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案.doc
7页一、《G大调弦乐小夜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科书(人音版)13册第10课 教 学 目 标 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参考《音乐教师用书》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小夜曲的欣赏,初步了解小夜曲这种艺术形式,乐于与同伴一起交流对乐曲的感受或见解,分享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聆听、模仿演唱的方法,在听、唱、合作表演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感受《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音乐魅力 知识技能 1、能在聆听、演唱、音乐活动中,感受体验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2、能熟练模唱四个主题音乐,在听赏中辨别主题出现的顺序 教学重点 能积极主动聆听、演唱、参与音乐活动,感受乐曲中的不同音乐情绪和奏鸣曲的结构形式 教学难点 能熟练模唱主题音乐,感受旋律内在的音乐要素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课件光盘 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依据) 一、导入 活动:不同背景下欣赏两首风格不同的乐曲片段a《我不想长大》 b《G大调弦乐小夜曲》 1、师生交流(小夜曲定义)a 、中世纪的男子晚上在窗下演唱的一种情歌,风格优美缠绵抒情。
b 、18世纪为晚间娱乐消遣而作,乐曲风格类似与嬉游曲 2、导入《G大调弦乐小夜曲》 以体现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对比聆听,增强对音乐体裁小夜曲的记忆二、新授知识 完整欣赏乐曲1、静心聆听乐曲 2、教师随音乐的情绪力度变化指挥乐曲 思考:乐曲的初步感受和演奏的乐器? 学生交流感受及演奏形式(弦乐五重奏) 适当的体态语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应,提高听赏效率,对乐曲有个整体审美感受欣赏呈示部 活动:聆听四个主题音乐片段 思考:听完后请你尝试哼出你最易记忆和熟悉的旋律? 聆听后哼唱有助于集中精力聆听应约这种方式对主题记忆也很有帮助 逐一欣赏四个主题音乐 活动:看图形谱聆听 a 主题 思考:1、音乐情绪?力度?旋律特点?(雄壮而强有力的进行曲风格)2、教师弹琴对比休止附的音响效果3、男女生合作用 beng 来哼唱a 主题单一枯燥的音符变成了立体生动的图形谱,加深学生对旋律的记忆 音乐是瞬间的听觉艺术,教师组织的音乐教学活动必须围绕音乐展开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音乐的内在美 有分有合、形式多变的哼唱,使学生对旋律有了深层次的感受,达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感在轻松愉快中解决了难点。
活动:看图形谱聆听 b 主题 1、引导学生与 a 乐段进行音乐要素的对比 (柔婉轻盈的舞曲风格) 3、师生合作用la哼唱旋律 (感受倚音、顿音、休止附的旋律特点) 4、男女合作合唱主题a和b主题音乐 活动:看图形谱聆听c 主题(活泼精巧)引导学生用玩滑梯的感觉去感受旋律特点及音乐情绪 与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加深对乐曲的感受和记忆 活动:看老师的手势聆听 d 主题(俏皮灵活) 1、思考:d主题的音乐情绪?并在听赏中观察教师在音符上加入的动作?为什么? 教师轻轻晃动手腕的动作(颤音)2、鼓励学生创编动作或声音表现颤音?(打嘟、抖动书本、摇头等)3、采用学生创作的声音动作演唱 通过学生自己的发现、研究、探索、创造这一过程后,极大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结构欣赏 活动:完整欣赏乐曲 1、要求学生安静聆听并举手示意abcd四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2、完整聆听乐曲展示奏鸣曲式结构 b d c a d a 通过举手示意检测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并在聆听中加深对奏鸣曲式结构的认识。
作品背景及曲作家 1、通过课件先出示作曲家生平、功绩,让学生猜姓名? A 西方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 B 35岁的一生创作了75部音乐作品 C 六岁就开始创作第一步作品,被誉为“音乐神童” 2、从音乐中感受到的莫扎特是个怎样的音乐家?可是,他也遭遇着生活的艰辛、贫困和上流社会的冷漠教师介绍创作背景(贫困交加)可他的乐曲始终保持着一种明朗、温馨和祥和 以猜设疑,引入莫扎特,而意想不到的创作背景更能增强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了情感的铺垫三、小结 播放乐曲生总结收获和感受(积极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 结束语:莫扎特的音乐清明高远,乐天愉快,面对生活的艰辛、贫困,他不消沉、不悲观听他的音乐如同陈年香醇的酒、浓郁芳香的茶,令人神志清爽,心情愉悦,让我们记住这个伟大而响亮的名字——莫扎特 《G大调弦乐小夜曲》的旋律,回味无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