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盐典型例题解析.doc
8页酸、碱、盐典型例题解析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题中, 以酸碱盐为知识的命题均有所体现 试题题型多样,以选择、填空、实验探究等,以考查同学们的知识综合、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现将酸碱盐有关的 知识考题典例如下,希望同学们能根据酸碱盐的性质, 找到题目的突破点,得出正确的结论例1.下列物质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A. Zn(NQ)2 B. CuSO C. FeCb D. Al2(SQ)3分析:根据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 金属必须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铜是氢后的金属,铜与酸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应排除从酸来说,盐酸或稀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而浓硫酸、硝酸与金属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A应排除在置换反应中铁生成正二价的化合物,所以 C应排除D可由铝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正确答案为 Do例2 .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 )A.铜和铁 B .铁和银 C .银 D .铜和银分析:根据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 铁、铜、银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Fe>Cu>Ag金属的活动性差异越大,置换反应越容易发生。
所以最易反 应的是Fe+2AgNO=Fe(NO)2+2Ag,若还有 Fe粉,则发生的反应是 Fe+CuSO=FeSQ+Cu反应后的滤液中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仍有 Ag+,而Fe已全部消耗掉,那么置换出的金属只能是 Ag,而没有Cuo例3. a、b、c、d、e属于酸、碱、盐的五种化合物,它们的溶液相互反应时关系如下:(1) +b = C+H2O (2) c+H2SQ= d+a ⑶ e+AgNO= AgCl J +c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a是硝酸,e是氯化钡 B . a是硝酸,e是硝酸钡C. a是硝酸,e是盐酸 D. a是盐酸,b是氢氧化钠分析:此题用类推法分析已知 a、b、c、d、e都是化合物,因而三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水或有气体,或有沉淀生成, 此反应就可以发生从第(3)个方程式可推知,e中有氯离子,c中有NO_,从第(2)个方程式可知 c中 的阳离子是Ba2+,c中的阳离子必定和一「作用生成不溶性的 BaSQ沉淀,所以c为Ba(NQ)2, d和a是BaSO、HNQo而(3)中的e则为BaCh,从第(1)个方程式可知,能生成 Ba(NQ)2 和水,即盐和水的反应物定是酸和碱,所以 a是HNQb是Ba(OH)2, A答案正确。
例4 . A、B、C D四种物质符合下列反应关系:(1) B+H 2 =单质 A+H2O (2)B+H 2SQ = C+ H2O (3)C+NaOH = 蓝色 J D+NaSQ试判断出它们的物质名称: A ; B ; C ; D ;分析:此题的突破口在 (3)中的蓝色沉淀 D,从物质在水中呈现出沉淀的颜色可知 D为氢氧化铜,根据复分解反应规律可推断出 C是硫酸铜,然后顺藤摸瓜,推出( 2)中的B物质中一定含有铜元素,且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一定是碱或碱性氧化物,而 D已是氢氧化铜,所以 B肯定是氧化铜,则(1 )中还原出的 A是铜于是答案就显而易见: A —铜;B—氧化铜;C—硫酸铜;D—氢氧化铜例5.有A、B、C D E五瓶已失去标签的溶液,各瓶可能是 AgNQ BaCb、NqCO、Ca(NQ)2、HCl溶液中的一种,现将瓶内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说明:表中"f”表示有气体生成;"J”表示有沉淀生成,"一”表示无明显现 象或有微溶化合物生成),试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出各瓶中装的是什么溶液(写化学式)A——BCD————EA ; B ; C ; D ; E 。
分析:推断此类题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根据上图找出突破口在 D, D能和三种物质生成沉淀,和一种物质产生气体, 据题可知D为NS2CO,则B为盐酸,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 C则为AgNO,那么A则应是BaCb,E 为 Ca(NO)2方法二:一般采用将给定的物质横纵同序排列,将两两混合,写出相应的反应现象, 然后对照原题相应的现象找出各物质的方法AgNO 3BaCl2Na2CO3Ca(NO3)2HClAgNO 3JJ一JBaCbJ一一Na2CO3JJJfCa(NO3)2一一J一HClJ一f一例6 •要完成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 Ba(OH)2~ NaOH B. Cu(N(O)2^ CuCb C. MgCS MgCb D. Ca(NQ)2t KNO分析:A选项: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 可一步得到氢氧化钠;B选项:硝酸铜和氢氧化钠可得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氢氧化铜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 铜和水,通过两步得氯化铜;C选项:碳酸镁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一步得氯化镁;D选项:硝酸钙和碳酸钾作用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钾,过滤后一步得硝酸钾所以 答案选B。
跟踪训练练习1.甲、乙两相邻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 仍然溶有下列8种离子Ag+、Ba2+、Fe3+、Na+、Cl-、」「、'」、OH中各不相同的4种,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 例充分混合,经再沉淀后,排放出的污水转变成无色的澄清的硝酸钠稀溶液, 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 pH大于7,试推断:(1)甲厂污水中含有的 4种离子是 ; (2 )乙厂污水中含有的 4种离子是 分析】 溶液中共存离子之间不能相互结合形成沉淀, 气体或水本题中的Ba2+与--, Fe3+与OH, Ag% C「,Ag+与OH它们一定分处在两种溶液中由于甲厂污水 pH大于7,溶 液显碱性,污水中含有大量 OH离子,因此Fe3*、Ag+只能存于乙厂污水中,则 Cl-存在于甲厂污水中,又由于 Ag2SQ微溶于水,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因 「厂只能存在甲厂污水中,Ba 2+只能存于乙厂而不管是甲厂、还是乙厂的污水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 相加应为零,所以,甲厂污水中必有 Na*,乙厂污水中必有甲、乙两厂污水同时排放, Bsi+与结合成BaSQ沉淀,Fe3+与QH结合成Fe(QH)3沉淀,Ag+与C「结合成AgCI沉淀 等,只剩下NaNQ溶液了。
答案:甲厂污水中含有 4种离子是:NaS C「、「一「、QH+ 2+ 3+ —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Ag、Ba、Fe、NQ练习2. X、Y、Z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试剂甲硝酸輙溶液.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此题开始是采用倒推法求 X,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已知 X和硝酸钡生成硝酸镁和另一种物质应是硫酸钡,倒推回去 X应是硫酸镁 ,然后由硫酸镁正向推导,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作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 所以Y是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又和盐酸作用,生成氯化镁和水,那么Z应是氯化镁氯化镁再和硝酸银作用生成硝酸镁 和氯化银沉淀,因而试剂乙是硝酸银, 而由X转变为Z则为硫酸镁和氯化钡作用, 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所以试剂甲为氯化钡答案:X— MgS@ Y— Mg(QH).;甲一BaCb;乙一AgNQ练习3 •有六种物质分别为:石灰水、铁、硫酸铜溶液,碳酸钾溶液,盐酸,氯化钡溶 液,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凡连线两端的物质均能发生化学反应) 试将上述六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填入答题纸图中的空格内分析】根据单质、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我们把以上六种物质按顺序写出它们的化学式,然 l j 畀后看第一种 物质依 E叫 Fe 甲Jsh & HC1 BjuCli次与它后面的物质 I 1 1两两结合,凡是能反 -应的用线桥连接在 -一起,以此类推,看第二种物质依次与它后面的物质两两结合, 凡是能反应的也用线桥连接在一起……最后看每项中物质能和其它物质相互反应的线桥共有几条。
即以上分析可知,都有4条线桥,所不同的是硫酸铜仅仅不与盐酸反应, 碳酸钾仅不与铁反应,而能与盐酸相互反应有 3条线桥,能与铁相互反应 2条线桥从而很快确定了盐酸、铁、硫酸铜、碳酸钾的位置,剩余的氢氧化钙是 3条线桥,氯化钡是两条线桥,自然它们的位置也就确定了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解法例析一、关于化学推断题解法综述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 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考生失分率较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 找到突破口就能够抓住题目的关键环节, 或顺推或逆推或讨 论验证,层层剖析,就能得出正确结论化学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1) 固体颜色:Fe、C、CuO MnO、F&C4 (黑色);Cu FezO (红色)2) 溶液颜色:CuSO(蓝色)3) 火焰颜色:S在C2中燃烧(蓝紫色);H2在空气中燃烧 (淡蓝色);CO CH在空气 中燃烧(蓝色)4) 沉淀颜色:BaSO、CaC@ BaCO (白色); Cu(OH)2 (蓝色);Fe(OH)s (红褐色)2. 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 Fe、Cu C;气体单质有H2、Q ;无色气体有出、Q、CO CO、CH4 ; 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 H2O;常用作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浓硫酸等。
3. 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1)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 CQ;(2) 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Q变黑)的气体是 H或CQ固体是C;(3) 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 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 Q,熄灭的气体是CO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Q;(4) 能使白色无水CuSO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5) 在O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Fe;(6)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Q和Hb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 CH、C2H5OH等;(7) 能溶于盐酸或稀 HNO的白色沉淀有 CaCO、BaCO等;不溶于稀HNO的白色沉淀有(8)4•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1)(2)(3)(4)(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O;N;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H;AgCI、BaSO 等;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l ;(6)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 H2;(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H2O(8)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9)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10)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11) 最常用的溶剂是 HLO二、主要类型和典型例题近年来推断题常见主要类型有: 表格式推断题、压强类推断题、特征物质特征现象类推断题、知识归纳类推断题等。
现分述如下:类型1表格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围并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 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 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例1. ( 20XX年桂林中考题) 将Ba(NQ)2、NaOH H2SQ、K2CO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 乙、 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