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生物4月月考试题.doc
12页鹤壁市淇滨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四月份月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题2分)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B. b点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C. 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右移D.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果该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2.将某水生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有机物积累量的影响,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10152025光照下CO2吸收量(mg/h)2.503.253.754.25黑暗中CO2释放量(mg/h)1.001.502.253.00根据该表数据分析,如果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那么在哪种恒温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A. 10 ℃ B. 20 ℃ C. 15 ℃ D. 25 ℃3.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气体产生情况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CO2浓度在恒定水平。
下列几种实验结果(给予相同的环境条件),你觉得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甲、乙装置中的水滴都右移B. 甲、乙装置中的水滴都左移C. 甲装置中的水滴不动,乙装置中的水滴左移D. 甲装置中的水滴右移,乙装置中的水滴左移4.下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B. 2过程完成了从活跃化学能到稳定化学能的转变过程C. 图中1、2过程只能发生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D. 某植物细胞内1过程产生的O2若参与到5过程中至少需穿越4层生物膜结构5.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中O的转移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 B. 过程③⑤都有[H]生成C. 过程①②⑤都需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过程②③可相互提供物质6.从经过饥饿处理的植物的同一叶片上陆续取下面积相同的叶圆片(如图)称其干重在不考虑叶片内有机物向其他部位转移的情况下分析,那么(y-x)g可代表( )A. 细胞呼吸消耗的养料 B. 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C. 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净增量 D. 光合作用中有机物的制造量7.以测定的C0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时相等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D. 其他条件不变,光照强度适当增强时,两曲线的交点将向左下方移动8.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合成ATP的能量来源不同于丙 B. 乙过程能在黑暗环境中长期进行C. 丙过程产生的ATP可用于乙过程 D. 丙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9.下图表示一个神经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离子的浓度差能保持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B. Na+通过主动运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维持浓度差C. Mg2+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消耗能量D. Cl-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蛋白10.下图为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通过方式①进入细胞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性B. 神经元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K+通过方式②内流C. 葡萄糖通过方式③进入红细胞与载体的专一性有关D. 大分子物质通过方式④运输需要消耗ATP11.如图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的a可能是O2、甘油和酒精等 B. 图中b上N点时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的数量C. 图中b所示运输方式需消耗能量 D. 图中b所示方式可能不受O2浓度的影响1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 )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单体(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它的单体是氨基酸C. DNA是具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它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D.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只含有C、H、0三种元素13.经测定,某多肽链分子式是C21HxOyN4S2(—SH+—SH→—S—S—+2H),其中含有一个二硫键(—S—S—)。
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O2N)、天冬氨酸(C4H7O4N)、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半胱氨酸(C3H7O2N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多肽水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分别是半胱氨酸、天冬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B. 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C. 该多肽在核糖体和高尔基体上合成D. 该多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614.有关蛋白质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组成病毒的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的B. 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C. 在NaCl溶液中的蛋白质仍未失去其生物活性D. 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15.有一种“十五肽”的化学式为CxHyNzOdSe(z>15,d>16)已知其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几种氨基酸,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水解可得e个半胱氨酸 B. 水解可得(d-14)/2个天冬氨酸C. 水解可得z-15个赖氨酸 D. 水解时消耗14个水分子16.下图不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 )A. 细胞质壁分离速率与时间的关系B. 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C. 发生渗透失水的细胞质量与时间的关系D. 氧气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17.如图A是测定植物光合速率的装置,图B是经过测定后描绘出的一天之内玻璃钟罩内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曲线。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影响玻璃钟罩内氧气释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B. 在图B的c点时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基本相当C. 在大约13时刻度管中液滴向右移动达到最大刻度D. 该装置测定的是净光合速率18.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完全相同,但用法和用量均不相同②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也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为底物③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发现细胞核呈红色、细胞质呈绿色④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可利用斐林试剂检测不同温度下的淀粉酶是否能将淀粉水解⑤用硝酸钾溶液处理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一定可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⑥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颜色较浅,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通光孔或换平面反光镜A. 1 B. 2 C. 3 D. 419.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B. 利用装置甲制作果酒时,瓶中的果汁不能装满C. 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D. 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20.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最好B. 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C. 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 在果酒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21.用葡萄发酵酿制的葡萄酒往往呈现深红色,其原因是( )A. 葡萄酒中酸性物质较多 B. 红葡萄皮的色素进入发酵液C. 酵母菌菌体呈现深红色 D. 发酵过程中产生了有害物质22.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23.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 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 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24.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①和②都只能发生在缺氧条件下B. 过程①和都③只发生在酵母细胞的线粒体中C.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D. 过程①~④所需的最适温度基本相同25.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B.含水量大于85%的豆腐利于保持湿度,适宜制作腐乳C.卤汤中的酒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沸水消毒,装瓶时,应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26.如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正确曲线的是( )A. B. C. D. 27.下列有关泡菜制作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照清水和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并煮沸冷却B.加陈泡菜水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菌种C.在坛盖边缘的水槽中注满水,以提供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亚硝酸盐的含量变化为先减少后增加28.在制果酒、果醋、泡菜、腐乳时,所用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分别是( )A. 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需氧型B. 厌氧型、厌氧型、厌氧型、需氧型C. 兼性厌氧型、需氧型、需氧型、厌氧型D. 厌氧型、兼性厌氧型、需氧型、厌氧型29.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直立菌丝构成的B. 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 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D. 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30.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①③④都能合成ATP B. 过程①②③④总是同时进行C. 过程①③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D. 过程④产生的[H]还来自于水三、非选择题31(16分,每空2分).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大棚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桃树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日变化曲线实验期间分别于11h和15h打开和关闭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