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大全.docx
11页婉约派的古代诗词大全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我在此整理了婉约派的古代诗词,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1 1、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宋代〕 孤独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心情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衰 一作:芳)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闲,层层深化揭示了抒情女主子公心中无限愁情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孤独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2、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李清照?〔宋代〕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头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字字句句熬炼精致,日常口语和谐入诗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2 1、永遇乐·落日熔金 李清照?〔宋代〕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一作:镕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避难江南时的作品,写她在一次元宵节时的感受 这首词不仅情感真实动人,语言也很质朴自然作者在这首词的下片中,无论是用当年在汴京赏灯过节来作今昔对比也好,还是用今日的游人的快乐来反衬自己的境况也好,都能更好地刻划出诗人当前的凄凉心情真是语似平淡而实沉痛已极更多李清照宋词赏析请关注诗词库的李清照专栏 这首词运用今昔比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织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深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
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闻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2、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李清照?〔宋代〕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实自然,情味深长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3 1、夏日绝句 李清照?〔宋代〕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愿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当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出来,震撼人心最终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 这首诗起调高亢,显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2、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宋代〕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际,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此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借赏梅自叹身世词人截取早年、中年、晚年三个不同时期赏梅的典型画面,深刻地表现了自己早年的快乐,中年的悲戚,晚年的沦落,对自己一生的哀乐作了形象的概括与总结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显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改变从上下两阕的支配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舞沦落、哀老孤苦的境况和饱经磨难的愁闷心情。
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予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予甚深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4 1、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宋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厨 通:橱;销金兽 一作:消金兽)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孤独的心情 此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含蓄唐司空图认为含蓄的主要特征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及,若不堪忧《诗品·含蓄》)从字面上看,这首《醉花阴》没有写离别之苦,相思之情,但细致寻味,它的每个字都浸透了这一点从她时常去看香炉里的瑞脑燃烧了多少(也即时间过去了多少)的细微环节中,读者可以感到她简直是度日如年白天好不简单挨过去了,晚上更加难捱李清照不干脆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是写失眠,写始终到半夜都没有睡着。
看来她不只是身体感到凉,主要的还是内心感到凉于是她对赵明诚那苦苦思念之情便从字里行间洋溢而出读罢全词,一位不堪忍受离别之苦的少妇形象生动地立在读者眼前 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的感情却非常深厚细腻畅达与深厚相结合,这正是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2、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照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这首《如梦令》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爽,词意隽永 此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酷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全词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心情的刻画活灵活现,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5 1、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宋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 这首《武陵春》是作者中年孀居后所作,非一般的闺情闺怨词所能比这首词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全词一长三叹,语言美丽,意境,有言尽而意不尽之美 这首词继承了传统的词的作法,采纳了类似后来戏曲中的代言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深厚愁闷的旋律,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依的才女形象 这首词简炼含蓄,足见李清照炼字造句之功力其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一句已达至境:既点出此前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又绘出现今雨过天晴,落花已化为尘土的韵味;既写出了作者雨天不得出外的苦闷,又写出了她惜春自伤的感慨,真可谓意味无穷尽 这首词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奇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殊是比方诗歌中用比方,是常见的现象;然而要用得新奇,却特别不易好的比方往往将精神化为物质,将抽象的感情化为详细的形象,饶有新意,各具特色这首词里,李清照说:“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同样是用夸张的比方形容“愁”,但她自铸新辞,而且用得特别自然妥当,不着痕迹读者说它自然妥当,是因为它承上句“轻舟”而来,而“轻舟”又是承“双溪”而来,寓情于景,浑然天成,构成了完整的意境。
2、声声慢·寻寻找觅 李清照?〔宋代〕 寻寻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难过,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积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一作:守著窗儿)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爽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寂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实清爽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特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婉约派的古代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1页 共11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第 11 页 共 1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