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3页《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本节课《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事物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情分析: 新课程改革倡导“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出学生实际生活中有情趣,有意义的接触到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的数学问题无处不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通过搭配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搭配活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践能力,自我创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从而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2.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搭配活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体验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练习中训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新课:师:就要过国庆节了,我们班准备了一些文艺节目,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演出服装供大家选择1. 引入课题提问:从老师带来的服装中数一数上衣几件?下装几件?我们如果将一件上衣和一件下装搭配在一起算一种穿法,你会怎样选择搭配?板书课题: (搭配中的学问)2. 提出问题初步交流根据这个问题,你认为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分三组进行组内交流组内展开讨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怎样搭配?(1)三组学生分别选代表拿自己需要的衣服经过小组商定结果代表们会抢到自己满意的上装和下装,这样就出现了同一件衣服几人一起“抢”的结果在学生对抢衣服结果不满意的同时进行下面的活动2)三个组的代表用石头剪子布游戏来决定胜负取得优先选择衣服的权利,这样出现了有些小组想要的衣服而拿不到的现象乱而无序) (搭配出现遗漏 )二、探究搭配方法:1. 引导学生合理搭配为了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选一个学生用实物演示搭配过程,其他学生数出搭配的方法有些学生只是数数而已,没有真正的找出搭配的规律 )师小结: 从以上两种搭配方法中,一种是固定上衣用下装搭配;一种是固定下装用上衣搭配。
用卡片板书如下:2. 全体学生动手操作每人拿出自己的学具圆片用笔写上①、②、③分别代表上装,④、⑤、⑥分别代表下装3. 学生汇报自己的搭配方法生1: ①号上衣不变,依次和④、⑤、⑥ 号下装搭配共有三种搭配方法生2: ②号上衣不变, 依次和④、⑤、⑥号下装搭配同样有三种搭配方法生3: 同上师: 同学们,你和这几个同学的搭配一样吗?这样的搭配有什么好处? (有顺序,不会漏掉)板书: (有序,不遗漏)师: 还有其他的搭配方法吗?生: 用一种下装与其他三件上装搭配要求每位学生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要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在操作中感悟事物的内在联系,以动促思,真正做到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能在课堂上活起来)三、生活中的应用课件出示早点: 牛奶 、豆浆、 蛋糕、 油条、 饼干师: 你会进行合理的早餐搭配吗?你想出了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师: 如果再加一种汉堡,一共有多少种搭配?生1: 牛奶分别与 蛋糕 油条 饼干搭配 (3种) 豆浆分别与 蛋糕 油条 饼干搭配 ( 3种)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或者:生2: 先是蛋糕与牛奶 豆浆 搭配 (2种)再是油条与牛奶 豆浆 搭配 (2种)最后是饼干与牛奶 豆浆 搭配 (2种)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搭配 。
( 8种)学生在搭配过程中有序思考问题四、自学掌握搭配的方法学生自学教材第26页“星期五的配菜问题”1.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2. 完成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搭配方法加深理解五、练习出示练习题1. 用1 、 2 、 3三张数字卡片能组成多少种不同的三位数?2. 三年级同学选出两名男生四名女生准备参加学校的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张军、李铭、张丽、李媛、高敏、王萍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请列举出来3. 用“读”、“好”、“书”任意组合进行填空:妈妈为了让我把( ) 特意让我每周六到图书馆( )上周六,我借了几本( ) 图书馆阿姨对我说:你现在正是( )的时候,这几本( ),利用空闲时间( )学生完成练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搭配中的学问的进一步认识,训练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六、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在搭配中要注意些什么?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学习方法教学反思: “搭配中的学问”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改换了课本中配菜的情境,而是结合国庆节演节目”配衣服“的情境引入课题,使抽象的数学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素材和环境。
整节课,我主要通过配衣服——早餐搭配——运动会乒乓球混合双打三个活动,来展现学生有顺序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和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 搭配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难,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搭配出几种,难就难在不重复、不遗漏,也就是有顺序的思考所以整节课,我从学生独立思考再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通过学生在同伴交流、全班交流中,逐步了解和掌握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总之,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效果良好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延长再进行交流,多设计练习题,还学生重新练习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掌握有序思考问题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