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科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DOC41页)(1).docx
41页危重病人护理流程 质量控制流程医嘱:通知病人病危责任护士(值班护士)严格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按护理级别巡视观察病人,正确执行医嘱、实施各种护理措施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病人进行全面评估,找出病人现存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认真落实填写危重病人护理要点和高危病人风险预案上报表(按风险因素的轻重缓急顺序进行填写)备好抢救用物氧气吸入、心电、血压、血氧监测,一小时记录一次监护参数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对此病人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1、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对病人现存或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评估是否全面、准确2、制定的护理措施是否具体有针对性3、护士长进行点评,提出重点问题和护理要求保持静脉通路通畅,根据医嘱正确及时给药,加强各种管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辅助呼吸按危重病人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或家属的沟通,及时进行健康宣教将高危病人风险预案上报表交至护理部护理部接到上报表后,到病区查看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如: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管道护理,询问病人护士巡视情况、健康宣教是否到位,病人对护理工作、服务质量是否满意,并征求意见;提问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掌握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随时记录出入量,记录危重病护理记录护理部将检查情况即时反馈与护士长密切观察病情、严格交接班护理部填写督导意见将上报表存档,年终进行统计总结、反馈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 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3.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如医生不能立即赶到,护士应采取力所能及的处理措施,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测量生命体征等4. 告知患者家属,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5. 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或者院总值班6. 做好抢救护理记录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及流程1. 发现后立即抢救,同时通知值班医生、科主任及护士长2. 想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汇报3. 如有纠纷或投诉倾向,立即向医务科货护理部预警,夜间通知总值班4. 做好病情记录集抢救记录,做好家属安慰工作,如患者抢救无效死亡,应协助做好尸体料理5. 在抢救过程中,要注意对同室患者进行保护心脏骤停的护理流程1、发现患者心脏骤停,立即通知医生,扣击心前区、胸外按压;开放气道或人工气道、供氧;2、配合医生酌情直流电除颤,配合完成点击除颤3、监护;4、静脉通路;5、特别护理6、嘱应用抢救药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氢钠、多巴胺、激素等;7、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8、时起搏器;9、低温疗法,强化头部降温;10、者生命体征、尿量、血气分析、CVP等指标;11、者意识、瞳孔、面色;末梢循环;12、理记录,加强巡视,严格交接班;13、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14、保持大便通畅,勿用力排便;15、少量多餐,忌饱餐;16、提供心理支持,重视病人的主观感受急性肺栓塞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患者出现急性肺栓塞,立即通知医生、科主任、护士长。
2. 绝对卧床休息,侧卧位,患侧向下避免误吸和窒息,严格限制探视3. 大流量氧气吸入,力争血样饱和度95%以上4.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或插管,行机械通气、心肺复苏5.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总液体量不宜>500ml6. 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利尿剂、扩血管剂、镇静镇痛剂和抗凝剂,血流动力学药物支持、溶栓治疗7. 必要时做好介入治疗或者手术前准备8. 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临床伴随症状9. 监测患者的血气分析、血电解质、凝血功能及酸碱平衡情况、心肌标志物水平,记录尿量10. 做好护理记录,严格交接班11. 安抚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空气栓塞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一旦发生空气栓塞,立即关闭输液、输血管道,通知医生2、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快速扣背3、立即回抽并检查输液管道是否处于密闭状态4、吸氧,酒精湿化5、给与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6、遵医嘱给与激素、气管解痉剂、镇静剂等药物应用,对症处理7、注意观察患者的肺部呼吸音、心脏体征、面色、胸闷、气促、出汗等8、做好心理安慰急性肺水肿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立即通知医生2. 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
3. 端坐卧位,双腿下垂4. 高流量吸氧,酒精湿化,平喘及减低肺泡表面张力,必要时四肢轮扎5. 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6. 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扩血管药、强心、利尿剂、激素等;7. 密切观察患者痰的颜色、性质及量、肺部体征、心脏体征、尿量,输液量及速度8. 做好护理记录9. 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10. 心理安慰心源性休克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立即通知医生2. 去枕平卧位,保暖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4. 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神志、面色5. 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强心药、糖皮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给予病因处理6. 观察患者颈静脉及末梢循环,监测患者CVP、血气分析等临床指标7. 心理安慰8. 避免过多搬动,休息,减少干扰9. 积极治疗原发病休克病人抢救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发现患者休克,立即通知医生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停止)3. 休克体位、保暖4. 监测生命体征、神志5. 留置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同时抽出血标本(血常规、合血、凝血四项)6. 遵医嘱用药,扩容药(晶、胶体)、升压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止血药(止血敏、立止血)、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
7. 准确记录抢救记录,观察用药效果8. 过敏性休克遵医嘱应用肾上腺素等药物;心源性休克应用强心药物、机械辅助循环、溶栓、介入治疗等;感染休克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出血性休克遵医嘱采取止血、补液、输血、处理伤口等措施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预防: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禁止做过敏试验皮试阴性着,首次用药后,须观察30分钟,以防意外2. 一旦病人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平卧、吸氧,同时快速通知值班医生及其他医护人员,进行紧急处理3. 遵医嘱即刻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0.5-1ml,如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为止4. 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或加液静滴5.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25-50mg/min6. 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7. 病情仍不见好转、血压不回升者,需补充血容量,并酌情给予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呼吸受抑制者可肌注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呼吸兴奋剂喉头水肿者可行气管切开,呼吸心跳停止着立即行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等8. 对症处理: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肌肉瘫痪无力时可注射新斯的明0.5-1mg。
9. 抢救同时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一般情况的变化,未脱离危险时不宜搬动10. 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必要时通知医务科、护理部及总值班11. 认真记录患者抢救过程12. 患者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13. 如抢救无效死亡,做好家属安慰工作,协助做好尸体料理输液反应抢救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发现患者有输液反应时,保留静脉通路,更换液体及输液器2. 通知医生,遵医嘱应用药物如异丙嗪、地塞米松、安络血3.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取舒适体位,寒战病人注意保暖4. 准备好抢救药物及器械如气管插管用物、除颤仪;必要时协助医生应用药物及抢救仪器5. 监测生命体征,T、P、R、BP神志、心理状态6. 及时记录抢救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变化、用药效果、疾病转归7. 若病人要求监测化验应由值班医生、护士、行政听班及患者家属共同封存液体白天送药检所化验;夜间暂放入冰箱保存,白天再化验8. 发热病人退烧后,根据情况更换潮湿被褥衣物9. 保留发生反应的药物、液体及输液器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输生理盐水,保留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2. 立即报告医生及科主任、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和输血器,以备检验3. 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抢救4.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5. 保存输血器输血袋及余血宋检验科,必要时取患者血样一起送检验科6. 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急性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患者出现急性全身性过敏反应,立即通知医生2、 立即切断过敏原,如药物过敏应立即停药,更换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3、 平卧或低半卧位,吸氧,予以保暖4、 遵医嘱肾上腺素0.5mg皮下注射,应用抗过敏药如激素、异丙嗪、葡萄糖酸钙等,应用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纠正酸中毒等药物5、 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6、 心理安慰7、 观察患者的意识、皮肤粘膜出血、出汗、皮疹监测患者的尿量8、 做好护理记录 9、 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清洁10、口腔和皮肤护理;保持营养供给11、提供心理支持12、告之过敏原,并在住院、门诊病历上作出标志高热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患者出现高热,立即通知医生2. 遵医嘱予物理降温:冰敷、冰袋、冰帽、冰槽、冰毯,酒精擦浴,温水擦浴。
3. 观察降温效果,若物理降温效果不明显,遵医嘱药物降温:非甾体抗炎药,中药治疗,对因治疗,糖皮质激素4. 遵医嘱增加液体摄入:多饮开水,>2500ml/d,高热量、易消化流质,静脉补液5. 必要时留取血标本6. 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水平;伴随症状及热型7. 观察患者皮肤状况、营养状况以及液体出入量8. 做好护理记录9. 心理安慰刀口缝线裂开的应急程序和流程1. 发现刀口缝线突然裂开,立即通知医生2. 用无菌敷料覆盖暴露的刀口,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备好抢救用物及药品3. 安慰病人,做好心理护理,让病人绝对卧床,禁止翻身4. 需再次入手术室手术者,积极做好手术准备;不要进手术室者,配合医生做好刀口处理及紧急救治5. 据实做好护理记录,通知科主任和护士长6. 分析刀口缝线裂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