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文案.doc
31页. . . 轴承行业分析报告31 / 31目 录一、行业与其管理体制4二、行业产业政策5三、轴承行业发展概况71、轴承的产业链结构72、全球轴承行业发展基本情况83、我国轴承行业基本情况9(1)产业规模9(2)我国轴承工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配套的能力大大增强114、行业竞争格局13(1)行业整体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13(2)国有、民营、外资企业鼎足而立145、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15(1)“十二五”期间轴承行业将稳步增长15(2)轴承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15(3)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未来轴承企业竞争的主要因素和重要手段16(4)进口替代趋势将会加强16四、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71、技术障碍182、资本投入障碍184、人力资源障碍19五、行业供求状况、行业利润水平变动趋势与原因19六、行业技术水平19七、行业的经营模式与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21八、行业的上下游行业与其发展状况211、上游行业的发展状况212、下游行业的发展状况21(1)精密机床22(2)国防与航空航天23(3)重型机械25(4)风力发电26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281、国际主要企业28(1)瑞典SKF集团28(2)日本NTN公司28(3)日本NSK集团28(4)舍弗勒集团292、国主要企业29(1)轴承制造29(2)瓦房店轴承集团XX公司30(3)LYC轴承集团30(4)天马轴承股份30(5)轴研科技股份31轴承作为通用部件,广泛应用于机床、冶金矿山设备、石油化工设备、工程机械、医疗机械、通用机械、汽车、摩托车、铁路机车车辆、航空航天设备、家电、电机、船舶等行业,可谓“有转动的地方即需要轴承”。
轴承为机械中的固定机件,用来支撑转轴或其他旋转零件,引导旋转运动,并承受传递给支架负荷的机械零件,一般指滚动轴承滚动轴承主要包括轴承圈、轴承外圈(通称轴承套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大件滚动轴承精度从低到高依次为P0、P6、P5、P4、P2,其中P0级为普通级,P6级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应用围广泛;P5级精度要求比较高,称为精密级,主要用于机床主轴;P4、P2级称为超精密级,精度要求极高,主要用于高速精密机床主轴等场合目前公司生产的轴承以P4与P4级以上为主一、行业与其管理体制我国对轴承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对轴承行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政策指导目前,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职责主要是负责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产业政策的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改造等工作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为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其主要职能是在轴承行业围开展行业调查、制定技术标准和行规行约等本公司为中国轴承工业协会会员 目前,国家对轴承行业的管理主要依据市场化原则进行管理,没有特殊限制 二、行业产业政策轴承作为各类机电产品配套与维修的重要机械基础件,其性能、水平和质量对主机的精度和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它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因其关系国计民生,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轴承工业的发展 目前,与本行业有关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根据该目录,“时速200公里以上动车组轴承,轴重大于30吨重载铁路货车轴承,使用寿命200万公里以上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轴承,使用寿命25万公里以上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耐高温(400℃以上)汽车涡轮、机械增压器轴承,P4、P2级数控机床轴承,2兆瓦(MW)与以上风电机组用各类精密轴承,使用寿命大于5000小时盾构机等大型施工机械轴承,P5级、P4级高速精密冶金轧机轴承,飞机与发动机轴承,医疗CT机轴承,以与上述轴承零件”属于国家鼓励类 2、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该纲要提出:“重点研究开发重大装备所需的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的关键技术,开发大型与特殊零部件成形与加工技术、通用部件设计制造技术和高精度检测仪器” 1-1-293、2011年3月发布的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该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提高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基础元器件研发和系统集成水平,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4、2006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与2009年5月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根据该类政策意见,未来几年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大型矿山能源装备、大型施工机械、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以与新型轨道交通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将带动轴承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产业升级,加快对高档、精密轴承的需求速度 5、2010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振兴实施方案》在该文件中,确定的机械基础零部件振兴目标为:通过3年努力,使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得到改善,逐步扭转基础零部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被动局面轴承作为我国机械基础零部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该实施方案中明确了今后三年我国轴承产品的重点发展方向:三、轴承行业发展概况1、轴承的产业链结构材料成本是轴承生产的主要成本轴承外圈和滚动体的原材料是轴承钢, 保持架的材料一般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三大类轴承行业产业链示意图如下:2、全球轴承行业发展基本情况世界轴承工业兴起于十九世纪末期到二十世纪初期。
1880年英国开始生产轴承,1883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首家轴承公司(FAG乔治沙佛公司),1889年美国开办了ND轴承厂(现为通用汽车轴承公司新第泊桥海特轴承部),欧美其它大型轴承企业基本上都在二十世纪初叶奠定了今天的基础日本轴承工业形成于欧美之后,1910年瑞典SKF公司向日本提供样品,使轴承第一次单独在日本露面其后,日本NSK、NTN等轴承公司先后于1914年和1918年建立两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军事工业的发展,轴承在军事工业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一战后的短暂稳定和二战中的军火急需,促使世界轴承工业迅速发展 目前,在全球围,轴承行业经过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十年前,已形成了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瑞典四个国家的八大跨国公司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其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近十年来,经过进一步的兼并重组,八大跨国公司巩固了这一产业布局 八大跨国公司简要情况见下表:3、我国轴承行业基本情况(1)产业规模轴承行业是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子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轴承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轴承行业按销售收入和产品产量统计,已居世界第三位当前,我国轴承行业已经形成了产品门类基本齐全,生产布局较为合理的专业生产体系,并开始进入由轴承大国向世界轴承工业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
十一五”期间,我国轴承行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年递增18.20%,轴承产量平均年递增20.11%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行业轴承产量150亿套,销售额1200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大大超过全国轴承行业“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2)我国轴承工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配套的能力大大增强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九五”以来组织的多项自主创新技术攻关,我国轴承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为国民经济配套的能力大大增强,我国轴承行业已能生产7万多种不同规格类型的轴承,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配套要求 全国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十一五”期间研发了十六个关键领域中的十三个领域106种重大技术装备的配套轴承528种,年新增销售收入92亿元,产品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为我国关键领域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作出了贡献 ①以“神五”、“神六”、“神七”、“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大推力火箭、“歼十”为代表的航天、航空和其他国防装备配套轴承全部立足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②微小型球轴承的设计制造技术和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微小型球轴承磨加工、超精加工和装配自动生产线已增加到3000多条。
③全国轴承行业的优势企业研发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变浆轴承,核电站二级泵轴承,准高速铁路客车轴承,提速重载铁路货车轴承,大功率机车轴承,长寿命水泥立磨机轴承,新一代CT机轴承,第三代轿车轮毂轴承单元,长寿命汽车水泵轴连轴承,Z2、Z3组低噪音圆锥滚子汽车轴承,超精密级森吉米尔轧机轴承,连铸生产线扇形段轴承,千吨级液压履带式起重机轴承,大马力农业装备轴承,高速气流纺轴承,千万吨级煤炭井下综采设备轴承,重大型数控机床主轴、回转工作台轴承,12000米高可靠性超深井石油钻机轴承,高转速、耐高温、长寿命化纤设备轴承,长寿命矿山振动筛轴承和薄壁机器人轴承等并实现产业化 ④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先进适用的工艺与装备,如锻造控温电感应加热、套锻、整径,余热利用保护气氛退火,节能型可控气氛多功能热处理生产线,车加工自动生产线,大型冷辗扩机,特大型数控磨床,以车代磨工艺与装备等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我国轴承行业“十一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建成轴承强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行业竞争格局(1)行业整体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不高我国轴承行业生产企业众多,行业集中度低,而且同质化竞争严重,大多数企业集中在中低端轴承产品领域中,产品技术含量低,生产技术条件差,为争夺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
轴承行业长期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了目前轴承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的特点,CR10、CR30长期在30%、45%左右徘徊我国轴承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见下表:(2)国有、民营、外资企业鼎足而立从国市场表现来看,最近几年,原有众多国有轴承生产企业在调整中继续发展,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外资企业不断拓展按销售额,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14:66:20的格局 国有企业方面,以哈轴、瓦轴、洛轴与轴研科技等国有企业为代表,借助于其50余年经营所积累的工艺技术、产业熟练工人、产品规格与种类等优势,依然占据着大部分国家重点主机配套市场,在中高端产品领域竞争优势突出 民营企业方面,以集中在江浙地区的众多民营企业如天马集团、人本集团等为代表,得益于其自身的灵活经营机制、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以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地处沿海的有利条件,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占据了大部分通用轴承产品市场,其中一些优势企业正努力向高端产品市场进军 外资方面,以SKF、NSK等世界跨国轴承公司为代表,依靠高质量的产品和高于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占据着大部分国高端轴承市场截至2008 年,八大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约30个轴承厂,总投资约5亿美元,已初步形成10亿套轴承的生产能力,他们主要瞄准中国的高端轴承市场,其高端市场占比约为70%。
目前,我国轴承市场在保持国有、民营、外资企业鼎足而立的市场格局稳固的基础上,持续动态变化,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5、我国轴承行业的发展趋势(1)“十二五”期间轴承行业将稳步增长首先,轴承为消耗性的机械基础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除新增机械产品将拉动轴承需求外,机械产品(如:机床、汽车、火车等)保有量的增加和利用率的提高都会增加对轴承的消耗;其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对主机要求将越来越高,从而对轴承的性能、技术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