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京剧之乡享誉四海.pdf

8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1797338
  • 上传时间:2017-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45.9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京剧之乡 享誉四海徐金良康熙十二年《临清州志》贺王昌序中载:明清时期,临清“五方走集,四民杂处,商贾辐辏,仕女嬉游,故户列珠玑,家陈歌舞,饮食宴乐,极耳目之欢” 为临清戏剧艺术的植入繁荣提供了土壤 民国二十三年 《临清县志》 称: “吾临所尚秦腔最多,次则为乱弹,而嘲 哳 呕哑,殊难为听,演皮簧者几如广陵绝调矣乡曲之间又有所谓四根弦者 ”不难看出,临清人很早就爱听戏,爱唱戏,并有一定的欣赏和演唱水平据原馆长王洪辰先生考察,乾隆三十年( 1765)前, “吹腔” (徽班进京时的主要唱腔)这一古老艺术就在城东松林镇田庄村扎下了根,且传承绵绵,久演不衰 1953 年夏,田庄业余吹腔剧团赴京演出了《挂红灯》一剧,受到程砚秋先生的接见和好评,并赠送了戏装清末民初,临清就有了票房的雏形,即以民间社火形式出现的“二簧”会有“皮簧研究会”和“安天会” ,除表演社火外,也唱二簧,到庙会上化装演出,文戏武戏都唱,武打场面十分火爆二十世纪初,上湾街观音嘴单金华、徐连榜二家又组织了“知音会” ,因能演八出戏,又名“小八出” ,会员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故又称“小班” 1934 年马德奎戏班来临演出,上座率低,公馆戏院子经理把他们请去帮忙,由票友唱主角同台演出,一炮打响,轰动临清城。

      2 临清真正意义上的票房出现在 1932 年 《临清县志》 载:“晨光剧社成立于民国二十一年,中山国剧社亦于是时成立,均由图书部主任徐又我(响五)兼任每社社员十余人并由北平聘导师(张焕亭、于冷华等)自编戏曲练习 ”1933 年冬天,徐响五又在中山国剧社的基础上创办了“进德剧社” 这一时期是临清票界的辉煌时期,徐响五功不可没, 他在山东省立戏校向鲍吉祥老师学过戏, 思想开拓、业务内行其次是张宝彝、沙建侯、王泽波、白儒修等,他们戏路子宽,能演连台本戏据《临清市志》 ( 1991 年)载:“票友中有的还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周信芳、奚啸伯等名角同台演出 ”同时期的票房还有“国剧研究会”和山东省立十一中的“国剧社” ,在这里担任美术教员的国画大师李苦禅及学生黑伯理、李景波等都是会员,常与进德剧社联袂演出1946 年“爱民业余京剧团”成立 1948 年,市文化馆召集临清票友又成立了“群艺业余京剧团” ,组织机构更加健全,阵容更整齐,约 70 多人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临清业余京剧活动除“临清市歌舞合唱团” (群艺业余京剧团为班底设置京剧组)外,还有两种方式:街道票房和单位票房市区 36 条街道,几乎每条街道都有票房活动。

      文革时期,最为活跃,大唱大演样板戏一些票友和专业演员主动担当教师,帮助各单位3 排练、演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票房活动更加活跃临清先后成立了“临清市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 、 “群艺京剧票友联谊会” 、 “临清市双百戏曲学社” 等 3 处票房组织,共有票友一千多人还出现了十几个家庭票房,杨振乾老先生的家庭票房活动最好,已坚持了 20 多年每个礼拜天都有活动临清不但城区票房活动活跃,广大农村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也有不少京剧票房较早的是老赵庄镇大相庄村,1943 年前村里就成立了 “同乐会” , 逢结婚喜庆就上门演出他们请天津老旦郭少意到村上教戏,大伙儿凑钱管老师吃饭,凑布刻版印制了戏装五年多的时间排演了《钓金龟》 、《空城计》等 40 多出戏另外,松林、亢庙、尚官营、康庄、李官寨、小屯、尚店、荆林、监生庄、姚里庄、陈官营、王集等十几个村子都有京剧票房文革期间大相庄、康庄、松林等都排演了全场《沙家浜》 、 《红灯记》等样板戏,拥有自己的戏箱农村还出现了 4 处集市票房,每逢集日票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演唱, 尚店乡活动最好, 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建国前,临清就有了自己的专业剧团——前进京剧团。

      它的前身是 1945 年 8 月解放高唐郭庄时解救出的一个搭班唱戏的京剧班子, 70 多人,主要演员有李和曾、刘鸿声、姜云霞、王婉秋、朱永祥等部队将其整编称“解放剧团” 4 1947 年秋大军南下, 临行前将解放剧团与冀南一分区所属的鲁西北新生剧社合并, 改称临清前进京剧团, 交与地方管理1948 年奉命到西柏坡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演出, 受到很高的评价和赞扬 1954 年改为临清市京剧团 1963 年临清市京剧团曾与中国京剧院同时在济南不同的剧院演出,袁世海、李少春、杜近芳、刘长瑜等前往观看临清京剧团演出的《赤道战鼓》 ,当听说全团只有 54 个人时,惊讶地说: “你们 54人就能排出这样的大戏,我们 240 多人还不敢排这样的戏! ”1965 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来山东聊城视察农业, 观看了临清京剧团演员李近秋主演的《红嫂》说: “像李近秋这样的好演员,就是在北京也不多见! ”临清票友不但学唱《群英会》 、 《失空斩》 、 《红鬃烈马》等传统剧目, 而且还与时俱进, 常常自编自演, 为现实服务9.18 事变后,晨光剧社徐响五编写了抗日活报剧《傀儡皇帝》 、丁子元改编了《马占山守孤城》 、武训小学的玄慕儒老师编写了《三难民》 、票友王泽波编写了《一颗手榴弹》等,并排练演出,激发民众抗战热情。

      群艺业余京剧团为配合宣传《婚姻法》 ,编演了《忠烈千秋》 、 《兰桥会》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害人本质镇反时期,编演了《刘四嫂》 为宣传破除迷信编演了《河伯娶妻》 临清市歌舞合唱团京剧组 1958年编演了反映现实生活的《全民炼钢》 ,参加聊城地区京剧会演,获得一等奖新时期还编演了反对邪教的剧目5 等近年来,临清每年规模比较大的票友演出达 50 余场次,2001 年 9 月,临清成功举办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 2006 年11 月临清市京剧团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了 《巡营》 、 《女起解》 、 《探皇陵》 、 《望江亭》四出折子戏,轰动京城,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向全国播放了实况录像,多家媒体给予了及时报道临清还积极参加省及全国票界大型活动 1991 年, 在全国“广通达”杯业余京剧大赛中,临清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获总分第二名(第一、第三、第四名分别是北京、天津和上海代表队) ,涌现出了田华(中央电视台第三届票友大赛金奖) 、 王树森 (中央电视台国际票友大赛金龙奖) 、 薛立泉 (中央电视台首届“红河杯”票友大赛银奖) 、杜广云(山东省京剧名票大赛金奖) 、任跃进(中央电视台票友擂台赛周擂主,山东省十大名票) 、柏丽君(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振兴京剧贡献奖)等荣获全国及省大奖的票友和徐雪涛、王彩虹、朱保顺、王福荣、陈红娟、马士利、张宝祥、由滕滕、张丽心、孙红军、王鹏、李衍茂、王秀敏等一批技艺精湛的专业演员。

      1995 年在沈阳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节上, 临清市业余京剧爱好者协会获“中国京剧优秀票社”称号,会长于金铸、秘书长白金生获“全国京剧活动优秀组织者”称号 2002— 2008 年临清市双百戏曲学社先后组织参加了全国6 京剧票友送戏万里行、全国京剧票友海外行、首届全国京剧票友访台艺术团和美国行活动,社长徐金良任副团长兼秘书长,获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颁发的“送戏万里行特殊贡献奖” 、 “振兴京剧功勋奖” ,传播美的使者“爱心大使奖”和“京剧票友活动家”称号 2005 年,双百戏曲学社获“全国先进票友社团”和山东省聊城市“先进民间组织”称号从 1934 年起,全国各地来临清演出的较有影响的京剧团就有 70 多个,奚啸伯、张春华、方荣翔等几乎所有的京剧名家都在临清演出过这些名团名家的巡演,为临清人民带来了不同的剧目、 不同的流派、 不同的风格、 不同的享受,使临清人开阔了眼界、 提高了欣赏水平 很多剧团来临演出,恐怕票友们在台下挑剔,往往都先拜访他们一次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冯志孝会见临清票友,王泽波说自己是张焕亭的弟子,冯先生遂称其为师兄几十年来,临清由票友和专业演员而成为有全国知名度的艺术家就有十几人,如李苦禅(国画大师) 、张保彝(著名京剧编剧、导演、评论家,曾执导京剧《黛诺》 、改编京剧《铁弓缘》 ) 、李景波(著名电影演员兼导演) 、 于凌华 (京剧武生, 响遍华北) 、 李丽云 (京剧旦角演员,享誉京津) 、洪伟才(北京戏校校长) 、牟继安(天津京剧院三团著名丑角) 、杨建忠(麒派传人,梅兰芳金奖获得者,国家特一级演员) 、周明仁(山东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马登华(新疆乌鲁木齐市京剧团琴师) 、张澄7 清(聊城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 、刘廷群(麒麟童的大锣演奏员)等等。

      临清人爱戏到了痴迷的程度,松林田庄侯老安有“宁舍十亩地,不舍一出戏”的临终遗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临清的戏台、戏楼、戏院就有 40 多座一些人常常自备美酒佳肴聚在一起唱戏抗战时期,在鳌头矶北侧搭台子唱戏,日本鬼子的飞机来了到处乱炸,人都跑掉了,飞机飞走后,唱戏的继续唱,看戏的又挤满了人临清从三十年代起就聘请外地名师教戏、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学戏、参加各种赛事活动与名家名票交流京剧名家来临演出, 票友们争相请他们或到家作客, 或在酒店摆宴招待,向他们请教、学习,并与他们合影留念不少演员还拜他们为师,如康清涛拜马长礼,徐雪涛拜谭元寿,王彩虹拜孙毓敏,陈红娟拜张学敏,王树森拜李金泉,张澄清拜沈玉才,柏丽君拜张春秋,齐敬华拜燕守平,在艺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文化娱乐方式日益增多,京剧市场不景气的今天,临清注重了青少年票友的培养 2002 年 10 月,临清市双百戏曲学社举办了为期半年的少年武场培训班市京剧团、教育局举办了演员和京胡培训班 2001 年 9 月, 6 岁的梁立恒小朋友获(临清)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最佳演出奖两年后,梁立恒应邀参加了中国少工委、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全国8 少年儿童春节联欢会“我们是春天”片子录制,演唱了《奇袭白虎团》选段。

      2001 年 10 月, 12 岁的张超逸参加中央电视台“红河杯”戏迷票友大赛获银奖,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接见 2007-2008 年临清被山东省文化厅和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京剧艺术之乡” ,京剧大师梅葆玖先生为临清颁发了全国第一块“梅兰芳教育基地”匾牌乘着全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风,相信临清京剧的明天会更灿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