水击 水击波经两个阶段返回到阀门前(水击波经两个阶段返回到阀门前(T << 2L / c ),),阀门已阀门已关闭这时,阀门处的水击压强同阀门瞬间关闭时相同,这关闭这时,阀门处的水击压强同阀门瞬间关闭时相同,这又称为儒科夫斯基(又称为儒科夫斯基(Жуковский))公式。

      公式大水击压强,这种情况的水击称为间接水击,即大水击压强,这种情况的水击称为间接水击,即种水击称为直接水击种水击称为直接水击 根据质点系动量定理,可求得直接水压强的最大值,即根据质点系动量定理,可求得直接水压强的最大值,即将与继续关阀时所产生的正水击压强产生叠加,使阀门处的最将与继续关阀时所产生的正水击压强产生叠加,使阀门处的最式中式中T = 2L / c 称水击波相长,称水击波相长, Tz 为为阀门关闭时间阀门关闭时间 6.4.5 6.4.5 防止水击危害的措施防止水击危害的措施防止水击危害的措施防止水击危害的措施 1. 1.限制管中流速一般给水管网中,限制管中流速一般给水管网中,限制管中流速一般给水管网中,限制管中流速一般给水管网中,v v <<<< 3 m/s3 m/s;;;; 2. 2.控制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间;控制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间;控制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间;控制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间; 3. 3.缩短管道长度或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管道材料;缩短管道长度或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管道材料;缩短管道长度或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管道材料;缩短管道长度或采用弹性模量较小的管道材料; 4. 4.设置水击消除设施。

      设置水击消除设施设置水击消除设施设置水击消除设施 6.4.6 6.4.6 水击的利用水击的利用水击的利用水击的利用——水锤泵水锤泵水锤泵水锤泵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