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冉义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1823134
  • 上传时间:2022-01-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2.5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冉义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当架几座桥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10岁那年,叔叔送我一本地图在中国地图一页,我看见台湾地区用墨涂黑了我问:‘为什么台湾要用墨涂黑呢?’叔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为我国和日本打仗打输了,被日本人占了’我当时很气愤,心想,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被日本人抢占了呢?一定要把台湾夺回来!”从此,茅以升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报效国家茅以升从小天资聪慧,但他更得益于后天的勤奋刻苦中学时,祖父教他读古文祖父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出来茅以升锻炼记忆力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他背诵圆周率的故事1940年,茅以升任职的唐山工程学院迁到贵州平越县校庆那天举行游艺会,同学们欢迎茅院长表演个节目茅以升不会唱歌、跳舞,就说:“我表演背圆周率吧他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同学们热烈鼓掌,赞叹不已1933年春天,茅以升受命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当时在杭州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叫作“钱塘江上造桥”,意思是指不可能做成功的事。

      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是别处罕见的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流沙是极细极轻的沙粒,一遇水流即被冲刷走江底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所以,杭州人说“钱塘江无底”,在钱塘江上造桥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而当时,中国所有的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修的经过调查研究之后,茅以升认为在钱塘江上造桥是可以成功的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外面传着闲言碎语,说什么“这样干下去,哪里会成功?”银行也中断了贷款茅以升的母亲听到这些事后对他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号)造桥,也有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也同样能渡过难关那时的“孙悟空”就是造桥的全体员工,“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茅以升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的智慧,先后攻克了80多个难题,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等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

      建国后,茅以升又参与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先后担任专家组组长、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设计师,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顺利建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建桥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一座瘸腿、不平衡的桥梁,怎能让车辆行人平安到达彼岸?同样,人架设知识的桥梁也是如此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他写的《桥名谈往》《二十四桥》,博古通今,文笔极好特别是他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更是难得的文学佳作毛泽东曾对茅以升说:“你的《桥话》我看了,写得很好你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也是个文学家哩!”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的日子,茅以升都始终如一地勤奋工作,即便到了晚年仍然壮心不已他说:“我还有一桩心事,就是台湾问题1945年,台湾光复后,我曾到台湾去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看到了台湾的迷人景色,还看望了那里的老同学和朋友1955年,我到日本访问,恰好住在下关(原名马关)的‘春帆楼’当年,李鸿章签字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就是住在‘春帆楼’看到李鸿章住过的房子,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架设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大桥这是我在有生之年想要完成的一件大事。

      取材于《郭梅尼人物通讯选》)相关链接:①茅以升(1896-1989),中国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茅以升于30年代打破外国人的垄断,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修建了一座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铁两用桥钱塘江桥的建成,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内心有一种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11月16日,南政府决定炸桥以阻断敌人,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为这一天预备的12月23日,茅以升正式接到炸桥的密令当晚,他来到书桌前,奋笔写下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一愿望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得以实现,在茅以升的亲自主持下,钱塘江大桥又得以成功修复摘自“百度百科”)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因为天资聪慧,茅以升从小就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他协助祖父抄录古文,不待祖父抄完,他就能全文背诵;多年以后,他背诵圆周率,能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

      B. 茅以升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理、颇具识见的老人,她对茅以升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困难时刻,唯有母亲的鼓励和点拨,才使得茅以升能够坚持下去C. 钱塘江大桥“建成一炸毁一修复”的经历,说明大桥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茅以升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他对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D. 茅以升的一生,就像桥梁一样,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他不仅在桥梁科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都勤奋工作,并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8. 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请简要归纳9. 你认为可以从茅以升身上获得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7. C    8. ①主持钱塘江大桥的建造和修复,树立了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②通过钱塘江大桥的建造,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③参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④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    9. 从茅以升身上,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有益的人生启示:①要热爱祖国,报效国家茅以升从小立下报效国家的志愿,并为之发奋学习;他自觉服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亲手炸毁历经千辛万苦建成的钱塘江大桥;祖国的统一问题成为他一生的牵挂,到晚年还念念不忘这件大事。

      ②在青少年时期要勤奋努力,为终身发展打牢基础茅以升从小天资聪颖,博闻强记但他不满足于此,仍然刻苦求学,掌握了过硬的本领③要不畏困难,勇于创新修建钱塘江大桥是一项开创性的工程,茅以升迎难而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最终战胜了重重困难④要有团队意识,注意激发集体的智慧在修建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茅以升注意发挥团队的力量,和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一起解决了大量的施工难题⑤要有长远的眼光,做到未雨绸缪茅以升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过程中,注意吸收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新中国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的后备人才;他对当时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提前做好了炸桥的准备⑥要文理均衡,全面发展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写的很多文章,科学性和文学性俱佳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本题要求选出“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A项,“他协助祖父抄录古文”“不待祖父抄完,他就能全文背诵”说法错误,原文“祖父教他读古文。

      祖父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出来B项“点拨”一词欠妥,茅以升母亲的一番话是激励,没有点拨之意还有,母亲的鼓励的确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但说“唯有母亲的鼓励,才使得茅以升能够坚持下来”有些夸大D项,“就像桥梁一样,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说法错误,原文是“建桥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而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并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于文中无根据,文末茅以升说的话只是问了证明他“到了晚年仍然壮心不已”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根据题干确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简要归纳茅以升是一位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材料中有哪些体现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著名的桥梁工程专家”,做了什么事来体现的,然后到文中圈定范围,答题区域为文章三至六段,仔细阅读,可以从中筛选出“主持钱塘江大桥的建造和修复,树立了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通过钱塘江大桥的建造,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参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归纳,注意各点不要相互包含。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探究能力,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探索追寻既然是探究题目,探究结论就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要敢于陈述自己的见解本题,题目是:你认为可以从茅以升身上获得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做这种题型,首先肯定传主身上体现出的某种精神在当下的积极意义,然后抓住题干中的信息,根据材料中对传主所记叙的多个事件中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进行不同角度的发掘,可以得出答案如茅以升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钻研精神,对待困难不畏惧,用于创新,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之情,他对于不同学术的融会贯通的学习精神,以及他主持修建大桥时的规划组织能力及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的能力,等等,茅以升身上的这些精神品质都可以给人以启示答题时,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从茅以升身上获得的启示,且是切合实际,思想健康向上即可如爱国,注重知识积累,不怕困难,勇于创新,要有合作意识等点睛】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恩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凝固的《史记》徐剑大先生病入膏肓,时日无多了那天,他精神出奇的好,突然撑起羸弱之躯,从病榻上坐起身来,对许广平道:“研墨,我要写信许广平且喜且忧,说:“先生,还是我来代笔吧此信岂可代笔,”大先生摇了摇头,“这是写给静农兄的何等要事,竟烦大先生病中亲笔?许广平连忙扶先生下床,至书案前,连忙研墨,铺好信笺,惟见大先生落座后挥毫,留下数行力透纸背的鲁体:“南阳画像,倘能得一全份,极望……”许广平看后,心中泛起一阵酸楚此距大先生去世,仅两个月鲁迅何以对南阳汉画情有独钟?我暗自忖度,大先生执拗于斯,决不仅仅是为中国版画谋寻出路,而是重返民族精神源头,寻找一种化繁为简、大拙至美的哲学之境,一股奇崛粗犷、野性灵动的上古气象,一扫文坛萎顿、低迷之风大风起兮,汉魂何在?我们迷失于何处?其实,对于汉画的概念与形式,我并不陌生,且被浸淫多年我创作室有一画师,弃传统勾线之法,挥笔泼墨于宣纸之上,如云,如雾,如潮,如泉,漫漶而不失控,墨浓却有层次,似汉非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