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八章田径运动员选材.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53440
  • 上传时间:2018-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08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田径教学与训练 (田径运动员选材),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李 伟,田径运动员选材,第一节 国内外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第三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注意事项,,田径运动员选材就是选拔田径运动天才,即把田径运动天赋好、好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挑选出来 选材包括两个方面:,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将适龄者形态、生理、生化、心理以及遗传等诸方面的特征测量出来 是指根据测评结果与专项特点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定向:,测评:,是在田径运动各项者中寻找更具运动天赋,能达到更高运动成绩的人才有人断言:“选材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中心任务,,1.体育情报和体育科研的现代化使世界范围的运动训练方法日趋接近,选材便成为胜败的关键 2.可以充分控掘和利用运动天才 3.可保证多年系统训练的顺利实施 4.为运动员训练过程最佳竞技年龄区间的确定提供依据选材的意义和作用,田径运动员选材的理论、方法等是整个科学选材的一部分,但由于田径运动主要靠体能,而体能更依赖于天赋和遗传,再加上田径项目多,各具特点等原因,故田径运动员的选材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也更加困难和复杂第一节 国内外田径运动员 选材的研究现状 田径运动员选材由来已久,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选优意识、经验选材、科学选材几个阶段从公元前776年第1届古代奥运会开始,各参赛队就选派最悍、最勇猛的斗士去为本部族争光,存在朦胧的选优意识 1896年开始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各个国家或地区都选派竞技水平最高的人作代表参加奥运会和其它比赛,选优意识已较为明显本世纪40年代以前,各国开始重视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运动员的选拔主要靠教练员的观察和直觉,用皮尺、秒表等进行简单测量,然后凭经验作出判断 从50年代开始,大量生物学科的测试技术与先进仪器引进体育领域,国际竞技运动水平大幅度上升,所以运动员的选材日趋科学化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苏联及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都相继开始了选材工作,并发表了许多关于选材方法、手段以及理论问题的论文和专著运动员选材的研究,目前,国外运动员选材有两种流派:一是系统体制选材,以俄罗斯、德国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为代表,其主要特点为: 1、举国上下一条龙,选材体制健全; 2、重视普查与层层筛选; 3、建立指标体系和优秀运动员模式; 4、竞赛制度与各级选材要求紧密配合; 5、注重选材理论的研究二是分散体制选材,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代表,不组织大规模的选拔,大多以教练员的经验加上部分指标测试,在较大程度上采取自然淘汰法选材。

      中国对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分析,50年代中期,才随运动训练的发展开始萌发,如1959年第1届全运会,国家体委组织了对田径运动员形态、素质和技术的调查测量 70年代是选材科学的起步阶段对5175名运动员的21项身体形态指标进行了测量,为多项运动员形态选材提供了依据80年代是选材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的快速发展阶段1980——1982年间,国家体委科教司组织了《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课题研究,动员8个单位239名科研人员,测试了14871位运动员的102项指标,获得748万个数据,撰写了123篇论文,研究的成果获1985年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运动员科学选材开辟了道路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在中国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理论研究已具备较雄厚的基础,全国范围的选材体系业已形成,具有一支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选材队伍无庸置疑,中国运动员选材的研究和发展必将跨入世界先进行列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其速度能力、反应时、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与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

      第二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一、短跑运动员的选材,短跑运动员的外观形态一般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身材,肌肉发达,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腱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趾关节较坚固 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应侧重以下指标一)身体形态,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成绩 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400米运动员为180厘米±5厘米 女子100米、200米、400米运动员为170厘米±5厘米身 高,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大小腿长,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高) x100],,,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踝围,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由于血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水平和输送氧气的能力,肺活量表明人体呼吸功能的潜在能力,台阶试验反映人体动态机能水平,所以,具体要求为: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肺活量≥75,台阶指数105~115。

      二)生理机能,15~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成绩的年龄为男子25—26岁、女子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天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觉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成绩动态,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运动素质,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平稳,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的直线性好四)短跑技术,短跑技术的三项指标,1.支撑时间: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时蹬离支点特别快,腾空阶段较长 2.步频指数: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 3.步幅指数(100米跑平均步幅÷身高):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的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成等比关系反应速度快,速度感觉好,感知敏捷性强,以及有“想跑得很快”的强烈愿望,是优秀短跑选手的重要心理特征起跑反应时(ms)为男210、女234,听觉反应时为男268、女225,动觉时间误差率为男13.99%、女14.69%五)心理特征,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耐力项目。

      决定中长跑竞技水平的肌纤维类型、心肺功能、最大吸氧量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二、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中长跑运动员的形态特征是相对体重较轻,下肢较长一)身体形态,指标:体重/身高x 1000 数值以小者为女子 下肢长/身高x 100 数值以大者为好一般用肺活量与安静脉搏(晨脉)两项作为测试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肺活量以数值大者为好,安静脉搏以数值小者为好二)生理机能,有氧能力与肌纤维类型,是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中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氧运输系统功能是影响人体健康、体质状况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最常用的是最大耗氧量与无氧阈值最大耗氧量:男子70毫升/千克,女子60毫升/千克 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的“临界点”即无氧阈,故无氧阈出现的早晚也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无氧阈时耗氧量男子应为50毫升/千克,女子40毫升/千克有研究证明,最大耗氧量的93%决定于遗传,而训练可大大推迟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的转换(可改进45%),就是说无氧阈值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因此,无氧阈值是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更有效的指标在中长跑运动员优选阶段主要是检测无氧阈值人类骨骼肌纤维由慢肌(红肌)和快肌(白肌)组成由于肌纤维的组成是先天遗传决定的,训练不能改变红肌与白肌的百分比组成,而红肌纤维用氧能力高,耐力好,所以红肌纤维比例大足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重点选拔阶段要及时做肌纤维检测,可采用直接测定(活检)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肌纤维,,,,中长跑运动时间长、强度大,且单调乏味要求运动员自觉性强,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情绪稳定,能承受长时间的大强度负荷;有拼搏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 运动员对气候、地理、生态环境,的适应很重要三)心理素质,一般身体素质:包括1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等项; 专项身体素质:包括速度耐力、力量耐力与一般耐力的600米或1200米跑、100米跨跳与俯卧屈伸腿、越野跑等项在两类素质中,应以专项身体素质为重点,同时不忽视一般身体素质四)身体素质,,,中长跑要求后蹬实效性好,前摆积极有力;两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协调配合;整个动作自然、放松,重心移动较平稳,跑的节奏较快五)技术方面,跨栏跑是在快速奔跑中越过固定数日、距离和高度的栏架,技术复杂、节奏性强的运动项目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 跨栏跑与短跑运动员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跨栏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专项素质、技术与意识上还有特殊的要求三、跨栏跑运动员的选材,,身材高有利于跨越固定高度的栏架和用3步跑过固定的栏间距离,跑400米栏则可以减少栏间跑步数。

      但直道栏运动员的身材也不宜太高(男子2米以上,女子1.80米以上),太高势必栏间3步跑得拘束,降低过栏的灵巧性与协调性,影响全程跑的节奏一)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身高x1000) 优秀跨栏运动员男子110米栏的克托莱指数为400,女子优秀跨栏运动员为350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为407克托莱指数,(下肢长/身高x100) 这个指数是反映人体下肢长度和重心高度的重要指标下肢较长则为运动员形成高重心、快节奏的“跑栏”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下肢长,[(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Xl00] 这个指数反映人体大/小腿长度的比例关系在下肢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大腿长度较短的运动员摆动半径小些,有利于抬腿和加快摆速及形成良好的大小腿折叠过栏技术大小腿长,1.速率:提高栏间跑的步频和过栏动作速率是关键速率的遗传性较大,若某运动员有杰出的速率,其他素质即使不太理想,也可作为苗子入选二)专项素质,2.立定十级跨跳和100米跨跳:可反映运动员腿部力量和快速蹬伸能力,其动作结构和用力方式接近于连续起跨攻栏和跑与跨结合3.协调能力:是综合各种素质和技能而熟练完成动作的能力,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对充分发挥各种素质的潜力有重要意义。

      平跑与跨栏跑的时间差(秒)的模式标准是: 男子110米栏为2.0~1.8 400米栏为2.5~2.0 女子100米栏为1.2—1.0 400米栏为2.0~1.5 这个时间差越小,说明跨栏技术越好1、专项技术,(三)专项技术与专项成绩,,跨栏跑前后半程的时间差(秒)直道栏应是后半程比前半程快,弯道栏则后半程比前半程慢是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专项素质水平和专项能力的综合表现2.专项成绩,(四)专项意识与心理素质,在跨栏跑教学、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常出现心理障碍原因外,主要是缺乏跨栏运动员意识和意志品质不佳所致因此,要优先挑选那些特别喜爱跨栏运动,有勇猛攻栏和积极下栏的意识,对基本技术接受和再现能力好,情绪稳定而又能随机应变,争强好胜且善于控制自己,遇到困难百折不回的运动员,这是成才并在比赛中取胜所必备的专项意识和心理素质跳跃运动包括跳高、撑竿跳高、跳远和三级跳远四个项目,各项的运动形式和要求是不同的,在选材上也各有侧重四、跳跃运动员的选材,,跳跃运动员都要求身材高、体重轻、下肢长,身体的围度和宽度较小,臀部肌肉紧缩呈上翘状,跟腱长,脚弓高,脚趾短齐有力,脚掌富有弹性等一)身体形态,,1.身高,身高跳高男选手理想身高为1.95米以上,女选手的身高为1.80米以上。

      选材时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既看他们现有的身体高度,又要考虑他们未来可达到的身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