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5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00921631
  • 上传时间:2023-05-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0.22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Born to win经济学考研沟通群 <<<点击参加张延《中级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第一节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阅历,从前辈中获得的阅历对初学者来说是贵重的财宝,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询问进展询问1. 根底货币的条件下,以下两种状况怎样影响货币存量:流通现金一存款比率增加,预备金一存款比率增加 1 + r 985/211 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答:由于货币乘数为m =c r 为流通现金与存款的比率, r为预备金率r + r + r c dc e d(1) 假设 r + re d> 1 ,则流通现金—存款比率〔 rc〕增加,货币乘数增加,货币存量增加反之,货币存量削减2) 预备金—存款比率〔 rd〕增加,则货币乘数削减,货币存量削减2. 当流淌性泛滥的时候,假设有人建议承受 100%的预备金一存款比率,以加强对货币供给的掌握。

      1) 这个方案是否有助于掌握货币供给?(2) 在这个方案下,银行资产负债表将会怎样,此时银行业怎样保持盈利?(3) 这种方式对经济是否同时会造成负面影响?答:〔1〕由于 rd= 100% ,所以 m = 1 ,又由于 H 由美联储掌握,所以货币供给 M 也由美联储完全掌握2) 在此方案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为:资产预备金负债存款在这种状况下,银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持盈利:①开展表外业务;②找中心银行借钱再贷款出去;③适当的收取肯定的存款费用3) 这种方式会对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它可以使得经济体系中货币供给缺乏,利率过高,投资需求削减进而总需求削减,失业率上升,从而使得总产出削减等3. 中心银行贴现率的增加对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是什么?(1) 均衡的货币供给;〔2〕均衡的利率;〔3〕均衡的产量水平答:〔1〕贴现率增加就提高了银行的借款本钱,银行为削减借款本钱而会多留存款预备金,而使得预备金率提高,同时再贴现率的提高,削减了银行放贷的资金,贷款削减,从而使得均衡货币供给削减2) 再贴现率的增加,使得均衡货币供给削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状况下会使得均衡利率上升3) 再贴现率增加,使得均衡货币供给削减,均衡利率上升。

      均衡利率上升使得投资需求削减,进而总需求削减,从而使得均衡的产量水平下降4. 分别说明在什么条件下,美联储可以通过以下各项为中间目标实施货币政策?(1) 利率;〔2〕货币存量答:〔1〕在 IS 曲线稳定的条件下,假设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产量偏离其均衡水平的主要缘由是 LM 曲线的移动,那么产量水平可以通过保持利率不变而得到稳定此时,美联储应中选择利率为中间目标,盯住一个既定的利率水平不变如图 5-1 所示,在IS 曲线稳定的条件下,假设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即k 、h 的变动导致 LM 〔 M 〕曲线的移动,那么应当以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图 5-1 以 R 为中间目标时政策调整的准确性(2) 在货币需求函数稳定,即LM 〔 M 〕曲线的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假设产量偏离其均衡水平的主要缘由是 IS 曲线的移动,那么产量水平可以通过保持货币存量不变而得到稳定此时,美联储应中选择货币存量为中间目标实施货币政策如图 5-2 所示,在货币需求函数稳定,即LM 〔 M 〕曲线的位置稳定的条件下,假设财政政策频繁地使用,那么应当以M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图 5-2 M 作为中间目标时政策调整的准确性5. 在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英国都有纸币武器的打算:两国都筹划大量印制另一国的货币,然后用飞机空投到对方国家。

      请问这种打算会产生效果吗?假设会,其效果 会怎样?答:这种打算会产生效果,把大量的货币投入市场使得LM 曲线向右大幅度移动,使得利率大幅度降低,会使得利率进入流淌陷阱区域,使得该国的货币政策失效,大量的流通货币使得需求增加,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物价上涨,此时市场会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经济面临崩溃6.〔1〕美联储为何不更严密地坚持货币存量目标路径?〔 2〕以名义利率为目标的危急是什么?答:〔1〕美联储不能更严密的坚持货币存量目标的缘由:①由于货币乘数在现实中变化不定,并且很难进展准确测量,所以美联储通过H 来掌握M 并非总能得到预期效果;②由于在经济运行中,特别是在短期内,利率和货币供给这两个目标往往很难同时实现,而考虑利率与经济的严密关系,有时候为了维持利率目标不变,而不得不放弃货币供给目标〔2〕以名义利率为目标的危急是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率,进而使得实际利率可能发生较大变化而在货币市场上是实际利率起作用,所以这样在实行货币政策时,货币市场可能受到实际利率变化的影响进而使得货币政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7. 将以下各项按最终目标、中间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进展分类:名义 GDP;贴现率;根底货币; M ;国库券利率;失业率。

      1答:最终目标:名义 GDP、失业率;中间目标:国债利率、M1率,根底货币;货币政策工具:贴现8. 芒德尔一托宾效应假设消费取决于实际货币余额水平,假照实际货币余额依据书中的表达式取决于名义利率,请论述货币增长率的提高会影响消费、投资和实际利率名 义利率对预期通货膨胀的调整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 1:1?答:〔1〕芒德尔-托宾效应是指在高通货膨胀状况下,投资者为了应付不断提高的实物资本,就会降低他们的现金支付平衡因此,甚至预期的通货膨胀也会产生真正的经济效应当货币增长率的提高导致通货膨胀,通胀的增长导致名义利率的增长,名义利率增加使 得实际货币余额削减,进而使得消费下降,投资也下降名义利率的增加,“持有货币”的 本钱提高另外,由于货币是社会财宝的一局部,通货膨胀造成实际财宝的削减,财宝的减 少又会造成消费削减和储蓄的增加,使得储蓄曲线向外移动,这样就会导致更低的实际利率〔2〕由费雪方程式i = r +p ,可得到:通胀p 增长 1%,而实际利率r 下降,所以,名义利率i 的增长要小于 1%,所以,名义利率对预期通货膨胀的调整是小于1:1其次节1. 争论参数 a 、 h 、b 、 k 在政府购置支出增加和最终的均衡收入变化的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在进展分析时请利用宏观经济流程图。

      答:从政策效力角度分析,初始效应一样政府购置支出的增加,导致总需求乃至总产量的增加量是一样的,即DG 一样→ DAD 一样→ DY1一样由于引致效应第 2 轮至第n 轮是内生性增加DY2= DYC+ DYI= c (1- t )DY1- (kb h)DY ,a1打算引致效应中走消费路径的正效果的大小,h 、b 、k 打算引致效应中走投资路径的负效果〔挤出效应〕的大小,如图 5-3 所示图 5-3 宏观经济学流程图2. 假设政府削减收入税运用 IS - LM 模型,在以下两个假设条件下,说明减税的影响:第一,政府通过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水平不变;其次,货币存量保持不变解释上述结果的差异答:政府消减税收入税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政府通过适应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的状况下,此时政府需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如图 5-4 所示,政府削减收入税,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企业负担减轻,从而使得消费和投资增加, IS 曲线向右移动,从IS 移动到 IS ” 另外,由于政府通过适应性货币政策,产出增加相应的货币供给增加,使得 LM 曲线也向右移动,从LM 移动到 LM ” ,从而实现的均衡,产出为Y ¢,利率保持不变。

      图 5-4 保持利率不变的IS - LM 均衡在保持货币供给量不变的状况下,政府削减收入税使得产出增加,但利率上升如图5-5 所示,政府削减收入税,使得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消费和投资增加,IS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 ” ,但由于货币存量不变,LM 曲线不变,形成的均衡收入增长到Y ¢,利率由R 上升0到 R 1图 5-5 保持货币存量不变的IS - LM 均衡政府减税,上述两种情形,除了利率水平变动方向相反之外在不同条件下,对产出的 增加量是不同的,在第一种状况下,不存在挤出效应,产出增加量较多,而在其次种状况下, 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而使得产出增加量不及第一种状况下多如图 5-5 所示,在适应性货币政策下,政府削减收入税使得均衡产出由Y * 增长到Y “ ,而在保持货币存量条件下,均衡产出只增长到Y ” ,明显Y ” < Y ”” 3. 假设 GDP 低于潜在水平 200 亿元,预期下一期的GDP 将低于潜在的水平 100 亿元, 且从现在起两个时期的GDP 将回到它的潜在水平政府支出乘数是 2,且增加政府支出的影响是马上发生的在每一时期,政府实行什么样的政策行为可以使 GDP 回到目标水平?答:为了使两个时期的 GDP 回复到潜在水平,由于政府支出乘数为k = 2 ,由于增加政G府支出的影响是马上发生的,故没有政策时滞效应。

      所以在当期应当增加支出DG = DY = 200 亿美元,可以使GDP 回到目标水平下一期增加政府支出DG = DY = 100 亿美元,可以使GDP 回到潜在水平4. 关于GDP 的根本状况如上所述但是现在政府支出的效果有一期的外部时滞今日的支出决策转化成明天的实际支出在支动身生的时期,政府支出乘数仍旧是 21) 实行什么措施来保持GDP 在每一期尽可能接近目标水平?(2) 将此题中的 GDP 运行与习题 3 中政策行为发生后的GDP 运行作比较答:〔1〕由于存在外部时滞,今日的支出决策转化成明天的实际支出,即当期的政策只对下期产生影响政府支出乘数为 kG= 2 ,所以政府当期最好增加支出 DG = DY = 100 亿美元,使得经济kG下一期能够接近目标水平〔2〕此题中政策行为存在时滞作用,只有在下一期才能起到政策的效果,而第3 题中的政策行为没有时滞,当期即可对经济产生作用5. 政府支出作用的时滞更为简单了,不是简洁的一期时滞,而是有分布时滞现在支出 10 亿元,当期 GDP 增加 1O 亿元,而下一期 GDP 增加 15 亿元1) 假设政府支出的当期增加足以使GDP 当期回到潜在水平,GDP 将发生什么变化?(2) 假设实行的财政政策行为使GDP 当期回到潜在水平,为使GDP 下一期回到目标水平,需要什么样的财政政策?(3) 解释此题中,为什么政府要如此乐观地将GDP 保持在目标水平。

      答:〔1〕依据题意可知:由于存在分布时滞,所以假设当期增加的400 亿美元,除了使得当期 GDP 增加 400 亿美元从而到达目标水平之外,下一期,会使得 GDP 增加 600 亿美元,从而弥补了 200 亿美元的负缺口,同时还使得经济消灭过热,GDP 高于潜在水平 400 亿美元2) 由题〔1〕分析可知,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得下一期GDP 超过潜在水平,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为了使 G。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