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精选4篇.docx
6页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精选4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数不胜数的,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陕西省的兵马俑兵马俑是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的位置由三个兵马俑坑组成的兵马俑各个昂首挺胸,威严凛凛据有关数据报道,兵马俑已经出出了8000多个 相传见到兵马俑和秦始皇陵时,有一个姓姜的人,是一个苦劳工他的妻子日思夜想,一心就想见到自己的丈夫有一天他上集赶集,使人听到了自己丈夫的下落于是他就带足了盘缠动身了,已经数次波折,他最终来到了施工地旁边的山上,因为涉及国家机密,而人只能遥遥相望最终因为盘缠用完,在荒郊野外被饿死,刚好那一年这兵马俑坑已建好啦!因为不让消息走漏,这批工人将被杀死,临死前,姜工人说,请根据我的模样造一个事项,我不想就这样死去了,那些士兵答应了,这位姓江的工人就这样进入了兵马俑 如今看到这个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就能想到当时人们的才智和辛苦啊,这是才智和辛苦的成果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二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险、秀”著名于世,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是中国名山之一。
相传在周朝时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的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其中三叠泉有“庐山第一奇观”之称,泉水由庐山五老峰北崖倾泻而下,分三叠跌下其声万谷震响,其形似玉龙走潭,非常壮丽 庐山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庐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种,首次在庐山发觉或以庐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约40种庐山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闻名的候鸟爱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2000余种,其中多珍稀品种和新品种首次在庐山发觉或以庐山命名的昆虫有33种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外,庐山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庐山文化内涵深厚,集教化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据相关记载,有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 庐山风景美丽、生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1101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是当之无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北京颐和园 篇三 北京颐和园1101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座落于北京西郊,是中国古典园林之首,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袤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是世界闻名园林之一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起先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1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这个由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建立的园子,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环绕山、湖间是一组组精致的建筑物,全园分三个区域: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以玉澜堂、乐寿堂为主体的帝后生活区,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的风景巡游区全园以西山群峰为借景,加之建筑群与园内山湖形势融为一体,使景色变化无穷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之处,41米高的佛香阁是颐和园的象征以排云殿为中心的一组宫殿式建筑群,是当年慈禧太后过生日接受贺拜的地方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共有273间、全长738米的长廊将勤政区、生活区、巡游区联为一体长廊以精致的绘画著称,计有546幅西湖胜景和8千多幅人物故事、山水花鸟,11012年以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最东边是东宫门区。
这一带原为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之所,包括朝会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玉澜堂是光绪皇帝的寝宫,后来又成为囚禁他的地方,现在还能看到当时修筑的封闭通道的高墙 中间高耸的万寿山前山景区,建筑最多,也最华丽整个景区由两条垂直对衬的轴线统领,东西轴线就是闻名的长廊,南北轴线从长廊中部起,依次为排云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等佛香阁是全园的中心,四周建筑对称分布其间,形成众星捧月之势,气派相当雄伟 最北部的后山后湖景区,尽管建筑较少,但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安静的风格和前山的华丽形成显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殊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非常美丽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困难,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3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汲取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篇四 明孝陵 放寒假了,爸爸今日休息带我去游玩古南京城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 一大早,我们兴趣盎然地来到位于南京城的东郊紫金山,这里埋藏的是一代帝王朱元璋买完景区门票我就迫不及待要一探神奇首先映入眼帘是漂亮的梅花山鹿,梅花已经含苞待放,有黄色,有粉色,有紫色……五彩缤纷,漂亮动人! 通往明孝陵路的两侧是古栈道,栈道两旁花草丛生,前面有石像路,还有几对身披铠甲,矗立笔直的文武大臣,向人们展示着对帝王的忠诚。
虽然石像上已经遍布了很多的青苔,但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浓浓的历史气息始终充满在空气之中 栈道的终点,有一个大大花坛,各种漂亮的小花儿绽放于其中,花坛的四周聚集了很多的游客拍照留念 花坛的正前方就陵墓,我先踏过了前面的金水桥,走过五彩斑斓石台阶,亲自摩挲着古老的建筑,那种感觉好像让我穿越到了古代,看着帝王站在城墙上指挥着千军万马,颁发政令,士兵们个个嫣然起立眼前的样子,一种俯看众人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 在回家的路上,听着爸爸讲着很多明孝陵的历史故事,感觉收获许多,也不虚此行! “明孝陵”,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