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统测卷(四).doc
8页2012 届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周统测(四) 2012.3.14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70 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设集合 A={ x||x-2| ≤2},B={y| y=-x 2,-1 ≤x≤2},则 A∩B= ▲ .2. 高三⑴班共有 56 人,学号依次为 1,2,3,…,56.现采用系统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容量为 4 的样本,已知学号为 6,34,48 的同学在样本中,那么还有一个同学的学号应为 ▲ .3.已知复数 z1=2+i,z 2=3-i ,其中 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 的实部与虚部之和为 ▲ .z1z24.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 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 的值是 ▲ .k5. 如图,在 中, , ,ABC△ 32AC是边 的中点,则 ▲ .DD6.已知 a=log 30.5,b =3 0.2, c=sin2,则 a,b,c 按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开始k = 0S=100iS > 0 k=k+1S = S-2 k是输出 k结束否A BCD7.若△ ABC的内角 A 满足 32sin,则 Acosin ▲ .8.下列四个命题:①命题“若 ”的逆否命题为“若 ,则 ”;1,0232xx则 1x230x②若命题 p:“ x∈R,使得 x2+x+1<0 . ”则 :“ ∈R,x 2+x +1 ≥0” ;p③对于平面向量 a,b,c,若 a≠b ,则 a·c≠b·c; ④已知 u,v 为实数,向量 a,b 不共线,则 ua+vb=0 的充要条件是 u=v=0.其中真命题有 ▲ (填上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9.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且AD//BC, ,侧棱 底面 ABCD,若 AB=BC= ,则 CD 0ABCA12AD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为 ▲ .10. 数列 1, , ,…, 的前 n 项和为 ▲ .11+ 2 11+ 2+ 3 11+ 2+ …+ n11.已知抛物线 的准线与双曲线 相交于 两点,且 是xy4212yax)0(BA,F抛物线的焦点,若 是直角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FAB AB C DP12.己知函数 f(x)= 则不等式 2)(xf的解集为 ▲ .{x+ 2, x≤ 0,- x+2, x> 0, )13.实系数方程 的两根为 、 ,且 ,则 的取20xab1x2120x21ba值范围是 ▲ . 14.已知函数 f(x)= (a∈R) ,若对于任意的 x∈N* ,f (x)≥3 恒成立, 则 a 的21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90 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本题满分 14 分)如图,平面 PAC平面 B,点 E、F、O 分别为线段 PA、PB、AC 的中点,点 G 是线段 CO 的中点, 4, 2PAC.求证:(1 ) 平面 E;(2 ) FG∥平面 .16. (本题满分 14 分)设向量 a=(1, cos2θ),b=(2,1) ,c =(4sinθ,1),d=( sinθ,1).12(1 )若 θ∈(0, ),求 a·b-c·d 的取值范围;π4(2 )若 θ∈[0, π),函数 f(x)=|x -1|,比较 f(a·b)与 f(c·d)的大小.PABCOEFG17. (本题满分 14 分)如图,线段 AB=8,点 C 段 AB 上,且 AC=2,P 为线段CB 上一动点,点 A 绕着 C 旋转后与点 B 绕点 P 旋转后重合于点D,设 的面积为 .,Px()fx(1 )求 x 的取值范围;(2 )求 f(x)的的最大值.18. (本小题满分 15 分)已知 A(-2,0),B(2,0)为椭圆 C 的左、右顶点,E(1 , )是 C 上的一点.F 为 C 的右焦32点。
1)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2)过点 A 的直线 l 与椭圆 C 的另一个交点为 P(不同于 A、B) ,与椭圆在点 B 处的切线交于点 D.当直线 l 绕点 A 转动时,试判断以 BD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 PF 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19. (本小题满分 16 分)已知函数 .4()()fxaxR(1 )若 ,求不等式 的解集;00f(2 )若对于一切 ,不等式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1fxa20. (本小题满分 16 分)在数列{ an}中, a1=1,a n+1 = (1+ )an+ .1n n+ 12n(1 )求数列{a n}的前 n 项和 Sn;(2 )在数列{a n}中,是否存在连续三项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 {0} 2. 20 3.1 4. 7 5. 7.3158.①②④ 9 . 90o 10.2 2nn+ 111. 12. ],[ 13. 14.( ,+∞)6(,1)15. 【 证明 】由题意可知, PA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为等边三角形. …………………2 分(1 )因为 O为边 的中点,所以 BOAC,因为平面 P平面 A,平面 P平面 ,B平面 C,所以 面 . …………………5 分因为 A平面 ,所以 B,在等腰三角形 P内, O, E为所在边的中点,所以 OEPA,又 BOE,所以 A平面 ;…………………8 分(2 )连 AF 交 BE 于 Q,连 QO.因为 E、F、O 分别为边 PA、PB、PC 的中点,所以 AG,且 Q 是△PAB 的重心,…………………10 分于是 2,所以 FG//QO. …………………12 分因为 F平面 EB O, 平面 EBO,所以 FG∥平面 EBO …………………14 分16. ( 1)a·b- c·d=2cos2θ, …………………………………………………4 分∵θ∈(0 , ),∴2θ∈(0 , ),∴a ·b-c·d∈(0 ,2 ) . ……………………6 分π4 π2(2 ) ∵a·b=2+2cos2 θ≥1,c·d =1+2sin 2θ≥1,而 f(x)=|x-1|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 f(a·b)与 f(c·d)的大小关系,等价于 a·b 与 c·d 的大小关系. ……………………8 分由(1)知,a·b-c·d=2cos2θ,∵θ∈ [0,π) ,∴2θ ∈[0, 2π).①当 2θ∈[0, )∪( ,2π),即 θ∈[0, )∪( ,π)时,a·b-c·d >0,即 a·b>c ·d,所以 f(a·b)π2 3π2 π4 3π4>f (c·d);…………………………………………………10 分 ②当 2θ= 或 ,,即 θ= 或 时,f (a·b)=f (c·d); π2 3π2 π4 3π4PABCOEFGQ……………………………12 分③当 2θ∈( , ),即 θ∈( , )时,f (a·b)<f (c·d). π2 3π2 π4 3π4……………………………14 分(1 )由题意知,在 ΔCDP 中,CD=2,CP =x,PD=6 -x,由 得,x∈(2, 4).∴f (x)的定义域为(2, 4). ……………………………4 分06,2,()(2) f(x)= ……………………………10 分268x∴f(x)= ≤1. f(x)的的最大值为 1. ……………………………14 分2(3)18. ( 1) + =1 ……………………………4x24 y23分……………………………10分……………………………12 分(2……………………………16 分19. ( 1) 等式 的解集为 . ……………………………5()0fx[2,0)(,)分(2 ) f(x)= ……………………………7 分4,,ax①当 a≤ 0 时,f(x) = ≥4 -a≥1,∴a≤3 .又 a≤0,x所以,a ≤0 满足题意. ……………………………9 分②当 a∈ (0,2) 时,函数 f(x)的在(0, 2)上单调递减,在(2, +∞)上单调递增,所以 f(x)=≥4-a≥1,∴a≤3.又因为 a∈(0 ,2),所以,a ∈(0 ,2)满足题意. x…………………12 分③当 a≥ 2 时,函数 f(x)的在(0, a)上单调递减,在( a, +∞)上单调递增,所以 f(x)min=f (a)= ≥1,∴a≤4 ,又因为 a>2,所以, , a∈[2, 4]满足题意. 4a…………15 分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 . ……………………………16,]分20. ( 1)a n=2n ……………………………51()n分. ……………………………10 分1()4nnS(2 )存在 a2,a 3,a 4 成等差数列. ……………………………16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