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轨道交通终点站折返能力分析及改进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70620066
  • 上传时间:2022-03-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8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轨道交通终点站折返能力分析及改进研究    摘要:通过对几种不同折返站折返线设置方案的优缺点分析比较,得出折返线设计应充分考虑折返能力,并对客运组织工作的影响、应急能力等因素进行了阐述关键词:折返站;城市轨道交通;折返线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日益紧张的城市交通,世界各国都在寻求一种承载能力高、运行速度快、对环境污染小的交通方式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效率高、污染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各国城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首选,如何进一步挖掘轨道交通线路容量,充分利用现有线路,是轨道交通从业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影响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诸多因素中,以折返站折返线能力为切入点,通过对折返站布局的分析,探讨折返线能力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1折返线作用及布置形式折返线属于车站配线,其功能是在列车通过折返线时改变列车的运行方向,从而达到列车掉头的目的根据车站站台形式和折返线布置的相对位置,车站前后折返有两种形式所谓站后折返(例如图1中带有岛式站台)是指列车通过设置在站后的终端折返线或站后交叉线折返;其优点一是安全性高。

      在整个折返过程中,列车的运行路线与后续进站列车的进站路线之间没有交叉点,两者之间没有干扰,有利于行车安全;二是客流组织简单车站后折返形式,不论车站站台形式(岛式站台或侧式站台),乘客上下客操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干扰,便于车站客流组织但是,由于列车进入车站后必须先通过车站再进入折返线,列车进出折返线需要一定的行走时间,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折返能力尽管如此,尽管如此,站后折返仍是大多数折返车站选择的布置形式如东莞地铁1号线的火车站,采用站后折返形式图6岛式站台站后双线折返示意图该方案优点:一是乘客上下车很方便车站客运服务与列车折返作业分离,对线路交通干扰小;二是系统具有较强的故障处理能力,当列车发生故障时,两端型回路线中的任意一条线均可作为临时停车线临时停车,不影响行车秩序;三是折返线有越行和待避的功能缺点:一是线路结构较穿越线路复杂,工程量和投资金额只能用于单线折返运行;二是列车在折返站停留时间长3通过比较几种方案的优缺点,可以看出在设计和选择实际折返线时,应综合比较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选择车站适合的折返线形式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3.1满足客运组织要求在车站运营期间,将出现明显的客流高峰时间,无论是车站折返还是车站折返,在车站高峰时段,都必须满足车站客运工作和列车折返运行的要求,确保车站正常的客运组织工作有序开展。

      这是选择车站折返线形式时的首要考虑3.2折返能力大小通过对折返线的各种布置形式的比较,发现在折返线数量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布置形式不同,折返作业的列车时间也不同,而且这种布置形式能够实现的折返能力大小也不同折返能力大(或折返间隔短)是折返线设置的目标3.4工程施工量对于地面站来说,无论采用哪种折返线,对工程量影响不大,但对于地下站和高架站来说,折返线的布置对地下开挖、高架柱和梁结构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增加工程投资4结语只有综合考虑影响折返线容量的因素,结合车站的地理位置和功能位置,才能选择最合适的折返线布置形式参考文献:[1]王志海.轨道交通终点站折返能力分析及改进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2]黄启有,马安权,张海荣.北京地铁9号线先期开通区段折返方案及折返能力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1[3]杨斌,魏佳.天津地铁6号线终点站折返线方案综析[M].铁道工程学报,2011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