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事迹宋校长.docx
19页典型事迹宋校长 ——汝南双语小学校长宋明霞 汝南双语小学是XX县区委、县政府为加快汝南小学教育发展步伐,于2006年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小学学校占地130亩,现有六个年级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64人;省级优质课教师5人,市级优质课教师1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5人 现代化风格的教学楼、公寓楼、餐厅、运动场等建筑布局合理,典雅壮观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40个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图书室、舞蹈室、美术室、乐器室、书法室等设施齐全,为发展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校五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秉持“以人为本、德育铸魂、文化立校、质量取胜”的办学方针,实施“德育兴校、特色兴校、科研兴校”的三大战略,坚持“教育教学并重、普教艺教并重、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并重、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并重”的教学策略学校在建设书香校园,加强学生特长培养,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振兴汝南教育,为驻马店崛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小学,学校管理上突出“服务家长、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办学宗旨。
我常说:“学校教育工作是一项服务工作,为孩子成长服务,为老师成功服务,为家长教子服务让家长放心,让老师舒心,让孩子开心就是校长的工作目标 “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成功在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校致力于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而推进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教师先学后教,学生在教中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孩子“质疑—探 1究—解决”模式下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科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既减轻了老师的课业负担,又博采众家之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还聘请专业的武术、篮球、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器乐教师担任学生兴趣特长班教师,培养孩子特长学校已经举办了三届“元旦文艺特长展示活动”和两届“放飞梦想,欢度六一”文艺特长展示,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师生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获得高层次奖励我的勤奋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2年12月被评为XX县区优质课一等奖;2003年10月获得“XX县区学科带头人”称号;2004年5月被评为“XX县区优质课教师”;2006年5月获得“XX县区优秀少先大队员”称号;2006年元月被评为“XX县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7月获得XX省优质课一等奖;2007年9月被评为“XX县区优秀教师”;2009年3月被评为“XX县区三八红旗手”;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育科研》、《中国教育创新》、《小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学校无差生,处处关心;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每月确定主题教育目标,致力于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校长教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校长、教师、学生同吃同住,餐厅里天天可见校长老师为学生端汤盛饭,寝室里随处可听到校长和老师的和蔼可亲的笑声学生们都说“双语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风风雨雨三年过,百舸争流争上游”五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XX县区优秀民办学校”;“XX县区办学先进单位”;“XX县区安全教育示范学校”;“XX县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XX县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XX县区三八红旗先进单位”“XX县区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XX县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XX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学校” 荣誉的取得记录着过去,展望未来奋勇向前孩子的未来是我们的责任,家长的希望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双语小学全体师生坚持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为目标,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己任,早日实现汝南双语小学成为“天中名校”的奋斗目标 第二篇:典型事迹--宋校长百舸争流千帆过,独树一帜争上游 ——汝南双语小学校长宋明霞汝南双语小学是XX县区委、县政府为加快汝南小学教育发展步伐,于2006年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小学。
学校占地130亩,现有六个年级3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多人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80人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64人;省级优质课教师5人,市级优质课教师11人;市级骨干教师6人,县级骨干教师15人 现代化风格的教学楼、公寓楼、餐厅、运动场等建筑布局合理,典雅壮观学校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40个多媒体教室和微机室、图书室、舞蹈室、美术室、乐器室、书法室等设施齐全,为发展学生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校五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秉持“以人为本、德育铸魂、文化立校、质量取胜”的办学方针,实施“德育兴校、特色兴校、科研兴校”的三大战略,坚持“教育教学并重、普教艺教并重、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并重、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并重”的教学策略学校在建设书香校园,加强学生特长培养,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振兴汝南教育,为驻马店崛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学校是一所民办全日制寄宿小学,学校管理上突出“服务家长、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办学宗旨我常说:“学校教育工作是一项服务工作,为孩子成长服务,为老师成功服务,为家长教子服务。
让家长放心,让老师舒心,让孩子开心就是校长的工作目标 “学校的发展在于教师的成功,教师的成功在于学生的成功,学生的成功在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校致力于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而推进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教师先学后教,学生在教中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孩子“质疑—探 究—解决”模式下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学科组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既减轻了老师的课业负担,又博采众家之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学校还聘请专业的武术、篮球、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器乐教师担任学生兴趣特长班教师,培养孩子特长学校已经举办了三届“元旦文艺特长展示活动”和两届“放飞梦想,欢度六一”文艺特长展示,得到上级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师生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获得高层次奖励我的勤奋工作得到了学校和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002年12月被评为XX县区优质课一等奖;2003年10月获得“XX县区学科带头人”称号;2004年5月被评为“XX县区优质课教师”;2006年5月获得“XX县区优秀少先大队员”称号;2006年元月被评为“XX县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006年7月获得XX省优质课一等奖;2007年9月被评为“XX县区优秀教师”;2009年3月被评为“XX县区三八红旗手”;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育科研》、《中国教育创新》、《小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学校无差生,处处关心;教育无小事,事事育人”学校加强德育教育,每月确定主题教育目标,致力于学生养成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校长教师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树立榜样校长、教师、学生同吃同住,餐厅里天天可见校长老师为学生端汤盛饭,寝室里随处可听到校长和老师的和蔼可亲的笑声学生们都说“双语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风风雨雨三年过,百舸争流争上游”五年来,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XX县区优秀民办学校”;“XX县区办学先进单位”;“XX县区安全教育示范学校”;“XX县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XX县区民办教育示范学校”;“XX县区三八红旗先进单位”“XX县区规范化管理示范学校”;“XX县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XX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学校” 荣誉的取得记录着过去,展望未来奋勇向前孩子的未来是我们的责任,家长的希望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双语小学全体师生坚持以办“规范加特色”学校为目标,育“合格加特长”人才为己任,早日实现汝南双语小学成为“天中名校”的奋斗目标 第三篇:宋玉平典型事迹“白手起家”的女支书 ——XX县区郭道镇秦家庄村宋玉萍典型事迹 在太岳老区XX县区的一个小山村——郭道镇秦家庄村有这样一个平凡而又“知名”的农村妇女,她从1998年受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在一个一贫如洗、无人问津的穷山村“穷兵黩武”、“白手起家”。
把一个缺水、缺电、群众缺医少药、致富无门的落后山村全面“整容”,变成了一个焕然一新、生机盎然的新农村 就是这个妇女,她在拼力创业摸爬滚打中拼出了群众的出路,也拼得了史无前例的“知名度”,如今她的家里摆满了一摞摞的证书、奖杯,村集体也跟着她“沾尽了光”,从她担任支部书记以来,特别是兼任第 五、第 六、第七届村委主任以来,她受到郭道镇镇党委、政府“特级劳模”、先进工作者、优秀干部等二十三项表彰,受到XX县区委、县政府“特级劳模、先进工作者等11项奖励,受到XX市政府、市妇联、“巾帼示范村、三八红旗手”等四项表彰二oo七年获得了XX省妇联“三八红旗手”表彰,在她的影响下,秦家庄村集体获得了省、市、县表彰三十余项是什么使她拥有如此多的光环呢我们可以说句“打保票”的话她就是靠一股“拼”劲拼出来的 让我们认识这个不平凡的妇女吧,她的名字叫宋玉萍,担任支部书记前曾是这个村的“妇女主任”,也是一个养猪能手那一年,她是在班子 1唤散、无人主政的情况下被镇党委、政府“赶着鸭子上架”的上任以来,她把“小家”撇在一边,把这个“大家”当作了自己的家,开始了她的“振兴家业”之路。
——“拆东补西”建阵地宋玉萍被任命为支部书记时,当时村委还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她在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把自家养猪积攒的3000元钱拿了出来,亲自雇人整修了村委办公室,总算有了一个为民服务的“一席之地” ——改造基础慰民心一是认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发展道理,鼓足气完成了“普九”教育工程;二是面对群众“吃水难”问题,发誓要改变群众“抱着金碗讨饭吃”的现状,引回金银泉优质矿泉水,安装了自来水,为群众圆了“吃水梦”;三是竭尽全力争取电网改造项目,挨家挨户作动员,完成了低压改造,使131户村民告别了“用电难” ——一举两得抓生态2001年,东奔西走争取国债资金50万元,打造防洪坝78米,挖鱼鳞坑25万个,雨季造林600亩,封山育林1000亩,植树8万余株,同时也为村民创造劳务收入10余万元此后,又于2002年争取了退耕还林工程417.9亩,为群众又一次带来了劳务实惠 ——改天换地出壮举2003年,面对村内荒山难治,村民无处建房,失去信心的现状,下决心实施“移山工程”,清除土石方3万余立方,新增了30余户宅基地,目前已有10户村民建起了新居 ——发展农业抓治理。
2004年,申请水利部门设计并实施了改河扎坝、垫地工程,总投资87.5万元,扎拦河坝800米、护地坝660米、垫 2地200亩,动用土石方162561立方,至今仍有70余万元资金缺口,宋玉萍为此“吃官司”达两年之久 ——提升品味强功能完成了131户程控入户及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大大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尊师重教建伟业村办学校尽量告别危房,享受与城镇师生同样的教学条件,她四处“游说”,投资67万元,新建希望小学共22间二层教学楼,现已投入使用 ——新村建设谱新篇在完成“村村通”水泥路基础上,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3500米;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万元新建造了党建阵地、村级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安装路灯36盏,粉刷墙壁8000余平米,拆除违章建筑20余座,彻底改变了秦家庄村落后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