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译文言文翻译.doc
4页III郑译,字正义,荥阳开封人也译颇有学识(学问和知识),兼 知(①知道,懂得;②了解知己③认识,相知,交好;~旧:相识的 老朋友④主持,掌管引申担任)钟律(音律,音乐),善骑射,周 武帝时,译时丧妻,帝命译尚(①推崇,尊重;~武,~贤;②时间久 远③匹配多指高攀婚姻~主:娶公主为妻子④副词:还,仍然; 尚且)梁安固公主及帝亲总(①聚合,聚束;引申:束发;~发,~ 角:借指童年②统领;~戎:统管军事,主将;③概括,总结;④副 词:全,都;总总:众多的样子;杂乱的样子)万机(指当政者处理 的各种重要事务),以为御正下大夫,俄转(转移,调动)太子宫尹 时太子多失德,内史中大夫鸟丸轨每劝帝废太子而立秦王,由是太子 恒(①永久,持久;②平常的,普通的;~人:普通人;③从前的, 旧有的;~常:常规;)不自安其后诏太子西征吐谷浑,(吐谷浑又 称吐浑、退浑,是我国西北的古代民族之一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 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公元3世纪末至4世纪 初,即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年)左右,鲜卑单于涉归庶长 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廃(慕容廃)不和以及开 拓新牧场的需要,率所部1700户从辽东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 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
太子乃阴谓译曰:“秦王,上爱子也,鸟丸 轨,上信臣也今吾此行,得无扶苏之事乎? ” (得无…乎,固定句 式,大概…吧;该不会…吧;兼表反问;)(扶苏之事:嬴姓,名扶苏, 又称公子扶苏,秦始皇长子是秦朝统治者中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 秦始皇对其给予厚望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秦始皇巡行天下, 行至沙丘时不幸病逝秦始皇临终以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 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 子胡亥阴谋篡改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即皇帝位同时另书 赐蒙恬和扶苏死,并“数以罪”胡亥的使者奉书到上郡,扶苏打开 诏书知必死无疑,遂准备自杀大将蒙恬曾经起疑心,力劝扶苏不要 轻生,“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苏为人宽厚仁义,不 愿背礼,说:“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旋即自杀于上郡军中 扶苏素有贤名,民间尚不知扶苏已死,或有言“少子,不当立,当立 者乃公子扶苏”,于是后来陈胜、吴广起兵反秦二世之时,便假称公 子扶苏,以号召响应者译曰:“愿殿下勉(①尽力,努力:〜力: 努力②勉励,鼓励;勤勉努力;~勖:勉励③勉强)著(明显,显 出)仁孝,无失子道而已勿为他虑太子然(表肯定,对的,是 的。
引申:认为对的)之既破贼,译以功最,赐爵开国子(爵位, 是中国古代帝王对有血缘关系的亲族和功臣授予的一种称号,是社会 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一般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或功 劳的大小授予不同的爵位,隋朝的爵位隋文帝开皇年间,设爵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郡王第一品,秩万 石嗣王、藩王、开国郡县公,第二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 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开国男,第六品 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关 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另有记载与其稍有出入:王正一品, 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从一品,开国侯正二品,开国子正1=11=1四品下阶,开国男正五品上阶炀帝时只保留王、公、侯三等,余皆 废邑(①国都,建都;②城镇;~落:村落;~里:乡里;③封邑; ④古代区域制度,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三百户后坐(①因为, 由于;②因犯…罪;坐法:犯法,判罪;③对质;④不劳,不费力; 坐食:不劳而食;⑤徒然,空;江淹《望荆山》诗:“玉柱空掩露, 金樽~含霜亵狎(①亲近,宠幸②轻佻玩忽)皇太子,帝大怒, 除(①台阶;②去掉,清除;③修治,修整;~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 ④任命,授职;⑤流逝,过去;爆竹声中一岁~)名为民,太子复召 之,译戏狎(轻佻嬉戏)如初。
因言于太子曰:“殿下何时可得据(① 占据,占有②靠着,扶靠;③抓住,用手按住;)天下? ”太子悦而 益昵(①亲近;②宠幸的人;昵比:亲近,勾连及帝崩,太 子嗣(①继承,接继;~月艮:继承前人的事业;②延续,延长③随后 ④来,次,表示次序的下一个位,是为宣帝译颇专权,时帝幸 (①封建时代皇帝亲临②希望,希冀;③宠爱;④喜悦,高兴;⑤侥 幸,偶然有所得益或意外免去灾祸;⑥敬辞,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 感到幸运;)东京,译擅取官材,自营(①围绕②军营;~壁:~止: 军营;营卫:警卫人员;保卫;中医指血气的作用;③规划,经营④ 求,谋生⑤建设,建造)私第,坐(因此)是复除名为民刘昉数(多 次)言于帝,帝复召之,顾待如初初,高祖①与译有同学(①同师受业②同窗)之旧,(①原来的, 从前的;引申:旧人,旧交;~要:旧交;~故:旧交,旧友;原来的 朋党势力;老人;②陈旧的,过时的;③疲惫;)译又素(①一向, 平素;②白色的生绢;引申:本色,白色;~节:秋天;清白的节操; ~服:白色冠服,凶丧事所用;③质朴,朴素;④预先;⑤蔬菜、瓜 果类食品与“荤”相对知高祖相表有奇(特异,奇特;),倾心 (①向往,仰慕;②尽心,诚心诚意;)相结。
及高祖为大冢宰,(官 名《周礼》有天官冢宰,与其他五官(地、春、夏、秋、冬)并列, 则称太宰;称冢宰则总领百官,大五官之上北周依《周礼》置六官, 设天官府,以大冢宰卿为主官,正七命副为小冢宰上大夫,另有天 官府都上士,办理本府诸事北周大冢宰若有“五府总于天官”之命, 则与《周礼》之冢宰相同,执掌国政若无此命,则仅统本府各官 总百揆(①度量,考察;~度:揣度,估量;皇览~余初度兮;②准则,道理;③掌管,管理; 宰相;⑤吞灭,破;), 统率,率领;④领会, 天官都府司会(天官:④职务;特指宰相的职位;~席:百揆之位, 以译兼领(①颈项,脖子;②治理,处理;③ 了解;~鉴:见识,见解;⑤兼任(较低职务)) 官名,周代六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 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都府:都会;司会:《周礼》 谓天官所属有司会,设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 六人,以及府、史、胥、徒等;职掌为辅助太宰考核各官府的政绩, 接受贡赋,征收赋税,调节支出,逐日农月稽查考核收入支出及吏治 情况),总六府(指六所官府,东汉献帝时,将车骑将军、后将军、 右将军等开府如三公,与三公合为六府。
事出入卧内,言无不从, 赏赐玉帛(①玉器丝绸古代典礼所用,泛指礼器也指诸侯朝会时 的礼物:牺牲弗敢加也②泛指财富:;)不可胜计,每出入,以 甲士从,俄而进位上柱国(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 五代复立为将军名号北魏、西魏时设“柱国大将军、上柱国大将军” 等,北周时增置“上柱国大将军”隋代有“上柱国”、“柱国”, 以封勋臣唐以后作为勋官的称号,唐以后正式确立隋朝的六部制度, 兵权归中央机构,“上柱国”逐渐成为功勋的荣誉称号恕以十死译性轻(轻佻,轻浮)险(邪恶,阴险;),不亲职务,而赃(盗 取钱财,贪赃受贿;)货狼籍(①杂乱的样子;②行为卑污,名声败 坏)高祖阴疏之,然以其有定策(①大臣主谋拥立皇帝;②决定策 略;)功,不忍废丛(废:废黜,放逐;丛:聚集;偏义副词,偏指 “废”)阴敕(①告诫,吩咐;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厉:告诫 勉励;②周备,详细;③通“饬”,整饬,谨饬;)官属不得白事于译 译犹坐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无所关预(同义副词,关涉,涉 及)译惧,顿首求解职,高祖宽谕(①告晓,告示;特指皇帝的诏 令;②明白,理解;③表明;④比喻;)之,接以恩礼及上受禅, 以上柱国公归第,赏赐丰厚。
译自以被疏,阴呼道士章醮②以祈福助, 具婢奏译厌蛊(以巫术致灾祸于人)左道译又与母别居,•为宪司所 劾,由是除名开皇十一年,以疾卒官,时年五十二注】①高祖:指睛文帝②章睡:道教的一种祈祷形式选自《隋书•列传第三》,有删节)翻译:郑译,字正义,是荥阳开封人祖父叫郑琼,在魏朝担任太常一 职父亲郑道邕,在魏朝担任司空一职郑译很有学问,并懂得音乐, 善长骑马射箭周武帝时,郑译担任给事中士的职务,被封为银青 光禄大夫,后来改为左侍上士和仪同人刘昉恒伴随在皇帝身边郑 译当时妻子去世,皇帝命令郑译娶梁安固公主等到帝亲自掌权, 任命郑译做御正下大夫,不久改为太子宫尹当时太子有很多不道德 的行为,内史中大夫乌丸轨常常劝皇帝废掉太子改立秦王,因此太子 一直不安心后来下诏让太子西征吐谷浑,太子就暗中对郑译说:“秦王是皇上的喜爱的儿子乌丸轨是皇上信任的大臣今天我这次 出行,能发生秦朝扶苏那样的事情吗? ”郑译说:“希望殿下尽力 仁爱孝顺,不违背作儿子的原则就行了不要担心别的事太子认 为他说得对打败敌人之后,郑译因为功劳很大,受赐爵位为“开国 子”,掌管 三百户人的县的俸禄后来因为和皇太子开玩笑,皇帝 很生气,除去官名,贬为平民。
太子又召他回来,郑译像以前一样开 玩笑于是对太子说:“殿下什么时候可以拥有天下? ”太子很高兴, 就更亲近他等到皇帝驾崩,太子继位,就是宣帝郑译十分专权,IriIBJ当时皇帝巡游东京,郑译擅自取用宫里的材料,自己建造房屋,因此 获罪,再次除去官籍成为平民刘昉多次在皇帝那里劝说,皇帝又把 他召回来,像以前那样对待他命令他负责内史事当初,高祖杨坚与郑译有同学的交情,郑译又一直知道高祖相貌 奇特,于是全心结交等到高祖做了大冢宰,总揽朝政,任命郑译兼 管天官都府司会,总管六府的事务进出卧室,他的计策全都采纳, 赏赐的玉帛不计其数每次出入宫殿,由穿甲的士兵跟从不久进封 上柱国,规定他可以犯十种罪行,都被宽恕,不处死郑译性格轻浮阴险,不关心职责,贪污的东西不计其数高祖暗 地疏远他,但因为他有出谋划策的功劳,不忍心罢免流放他,暗中嘱 咐官吏不要把事情报告给郑译郑译依然受到牵连,无所事事郑 译很害怕,磕头请求辞官,高祖安慰他,按礼仪接见他等到高祖受 禅登基,郑译在上柱国公的位子上退休回家,赏赐了他很多东西郑 译因为自己被疏远,暗中招道士章醮来帮他祈福,他的奴婢控告郑译 从事妖术郑译又和母亲分居,被宪司弹劾,因此除去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