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五年级(3)班家长会家长会.ppt
45页五(3)班家长会精诚合作 共同努力时间过得飞快,一年一次的家长 会又如期举行了感谢各位家长五 年来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的教学工 作尊敬的各位家长 :家长会主题:和家长们探讨今后孩子 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家庭 对孩子行为习惯和学习成 绩的影响一、简介学校新现状:硬件设施:本学期 搬入新教学楼;正在建设的第二栋 新教学楼;美术室、音乐室、微机 室、实验室、舞蹈室、图书室、学 生社团等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电子 白板软件方面:学校各级领导定期走出 校门培训、学习;各科教师每 周进行教研活动,交流探讨教 学方法;学校把名师请进来, 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我们 注入新鲜活力,并且本校教师 分期、分批参加学习培训,提 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以便于更 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 •楼道的班级文化,都是学生自己动手 制作 •卫生:不怕苦不怕累,卫生区多次受 到省市领导的好评 •纪律:老师在或不在都能一样遵守纪 律,本班纪律受到各任课老师的称赞 •有责任心:班里的每位学生都能各司 其职,如班长、小组长、小会计、小图 书管理员、桌长等,现已经形成一个互 帮互助,凝聚力极强的班级,并且,今 年我班荣获“沙河市先进班集体”。
也许有部分家长以为孩子多 干活会累,但是你并不一定了 解孩子们的内心,在他们心里 ,这是一种至上无比的荣誉感 ,作为家长,应该为有这样的 孩子而自豪这不但能培养孩 子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提 高他们的成绩与自信,这就为 他们今后的道路上奠定了成功 的基石展 我 风 采整体来讲,不论是学校、教 师,还是学生,可以说教与学 ,各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和 进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座 的家长跟上发展的步伐进一 步加强家校配合,提高教育 孩子的积极性之所以把这次家长会定位 在和家长们探讨孩子的教育问 题,以及家庭对孩子行为习惯 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上,是因为 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们进 一步发展的“短板”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 孩子而往往我们当中有很多家长会 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 解决,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你想,同样一个 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有 的学生学习成绩好,而有的学生学习 成绩差一些呢?这其中关键在于家庭 教育1、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当人们说这个孩子和那个孩子的不同的时候,其实主 要是指这个家长和那个家长的不同。
• 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 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 • 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 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之一的家长基本没有能 力跟得上而这,就是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 主要原因 • 一天一小步,一周一大步,一月长一截,一学期就在 全然不同的两个档次了资质相同的孩子,遇上不同 的父母,其发展也就不一样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刘利梅学校教育是群体性教化形式德智 体都是群体性教育,一个老师负责几十 个、上百个学生,不可能象父母那样把 精力和教化的对象都集中在一个学生身 上,无论从体力、精力还是情感上家庭 教育都占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潜在 能量是巨大的,开拓前景是广阔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 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 长这里的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 风好 心理学家讲:1)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2)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3)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2、树立家教意识,提高家教质量3、密切配合学校教育作为家长应当明白,孩子的智力 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
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的密切 配合,如果没有良好正确的家庭教育 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也不一定能 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在同样的年龄段,走进同一个学 校,同一间教室,接受同样的教育,接受 教育的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大优大 劣分化的原因并不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质 量,而在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只抱怨学 校教育质量不检查家庭教育的家长请冷静 地思考,积极配合学校教育4、要多鼓励孩子在学习上力求上进• 家长在家要多翻翻孩子的作业,可能有的家长会 说自己看不懂,但至少从孩子字写的工整程度上 知道他对待学习的态度• 家长平时应多列举身边考上好大学或有重要成就 的人物的例子鼓励或者暗示孩子树立远大理想5、但分数又并不代表一切作为教师,我们比谁都知道分数的重要 可是,那比分数更重要的,我们时 刻不敢忘记:第一,身心健康;第二 ,正直勤勉;第三,面对困难,具有 独立战胜的勇气和能力;第四,成绩 优秀 --------全国著名优秀班主任刘利梅6、充分认识家教的长期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材没 有几十年的精心培养是成不了人材的 靠朝夕之功和侥幸心理也是培养不 好孩子的 • 家长必须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是 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长期工程。
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 教育,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 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 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 ,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 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谁在教育孩子?是家庭?还是学校? 既是家庭,也是学校马卡连柯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家庭要正 确地引导孩子,不但要“养”,还要 “教”,更要“育”魏书生这世界上没有比教育孩子成人更重要 的事情了柏拉图家庭教育应该是耐心的,而不是急躁的; 应该是说理的,而不是责骂的; 应该是锲而不舍的, 而不是追求速战速决的故事: 妈妈的家长会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 “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 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她还是告诉了儿子老师表扬 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坐不了一 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 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 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 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 让她喂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 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 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 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商 有问题,您最好能带他去医 院查一查”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 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 你充满信心。
他说了,你并 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 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 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 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 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 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 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 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 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 ,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 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 有点危险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 满意,他说了,只要 你努力,很有希望考 上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 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 子学校打让她儿子到 学校去一趟儿子从学校回来, 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 招生办公室特快专递 交到她的手里,突然 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 大哭起来边哭边说 :“妈妈,我一直都 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 孩子,是您……”树立孩子的自信希望您的孩子积极向上,请这样说—— 1、你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2、别怕,你肯定能行! 3、有个女儿(儿子)真好! 4、你是个聪明孩子,成绩一定会赶上去的 希望孩子学习更优秀,请这样说—:1、凡事都要有个计划,学习也一样2、你再好好思考思考,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3、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试一试吧 4、做完作业再玩,不是玩得更开心吗? 5、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
1、孩子,你真的很棒 2、你一点也不笨 3、告诉自己:“我能做到” 4、孩子,我们也去试一试? 希望您的孩子充满自信,请这样说—父母做好三件事孩子会更加优秀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多和孩子沟通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第二件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 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1、专心致志 2、独立思考 3、认真细致 4、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 5、背记词汇和课文 6、多识字、多读书 品德比知识更重要,习惯比考分更有用! 因为,丢了文化知识可以再学,而丢了人格和 尊严却无法挽回!特别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要引导孩子做一个善于倾听,懂得感恩, 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世界级心理学巨匠 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 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 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行为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行为习惯第三件事:引导孩子 学会学习 • 在校的5天交给我们,在家的2天怎么办?5 + 2 =( )• 在学校学到的知 识和做人的道理 由于家长的要求 和学校的要求不 一致,学校教育 的成果丧失殆尽 !(5+2=0)• 周末接受的家长 教育,回到学校 抛到脑后,家庭 教育的效果等于 零! • (2+5=0)7正确的教养方式, 会让我们辛苦十几年;错误的教养方式, 却会让我们辛苦一辈子! 让我们掌握正确的教养方式, 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 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让我们相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让我们相 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 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 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就业、乃至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学、就业、乃至 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 础。
础 好家长胜过好老师优秀的家长造就出色的孩子注意事项: 1. 不闯红灯 2.不吃三无食品 3.不要让孩子带钱到校 4.每天佩戴红领巾 5.打扫卫生的学生,请在7;40前到校 6.请假打告诉老师孩子的快乐成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孩子的点滴进步是我们唯一的欣慰让我们携手, 共同帮孩子描绘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