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话剧表演的细节.docx
6页浅谈话剧表演的细节 □路延彬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话剧表演中细节的重要性,文章以表演语言和表演动作两个基本点为重心,论证了演员必须将语言动作的细节处演绎完美,才能提升表演的艺术价值Keys 话剧表演 细节 语言 动作 话剧是舞台表演艺术的一种,是情感性和感染力都很强的艺术门类它既需要准确地捕捉人物的行为动[来自wwW.lw5U.coM]作,还需要演员有很强的表演技巧通过对人物的理解和对环境的认识,加上本身细腻的表演才能达到真实、自然的表演境界,给予表演对象高品位的艺术感受要成功地完成一部话剧表演,需要善于捕捉剧中的闪光点,掌握各项艺术表演元素,将它们恰如其分地运用,通过注重艺术表演的细节来成功地刻画自己所饰演的人物 如果要演绎好一部话剧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剧本的时代背景:它代表了一个剧本中人物的形象定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以及对人对事的态度等 2.分析扮演角色的人物性格:从剧本中人物的台词开始进行推敲——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角色对待人和事的态度也可以从这里体现出来 3.把握人物关系和规定情境:演戏就是演人物关系,人物关系弄明白了以后,整个戏的继续就不成问题,要是搞不清楚人物关系,一出戏就是乱的。
规定情境的把握绝大多数指的也就是人物关系的运用 4.用造型帮助自己塑造角色:七分打扮的话亘古不变有了扮相你就能形似七分,再加上自己内心的感受,不管是你从外到内地塑造还是从内到外地扮演,都可以对表现角色产生巨大的帮助,所以服装化妆也很重要 本文针对第2点着重谈一下如果说人物的个性是它自己的灵魂,那我们就需要通过语言和动作来完成它的躯体在话剧舞台上语言和动作是两大支柱,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是演员表演中的主要因素 话剧语言是最讲究的话剧不像电视剧那样频频切换镜头,话剧语言的多方面功力要求必须更加深刻、更加触及灵魂,在静止的“画面”中打动观众话剧也不像小品靠噱头去取悦观众构成剧本的语言不外乎两个部分:一是作者的舞台提示,其中有关于动作进行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的说明,有对人物外部动作、静止动作的提示,有对音响效果的提示;二是人物的台词——对话、独白、旁白,也就是言语动作可以说,话剧唯一的有形材料,就是对话,也就是台词它相对于动作能够传达更复杂、更深刻、更丰富的思想和感情话剧不同于其他戏剧样式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的语言形式,话剧构成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语言,一般而言话剧以标准的普通话和字正腔圆、富有穿透力的声音来表达故事和人物。
好的台词一定会对剧中的情节产生推动力,对人物关系发生作用力生活中我们常说“一句话说得好,叫你笑;说得不好,叫你跳”这是因为那些语言中有动作,触动了观众的内心世界,刺激了观众的神经,所以产生了作用力舞台上不需要那种冷漠无情的语言,无思想、无意志,即无动作的语言,因为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动作,有动作的语言可以突出主题思想,有行动性的语言可以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人物间的关系,可以引起观众的丰富联想,足见语言的重要性而语言表达得不好就会影响到整个话剧的效果,一般的毛病有:用气不好、吐字不清、有声无字或有字无声、传之不远、含混不清有一次我团排演平剧《毛泽东在1960》剧中,总理的扮演者每次给主席打时都会说:“主席,我是周恩来啊但偶有一次道白“恩”字是有字无声,加之方言,演出后同事们调侃听起来就像:“主席,我是总来啊同事们还打趣地说:“你还‘总去’呢!”这样的一次小小失误就会使演出的效果大打折扣还有就是语言呆板、平淡寡味、语气无轻重、语调无高低、节奏无缓急、念句无顿挫台词快与慢是节奏,代表人物当时的心情比如紧张的时候语速会快而且结结巴巴的,而比较有把握的时候说话节奏就会比较慢而且铿锵有力还有一种就是机械的背诵台词,一切都固定在“舌尖的肌肉”上了,语言没有动作性,没有内在思想感情的基础,不是在与对手交流中产生的活泼反应,传达不出台词微妙、内涵、潜在的真正意义,只是抓住对手台词尾作为应对的机械信号。
这会使整个过程表现得十分僵硬,观众也不会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内心和个性所有人物的情绪变化都会使台词的速度和力度有所改变,要准确地把握好才可以更好地传达给观众 动作也有两种:外部动作(即形体、肢体动作)与内部动作(即心理动作)我看过辽宁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搭错车》,剧中哑叔的扮演者吕晓禾老师的表演就是淋漓尽致的,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他却用眼神、面部表情和肢体行动把这一人物刻画得非常生动在话剧表演中,如果只有一个外部动作,就显得很不真实所有外部动作,都是根据内心的情绪而表达出来,是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来表现的,有助于增强演员的内心活动,外化人物的内心在话剧表演中,演员的内心活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说演员要用心去演戏,要尽量去找那些有意识真实的感觉那么,怎样用有意识的方法寻找下意识的表演呢?有很多方法,比如表演中演员必须要让自己的内心活动是现实主义的 在以往扮演角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状况:演员往往和角色无法处处统一这种状况总是难以避免,因为演员和角色从来就是矛盾统一的演员创造另一个非自我的人物,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演员创作要围绕角色,这又要求他们不得不统一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谈谈如何认识演员和角色的矛盾,这关系到演员创作角色时从模糊到清晰的思考过程以及复杂的内心活动和外部呈现。
哥格兰提出过:“演员的两个自我——第一自我是演员的灵魂,第二自我是肉体这就说明演员自己本身就存在着自我矛盾演员从开始接触角色后,就开始了对角色的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演员首先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来自www.lW5u.coM]戏路子”),这关系到演员和角色最终是否统一一旦定好角色,开始进行创作,就会有矛盾产生,因为演员不是角色,所以,演员的思想也不可能与角色完全统一,那么接下来演员创造角色的过程中就会要求演员自己与角色磨合不论是对角色内心的揣摩还是外部形体的选择,都是演员与角色融合的必要条件在扮演和塑造角色的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不可能人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只能是自己在实践里一点一点发现 选取鲜明、生动的典型化的细节才能表现出人物性格的鲜明性和独特性没有了典型化的细节就好比画龙不点“睛”,就好比生活中的人只有骨头没有肉一样,苍白、僵硬,缺乏生动性和感染力艺术细节是鲜明的,是生动的,它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它就好比一只只萤火虫,当它们聚集起来时,所发出的光芒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细节在塑造一个人物形象时必须从生活中选取典型、鲜明、生动的艺术细节。
如形体动作、语言、道具、服装、化妆等方面的细节,这样人物形象展现在舞台上才真实生动 戏剧演员表演时必须完整地再现舞台行动过程,表现角色性格不仅要表现角色的面容、体态、穿戴打扮以及特征性习惯性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举止、动作、声音造型、语调等等属于“形”的部分,还要演绎角色的气质、风度、气概、神采或风貌等能体现角色神情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神”的部分,体现内心与外形统一、内容与形式结合演员既要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人物的生活目的而行动起来,也要组织与选择最恰当准确的舞台动作和台词,从而表现出人物性格戏剧演员能否动情并以情感人,往往是表演创造成败的关键既要敢于感受和体验舞台情感,又要善于表达这种情感,既要敏感又要善于控制自己,使观众被表演所感动,做到体验与表现结合、敏感与控制结合 总而言之,演员必须充分表现话剧表演的细节,演绎出角色的精髓,使其“神似”高于“形似”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感染观众,提升话剧的艺术价值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