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物理期末考试题库.doc
35页1 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x=6+3t-5t3,则该质点作 ( D)(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2 一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图示设时间内合力作功xv21tt 为 A1,时间内合力作功为 A2,时间内合力作功为 A3,则下述正确都为(C 32tt 43tt )(A),,01A02A03A(B),, 01A02A03A(C),,01A02A03A(D),,01A02A03A3 关于静摩擦力作功,指出下述正确者( C) (A)物体相互作用时,在任何情况下,每个静摩擦力都不作功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必定静止 (C)彼此以静摩擦力作用的两个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所以两个静摩擦力作功之和等 于零4 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经过时间 T 转动一圈,那么在 2T 的时间内,其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B )(A), (B) 0, (C)0, 0(D), 0TR25、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
已知在时间内,速率由 0 增加到;F1t在内,由增加到设该力在内,冲量大小为,所作的功为;在内,2t21t1I1A2t冲量大小为,所作的功为,则( D )2I2AA. B. 2121;IIAA2121;IIAAC. D. 2121;IIAA2121;IIAA6 如图示两个质量分别为的物体 A 和 B 一起在水平面上沿 x 轴正向作匀减速直BAmm 和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与 B 间的最大静摩擦系数为,则 A 作用于 B 的静摩擦力aF 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D )轴正向相反与、轴正向相同与、轴正向相同与、轴正向相反与、xamDxamxgmxgmBBBB,,C,B,ATR2 TR2 TR2utot1ABx7、根据瞬时速度矢量的定义,及其用直角坐标的表示形式,它的大小可表示为(C )A . B. C. D. dtdr dtrd||kdtdzjdtdyidtdxdtdz dtdy dtdx8 三个质量相等的物体 A、B、C 紧靠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若 A、C 分别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则 A 对 B 的作用力大小为)(,2121FFFF(C )A. B. C. D. 1F21FF 2131 32FF 2131 32FF 9 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x=5+2t-10t2 (m),则该质点作(B )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 10 质量为 10kg 的物体,在变力 F 作用下沿 x 轴作直线运动,力随坐标 x 的变化如图物 体在 x=0 处,速度为 1m/s,则物体运动到 x=16m 处,速度大小为( B )A. m/s B. 3 m/s C. 4 m/s D. m/s221711 某质点的运动学方程 x=6+3t+5t3,则该质点作(C)(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正值;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负值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谐振动的运动周期与初始条件无关; B)一个质点在返回平衡位置的力作用下,一定做谐振动C)已知一个谐振子在 t =0 时刻处在平衡位置,则其振动周期为 π/2D)因为谐振动机械能守恒,所以机械能守恒的运动一定是谐振动13、一质点做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x=Acos() ,当时间 t=T(T 为周期)时,质点t21的速度为 ( B )A B C1F2FA)-Aωsinφ; B)Aωsinφ; C)-Aωcosφ; D)Aωcosφ;14、两质量分别为 m1、m2,摆长均为 L 的单摆 A、B。
开始时把单摆 A 向左拉开小角 θ0,把B 向右拉开小角 2θ0,如图,若同时放手,则 ( C )A)两球在平衡位置左处某点相遇; B)两球在平衡位置右处某点相遇;C)两球在平衡位置相遇; D)无法确定15、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作描述,则其初相位应为 ( D ) A)π/6; B)5π/6; C)-5π/6; D)-π/6 16、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 E ,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 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 E 变为: ( D )(A); (B); (C); (D)4/1E2/1E12E14E17.一质量为 M 的斜面原来静止于水平光滑平面上,将一质量为 m 的木块轻轻放于斜面上, 如图.如果此后木块能静止于斜面上,则斜面将 [ A ] (A) 保持静止. (B) 向右加速运动. (C) 向右匀速运动. (D) 向左加速运动. 18. 用一根细线吊一重物,重物质量为 5 kg,重物下面再系一根同样的细线,细线只能经 受 70 N 的拉力.现在突然向下拉一下下面的线.设力最大值为 50 N,则[ B ] (A)下面的线先断. (B)上面的线先断. (C)两根线一起断. (D)两根线都不断. 19.质量分别为 mA和 mB (mA>mB)、速度分别为和(vA> vB)的两质点 A 和 B,受到相同AvBv的冲量作用,则 [ C ] (A) A 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 B 的小. (B) A 的动量增量的绝对值比 B 的大. (C) A、B 的动量增量相等.(D) A、B 的速度增量相等. 20.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 C ] A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B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 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 变. 21、对质点系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质点系总动量的改变与内力无关;②质点系的总动能的改变与内力无关;③质点系机 械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④、质点系的总动能的改变与保守内力无关。
在上述说法中A①正确 (B)①与②是正确的 (C)①与④是正确的 (D)②和③是正确的 22、有两个半径相同,质量相等的细圆环 A 和 B,A 环的质量分布均匀,B 环的质量分布 不均匀,它们对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转动惯量分别为 JA,JB,则 ( C ) A) JA>JB; B)JA<JB; C)JA=JB ; D)不能确定 JA、JB哪个大 23、一轻绳绕在有水平轴的定滑轮上,滑轮质量为 m,绳下端挂一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为 ,滑轮的角加速度为,若将物体去掉而以与相等的力直接向下拉绳,滑轮的角加速pp度将 ( C )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无法判断 24、一力学系统由两个质点组成,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若两质点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系统( B ) (A)动量、机械能以及对一轴的角动量都守恒; (B)动量、机械能守恒,但角动量是否守恒不能断定; (C)动量守恒,但机械能和角动量守恒与否不能断定; (D)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但机械能是否守恒不能断定。
25、 如图所示,A、B 为两个相同的绕着轻绳的定滑轮.A 滑轮挂一质量为 M 的物体,B 滑轮受拉力 F,而且 F=Mg.设 A、B 两滑轮的角加速度分别为和,不计滑轮轴的摩擦,则有 [ C ]AB(A) = (B) .> ABAB(C) RB, 2 034rEBA (2)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rRB, rBA01415 如题 4-2 图所示,半径为 R1 和 R2(R1R2, (2 分)2 034rqE(2)由电势叠加原理可得:rR2, (2 分)rq03416、如图所示求无限长圆柱面电流的磁场分布设圆柱面半径为 a,面上均匀分布的总电 流为 I16 解:(1)对无限长圆柱面外距离轴线为 r()的一点 P 来说,根据安培环路定理Rr LIrBl dB02R2R1+q+q -q题 4-2 图故得 rIB 20(2)P 点在圆柱面的内部时,即 Rr LrBl dB02故得 0B17、两平行直导线相距 d=40cm,每根导线载有电流 I1= I2=20A,如题 4-3 图所示。
求: (1)两根导线所在平面内与该两导线等距离的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2)通过图中斜线所示面积的磁通量 (设 r1=r3=10cm,L=25cm )题 4-3 图 17、解:(1)在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两导线等距离处的磁场为T100 . 44 . 0 201042 2/2257 0 0 dIB(2)所求磁通量为1210lnd22d20211rrrIlrlrIsBrrrWb102 . 2618、将一无限长直导线弯成题 4-4 图所示的形状,其上载有电流 I,计算圆心 0 处的磁感 应强度的大小O1I2IdL2r1r3r题 18 图18 解:如图所示,圆心 O 处的 B 是由长直导线 AB、DE 和 1/3 圆弧导线 BCD 三部分电流 产生的磁场叠加而成圆弧导线 BCD 在 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 B1的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I rIB623100 1载流长直导线 AB 在 O 点产生磁感应强度 B2的大小为)cos(cos4210 2aIB其中,;01652260cos0rra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31 (20 2rIB同理,载流长直导线 DE 在 O 点产生磁感应强度 B3的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231 (20 3rIBO 点的合磁感强度的大小为321BBBB2)231 (2600rI rI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rI021. 019 半径为 R 的圆片上均匀带电,面密度为,若该片以角速度绕它的轴旋转如题 4-4图所示求轴线上距圆片中心为 x 处的磁感应强度 B 的大小xR19 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