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含解析)(I).doc
12页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含解析)(I)时间:60min 总分:100分单选题(每题2分,共80分)1. 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极大的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 )A. 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B. 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 揭示了燃烧的本质 D. 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正确;B.20 世纪初,由德国化哈伯、波施等研究除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故B错误;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的是拉瓦锡,故C错误;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化学的发展历史2. 以下互为同位素的是( )A. 金刚石与石墨 B. D2与H2 C. CO与CO2 D. Cl与Cl【答案】D【解析】A、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选项A错误;B、D2与H2为同种物质,选项B错误;C、CO与CO2为碳的两种氧化物,选项C错误;D、 Cl与 Cl互为同位素,选项D正确答案选D3.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关于铜的一种核素C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 的核电荷数为 29 B. Cu 的质子数为 35C. Cu 的中子数为 64 D. Cu的核外电子数为 6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核素Cu,其质量数为64,质子数=电子数=29,中子数=64-29=35,故A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了原子的构成的相关知识4.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Si B. O C. Al D. Fe【答案】D【解析】Fe是Ⅷ族元素,故D正确 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通常用于制造农药的元素所在的区域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非金属常用于制造农药,故D正确6.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 )A. 电子层数 B. 核电荷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依据是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横行、称为周期;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称为族;按着原子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前往后排列所以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7. 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 制半导体的材料 B. 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C. 制农药的材料 D. 制催化剂的材料【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最容易找到的是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过渡元素寻找耐高温、耐腐蚀、催化剂等元素,农药在氟、氯、硫、磷等元素中寻找。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知识8. C60是60个碳原子形成的封闭笼状分子,形似足球,它与石墨互为( )A. 同位素 B. 同素异形体 C. 同种分子 D. 同一物质【答案】B【解析】C60、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B正确9. 离子化合物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成的化合物.下列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H2O B. HCl C. NaCl D. C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两种不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般为共价化合物;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离子化合物,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分类10. 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稳定性:NH3<PH3<SiH4 B. 酸性:HClO4>H2SO4>H3PO4C. 碱性:KOH>NaOH>Mg(OH)2 D. 还原性:F-<Cl-<Br-【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因非金属性N>P>Si,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SiH4,故A错误;B、非金属性Cl>S>P,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3PO4,故B正确;C、金属性K>Na>Mg,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KOH>NaOH>Mg(OH)2,故C正确;D、非金属性F>Cl>Br,则对应离子的还原性F-<Cl-<Br-,故D正确;故选A.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1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氮分子的电子式: B.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溴化钠的电子式: D. 水分子的结构式:H-O-H【答案】D【解析】氮分子的电子式:,故A错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溴化钠的电子式,故C错误;水分子的结构式:H-O-H,故D正确。
12. 下列变化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锌粒投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 B. 生石灰溶于水C. 酸碱中和 D. 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答案】D【解析】金属与酸反应放热,故A错误;生石灰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故B错误;中和反应放热,故C错误;铵盐与碱反应吸热,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吸热,故D正确13. 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答案选B考点:化学能和热能14. 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稀硫酸 B. 稀硫酸C. 酒精溶液 D. 稀硫酸【答案】B【解析】A装置两个电极相同,故A错误;B是铜锌原电池,故B正确;酒精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不能构成闭合电路,故D错误15.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是( )A. 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 加入催化剂C. 温度和压强 D.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答案】A【解析】略16. 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 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化学变化一定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A正确;B.化学变化中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B正确;C.化学变化不一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C错误;D.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的有关判断17. 我国宣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0%左右.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生物质能【答案】D【解析】化石能源是指远古时代的动植物的尸体在地壳中经过高温、高压、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转化而成的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生物质能不是化石能源,故选D.18. 下列措施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烧煤时将煤块粉碎 B. 用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C.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添加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D. 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答案】D【解析】烧煤时将煤块粉碎,增大接触面积,速率加快,故A错误;用锌粉替代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制氢气,接触面积增大,速率加快,故B错误;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速率加快,故C错误;将食物贮藏在冰箱中,降低温度,速率减慢,故D正确19.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为一级能源;需依靠 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一级能源 B. 水煤气是二级能源C. 天然气是二级能源 D. 水能是二级能源【答案】B【解析】电能是依靠水能、太阳能、热能等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为二级能源,故A错误;水煤是由煤炭与水蒸汽反应生成的二级能源,故B正确;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属于一级能源,故C错误;水能是一级能源,故D错误。
20. 对于化学反应3W(g)+2X (g)4Y(g)+3Z(g),下列反应速率关系中,正确的是( )A. v(W)=v(Z) B. 2v(X)=3v(Z) C. v(X)=2v(Y) D. 3v(W)=2v(X)【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各物质的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的比故A正确考点: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21. 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Z B. X>Z>Y C. Y>X>Z D. Y>Z>X【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X>Z;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则金属活动性Y>X,故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选项C正确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的知识2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气为纯净物 B. 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C.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D. 过量的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只生成CH3Cl【答案】B【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天然气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故B正确;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C错误;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四种氯代烷,故D错误。
23. 下列现象是因为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A. 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乙烯使溴水褪色C. 点燃乙烯出现黑烟 D. 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一段时间后褪色【答案】D【解析】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乙烯燃烧属于氧化反应,故C错误;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光照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烷和氯化氢,故D正确24. 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甲烷 B. 苯 C. 乙酸 D. 乙烯【答案】D【解析】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25. 下列物质中,水解的最终产物含有葡萄糖的是( )A. 淀粉 B. 乙酸乙酯 C. 蛋白质 D. 油脂【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淀粉是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故A正确;B.乙酸乙酯水解产物为乙酸和乙醇,故B错误;C.蛋白质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故C错误;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淀粉的性质和用途的相关知识26. 如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则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 )A. 使紫色石蕊变红 B. 与钠反应C. 发生酯化反应 D.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答案】A【解析】根据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该有机物是乙醇。
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乙醇与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