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间带与感潮带方案说明运输.pdf
27页沿海滩涂风电场沿海滩涂风电场设备与材料运输方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案10索引风能的迅速发展沿海滩涂风电场发展前景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运输施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可行性20主要能源煤炭石油水电核电污染价格核废料再生能源-风电风力资源极为丰富位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风电仅占全国电力的1%技术成熟规模开发商业性强一、风能的迅速发展生态30一、风能的迅速发展项目1990年……2000年……装机容量(万千瓦)0.4……34.4……项目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装机容量(万千瓦)76.4126.6259.9460项目2008年2010年2015年2020年装机容量(万千瓦)100050001500030000单机容量:1.5MW,2.0MW风电发展状况与趋势每年增长幅度接近100%4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装机容量(万千瓦)装机容量(万千瓦)1990年2000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1990年2000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年份年份一、风能的迅速发展50陆上风电-东北,西北,华北的荒漠戈壁和山区丘陵沿海的海岛和沿海滩涂海上风电-刚刚起步一、风能的迅速发展当前的风电场分布60我国沿海滩涂资源非常丰富以江苏沿海滩涂为例,约占全国1/4二、沿海滩涂风电场发展前景更具发展前景的风电场-沿海潮间带、感潮带及潮上带项目面积(万亩)所占比例潮上带已围370.2435.9%未围72.287.0%小计442.5242.9%潮间带398.3338.6%辐射沙洲190.2618.5%合计1031.11100%70潮间带特点一天两次涨潮,两次落潮宽度可达10-30多公里涨潮淹没,落潮基本露滩平均潮位3m,最高潮位7m未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仍处于自然状态感潮带特点偶尔见潮水,更多是露滩状态风力资源相当丰富非常理想的海上风电场潮上带特点基本上无潮水进入二、沿海滩涂风电场发展前景80二、沿海滩涂风电场发展前景打桩施工基础开挖与灌注混凝土地质松散第四系沉积地基(深320m)地耐力10t/m2(露滩)常规车、船不能靠近潮间带-潮水出没感潮带、潮上带-基本露滩兼顾海陆两用的安装运输设备难度大滩涂风电施工方案基础施工风机运输与安装风机运输起重设备转运与作业施工与运输难度大对潮间带、感潮带与潮上带分别提出施工方案,并考虑通用性90潮间带风电起重设备吊装专用作业平台(驳船式)二、沿海滩涂风电场发展前景潮间带风电施工设备潮间带风电运输设备(驳船式)100二、沿海滩涂风电场发展前景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起重设备专用起重机(双履带式)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设备(履带式)感潮及潮上带风电施工设备1103.1地质特点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地质松散第四系沉积地基(深320m)软弱的淤泥质地基自然承载力10t/m2(露滩)路不能修车不能进船不能靠近潮水出没1203.2运输方案的比较与确定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序号方案特点可行性1气垫船运输费用高耗油高70-100升/公里不可行2越野型沙漠轮胎运输速度快效率高接地压力大(>0.1MPa)不可行3履带式车辆牵引的轮式全挂车运输效率较高接地比压<0.1MPa基本可行需要做实验4组合方舟水上运输效率高费用省涨潮时运输可行130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越野型沙漠轮胎运输140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履带式车辆牵引的轮式全挂车运输1503.3运输方案修筑临时道路和临时码头-根据风电场位置来确定-确保运输船靠近码头-确保正常航道,水深1.5m开航道-选择河流和小溪的入海口附近-以现成的海沟为基础开挖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160风电组件运输-采用运输船组合拼装式,高2m,单体为集装箱尺寸,重约11t驳船式,吃水量空载0.5m,满载1.2m拖航式,拖航速度8km/h-风电部件分批运输组装或分体运输运输车直接带载装船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170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运输船二维图180作业平台组装与就位-涨潮时在临时码头组装一次-拖航运行-臂架起臂就位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1903.4运输可行性船体从材料和结构形式(内部桁架式)保证刚度、强度、结构稳定性承载要求运输部件支座保证压力尽量均匀,减小应力集中每天的涨潮保证作业平台和运输船的运行潮间带属于破浪区,风速小,适于运行与作业近距离转运时,作业平台可海运同一风电场作业平台只组装一次三、潮间带风电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200露滩期长冬季可达20天/月地质松软自然承载力0.1MPa即使涨潮,水深也较浅4.1地质特点四、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方案210无需修筑道路风电组件运输-单(双)履带型式与起重机相同履带加长加宽12m×2.4m(3m)前后履带间距18m自带驱动力增设高、低行走速度,1.0-2.0km/h承载时,接地比压4t/m2转弯自如,原地转弯铺设路基板-整体运输或分批运输4.2运输方案四、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方案220四、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方案单(双)履带运输车二维图230双履带起重机组装与自运行就位运输车与起重机下车结构相同岸边组装自行时接地比压<0.05MPa自行时无需铺路基板辅助履带起重机组装与自运行就位相当于陆地50吨履带起重机履带加长加宽接地比压<0.05MPa四、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方案2404.3运输可行性自行性-履带行走结构加强,保证转运强度-机构能力加大,保证行走速度-电子液压控制保证前后履带同步性与转弯性满足起重能力与作业稳定性定期维护结构,防腐防锈蚀增设路基板(箱),减小转弯阻力,均匀地面压力四、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方案2504.4两种方案结构的通用性臂架系统通用起重设备与运输设备的下车通用作业平台与运输船船体通用四、感潮带及潮上带风电运输方案260沿海滩涂风电场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沿海滩涂风电场设备与材料运输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