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测井名词解释简答计算.doc
13页1.自然电位测井: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时,将电极N放在地面,电极M用电缆送至井下,沿井轴提升电极M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所记录的自然电位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叫自然电位测井曲线1.扩散电动势: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2.扩散吸附电动势:泥岩薄膜离子扩散,但泥岩对负离子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部分氯离子,扩散的结果使浓度小的一方富集大量的钠离子而带正电,浓度大的一方富集大量的氯离子而带负电,这样在泥岩薄膜形成吸附扩散电动势,记为Eda3.自然电位负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低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负异常4.自然电位正异常:当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时,储集层自然电位曲线偏向高电位一方的异常称为正异常5、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单电极到相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即6、泥浆低侵: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比渗入地层的泥浆滤液电阻率高时,泥浆滤液侵入后,浸入带岩石电阻率降低。
它一般出现在地层水矿化度不很高的油层7、泥浆高侵:地层孔隙中原来含有的流体电阻率较低,电阻率较高的泥浆滤液侵入后,使侵入带岩石电阻率升高它多出现在水层8、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单一电极最近的一个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的电极系9、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距离趋向无穷大的电极系叫~10、地层因素:含水岩石的电阻率与所含地层水电阻率的比值总是一个常数,它只与岩样的孔隙度,胶结情况和孔隙形状有关,而与饱和含在岩样孔隙中的地层水电阻率无关这个比值定义为~11、理想梯度电极:成对电极之间距离趋近于零的电极系叫~12、成对电极:在电极系中A与B(或M与N)叫~13、视电阻率:井眼实际测量到的反映地层相对大小的电阻率,它还受泥浆电阻率,地层厚度,围岩电阻率等因素的影响14、电阻增大系数:地层电阻率Rt与水层电阻率R0之比,叫~15、离子扩散中的动态平衡:在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中,所产生扩散电动势形成后正、负离子就以相同的迁移率仍在扩散,而扩散电动势不再增大的状态16、动平衡:在离子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过程中,正负离子的富集形成自然电场随自然电场的增大,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降低,当自然电场的电动势增加到使正负离子的扩散速度相同时,电荷的富集停止,但离子的扩散作用还在进行,此时称为动平衡17、泥岩基线:大段泥岩岩性稳定,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不变的直线18、静自然电位:自然电位的总电动势,相当于自然电流回路断路时的电压,用SSP表示。
19、电极系:A、B、M、N四个电极中的三个形成一个相对位置不变的体系,称为电极系20、视电阻率:井眼中实际测量的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反映地层电阻率相对大小的电阻率21、理想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距离趋近于无穷远的电位电极系22扩散电位: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相接触,在浓度差的作用下,离子进行扩散,形成的电位叫~23、电极系:在井内由三个电极构成的测量电阻率的装置24、孔隙度:孔隙体积占岩石体积的百分比25、三侧向测井:用由两个屏蔽电极一个主电极组成的电极系测量地层电阻率的测井方法26、减速长度:其定义为,其中R为减速距离,它是中子起始位置和变为热中子的位置间的直线距离,Ls为减速长度27、顶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单电极与其相邻的成对电极间的距离,且成对电极位于单极的上方28、滑行波:当泥浆的声速小于地层的声速(V1 这种现象叫做放射性涨落32、微观俘获截面:一个原子核俘热获热中子的几率叫~33、水泥胶结测井的相对幅度:指目的井段的水泥胶结测井的曲线幅度与泥浆井段的测井曲线幅度之比34.光电效应:γ射线穿过物质,与构成物质的原子中的电子相碰撞,γ光子将其所有的能量交给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而运动,γ光子本身则整个被吸收,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35、康普顿散射:伽马射线作用在原子核外电子上,伽马放射线被散射助理降低能量,而电子飞原子成为康普顿(自由电子)的过程36.电子对效应:若伽马射线能量大于两个电子的静止,伽马射线与物质原子作用产生电子对效应,即产生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二伽马射线本身被吸收37、侵入带:在冲洗带的外部是一个孔隙中部分充满了泥浆滤液的过渡带,冲洗带和过渡带的总称38.冲洗带:由于泥浆侵入,井附近介质电阻率将发生变化在靠近井壁处岩层孔隙中的流体几乎全部被泥浆滤液所代替,这部分叫冲洗带39、原状地层:未被泥浆侵入的地层叫~40、双发 — 双收声速测井仪:两个发射换能器两个接收换能器构成的声系进行声速测井的测井仪41、单发 — 双收声速测井仪:声系是由一个发射换能器两个接收换能器组成的声速测井仪。 42、胶结指数:43、半幅点:测井曲线幅度的一半所确定的曲线上的点叫~44、含油饱和度:地层孔隙中石油所占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45、声耦合率:界面两边两种介质声阻抗之比Z1/Z2叫~46、扩散长度:从产生热中子起到其被俘获吸收为止,热中子移动的直线距离叫扩散距离(Rt),扩散长度定义为47、单发 — 单收声波测井仪:声系由一个射换能器一个接收能器构成的声速测井仪48、矿化度:水溶液中所含盐的多少49、过滤电位: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压力大的五方的液体中的离子随液体一起向压力低的一方进行迁移,由于形成负电荷的分别富集,此作用形成的电位称~50、微观弹性散射截面:一个中子和一个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的几率叫~51、底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在不成对电极的下方的梯度电极系52浓度: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53、声波速度:介质传播声波的快慢,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54、宏观俘获截面:1立方厘米物质中所有原子核的微观俘获截面之和称作~55、微电位电极系:电阻距很小,(L=0.05m)且电极锒嵌在极板上的电极系,由A0.05M2组成的电极系56、核衰变: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释放出一种带电粒子(α或β),蜕变成另外某种原子核,同时放射出r射线的过程57、伽马源:产生r射线的装置叫~,通常用作伽马源。 58、电流密度:单位面积通过的电流强度59、有效厚度:在油层中把非渗透层和致密薄夹层从油气层总厚度中扣除的得到的厚度60、线圈系:感应测井中用来探测地层电导率的探测器61、弹性: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性质62、声阻抗:介质密度和传播速度的乘积,63、声波时差:声波穿越地层1米所需要的时间64、热中子寿命:中子在岩石中从变成热中子的时刻起,到被俘获吸收为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65.侵入:在钻井过程中,通常保持泥浆柱压力稍大于地层压力,在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液向渗透层侵入,泥浆滤液替换地层孔隙所含的液体而形成侵入带,同时泥浆中的颗粒附在井壁上形成泥饼的象66.周波跳跃:由于在滑行首波到达接收探头的路径中遇到吸收系数很大的介质,首波能触发R1但不能触发R2,R2被幅度较高的后续波触发,因此,时差增大特点:时差值大大增加、且呈周期性的跳跃 产生情况:含气的疏松砂岩、裂缝性地层或破碎带、泥浆气侵67.自然伽马测井:是在井内测量岩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核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岩层的一种方法 68.自然伽马能谱测井:是在井内测量岩层中自然存在的放射性元素核衰变过程中放射出来的伽马射线的强度来研究岩层的一种方法。 69、非弹性散射:高能快中子作用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变为复核后释放伽马射线又恢复原态,中子本身大量降低的能量的散射过程叫~70.中子寿命:快中子在介质中从变为热中子的瞬时起到被吸收的时刻为止经过的平均时间自然电位1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对于油井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1) 地层水含盐浓度和钻井液含盐浓度不同,引起粒子的扩散作用和岩石颗粒对粒子的吸附作用;2)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压力不同时(1分),在地层孔隙中产生过滤作用2、自然电位曲线有什么特点?答:1) 当地层、泥浆是均匀的,上下围岩岩性相同,自然电位曲线对地层中心对称;2)在地层顶底界面处,自然电位变化最大,当地层较厚时,可用曲线半幅点确定地层界面;3)测量的自然电位幅度,为自然电流在井内产生的电位降,它永远小于自然电流回路总电动势;4)渗透性砂岩的自然电位,对泥岩基线而言,可向左或向右偏转,它主要取决于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相对矿化度3.影响SP曲线的因素:1)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波中含盐浓度比值(Cw/Cmf)的影响:当Cw > Cmf 时,砂岩层段则出现自然电位负异常;当Cw < Cmf 时,砂岩层段出现自然电位的正异常;当Cw = Cmf 时,没有造成自然电场的电动势产生,则没有自然电位异常出现。 Cw与Cmf 的差别越大,造成自然电场的电动势越大2)岩性的影响:当目的层为纯砂岩时,其与围岩交界处的SSP达到最大值SSPmax当目的层含有泥质(其他条件不变)时,SP降低,因而曲线异常的幅度也减小此外,当剖面上有部分泥岩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减弱时,渗透层的自然电位异常幅度也会相对降低 3)温度的影响:扩散电 动势系数Kd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a都是和绝对温度T成正比 4)地层水和钻井液滤波中所含电解质的性质的影响:井内钻井液滤液和地层水中所含电解质不同,则溶液中所含离子不同,不同离子的离子价和迁移率均不同,直接影响扩散电动势系数Kd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Ka值,由此影响Ed和Ea值5)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当地层较厚时,地层电阻率对自然电位影响较小当电阻率增大时,自然电位减小 6)地层厚度的影响:地层厚度变薄,有效电阻增大,自然电位幅度降低,曲线变得平缓 7)井径扩大和钻井液侵入的影响:井径扩大使井的横截面积增大,泥浆电阻rm降低,自然电流在井内的电位幅度降低,Usp下降有泥浆侵入时,地层水和泥浆滤液的接触面向地层内推移,所产生的效果相当于井径扩大,使Usp降低,侵入越深,Usp越低。 4.SP曲线的应用:判断渗透性岩层、估计渗透性岩层厚度、估算泥质含量、确定地层水电阻率、判断水淹层5.扩散电动势形成的机理答: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6.简述为什么当水淹时,自然电位曲线出现基线偏移现象?答:如图所示,水淹层位与未水淹层位浓度分别为Cw’、Cw则有E=Ed-Ed’-Ed”,C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