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哈尔滨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doc
9页2023-2024学年哈尔滨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近年来,科技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生成物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2.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的原理错误的是A.剪断烛芯——隔离可燃物B.吹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C.用杯子把蜡烛罩上——隔绝氧气D.用湿抹布熄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B.测定空气中O2含量C.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探究MnO2能否加快H2O2的分解4.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后确认,60个N原子可结合成N60分子。
下列关于N60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N60分子中含有30个N2分子C.N6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 D.N60和N2混合后形成的是纯净物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人畜粪便发酵成沼气C.动植物呼吸D.用葡萄酸葡萄酒6.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7.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A.分度盘的左边 B.分度盘的中间C.分度盘的右边 D.3种情况都有可能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变蓝色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后,瓶口出现白雾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高温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化学式?CCOH2微观示意图?A.甲的化学式为CO2 B.保持丙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为碳原子和氧原子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化合物 D.反应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10.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SeO3中Se的化合价为+3 B.Se是一种金属元素C.n的值为6 D.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11.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氢氧化钠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稀硝酸④氯化铁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正确鉴别顺序是A.④③②①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12.如下图所示,这四位同学描述的是同一化学式,此化学式是A.HClO B.O3 C.NO2 D.HCl13.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一种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24 B.58 C.82 D.14014. “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热门话题。
下列对“低碳生活”的理解不准确的是A.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可以有效防止温室效应C.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新燃料D.其中“碳”指的是碳单质15.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 (1)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2) 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D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3) 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______17.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能证明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2)乙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丙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由该实验现象推断,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为_____。
18.现有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1)写出实验室能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______;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混匀三个步骤如果把50 g 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序号)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滴管 ⑥玻璃棒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2)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填字母)装置;收集甲烷气可选用E或F装置,由此推断甲烷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19.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 为装置编号)(1)写出上图C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2)用 A 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装置 B 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可以是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下同)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a将烧杯换成水槽 b导管伸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c将水换成冰水 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8分)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2.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至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2.9g固体物质提示:2KClO3 2KCl + 3O2↑)(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直接写出结果)(2)原固体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多少?(写出完整计算过程)21.(8分)请根据图标签的信息回答(1)H2SO4中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2)现要配制100g4.9%的稀硫酸,需要这种浓硫酸 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配制过程中需要加水 。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9分)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也有差异性请回答相关问题:气体CO2SO2制剂石灰石与盐酸Na2SO3与70%硫酸相似性溶解性能溶于水易溶于水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者都产生白色浑浊差异性与KMnO4溶液不反应气体被吸收,溶液逐渐褪色(1)化石燃料燃烧气体产物中有CO2和SO2等物质,其中SO2是形成_______(填一污染名称)的主要物质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可用于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选填下图序号)3)将收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4)结合已知信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写出操作、试剂、现象、结论)5)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式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_____23.(10分)水和水溶液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1)某自来水厂生产的主要步骤为: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加一氯胺)→净水这一过程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一氯胺是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新增的一种消毒剂,请你写出一氯胺的分子式NH2C1所表示的意义。
宏观: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微观:①_________,②_______2)分离混合物,首先要分析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寻找各成分的差异,然后利用其差异选择合适方法进行分离如:过滤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蒸馏是分离________不同的混合物的方法3)如图是水发生两种变化的微观图示①甲、乙两种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甲”或“乙”)________,从微观角度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______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能量②图中的化学变化是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的,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A2、D3、C4、C5、A6、D7、B8、C9、C10、C11、B12、C13、B14、D15、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16、CO+CuOCu+CO2 CO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前已经通入一段时间的一氧化碳,观察C中现象就可证明 17、红色溶液逐渐变无色 有白色沉淀产生 铁片上有红色固体析出,银片无明显变化 Fe>Cu>Ag 18、 可控制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 150 ①⑤⑥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处 A 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19、锥形瓶 BE或CE a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20、(1)9.6(2)8g21、 (1)1:16:32 (2)2.7;95g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22、酸雨 ②或③ 试管中的气体逐渐减小,水最终充满整支试管 将燃烧后的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