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研究500字.docx
3页2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研究500字 [摘要] 目的 分析并比较两种不同免疫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效果 方法 方便选取在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收治并确诊的乙型肝炎感染患者100例,对100例患者分别采取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来检测感染血清标志物,并将两种免疫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准确率(75.0%)明显低于电化学发光法诊断准确率(98.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临床纳入和排除标准 电化学发光法中,将计算机所制作出的分析曲线,转变为血清学标志物的含量,且以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以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大于或者等于临界值为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中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小于临界值为阳性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的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服从性较差以及中途退出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电化学发光法(E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且在检测之前采取患者空腹时的静脉血4 mL进行离心,分离出的血清置于-20°的冰箱里进行冷藏保存,而后采取ELISA和ECLIA法对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感染标志物检测,检测项目包括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原(HBeAg)、HBV表面抗体(HBsAb)、HBV核心抗体(HBcAb)、HBV e抗体(HBeAb)等。
电化学发光法采取cpbas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标本进行分析,而酶联免疫吸附法则是在试剂盒回温后,在反应板中加入患者的血液样品,再加入稀释液进行混匀,送检全自动电化学免疫分析仪由雅培诊断公司提供,酶联免疫吸附法试剂盒由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观察指标 在电化学发光法中,HBV表面抗体浓度大于0.05 IU/mL呈阳性,HBeAg、HBcAb和HBeAb采用临界相对光强度比值进行测定,HBeAg、HBcAb比值≤1.0呈阳性,HBeAb比值≤1.0呈阳性酶联免疫吸附法中,采用临界值OD值比值测定,HBeAg、HBs Ag、 HBsAb比值≥1.0呈阳性,HBeAb、HBcAb比值≤1.0呈阳性[4-5] 1.5 统计方法 对结果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感染乙肝病毒的的准确度结果分析 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准确度明显高于用免疫吸附法所检测的准确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的检测方法对血清标志物的阳性率进行临床比较 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HBsAg、HBeAb/HBeAg、HBcAb/HGSAb的阳性率比较,见表2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由于现今人类生活的复杂性导致该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高,如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以及肝癌等疾病目前研究表明,我国发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数高达3 000万,对于患者本身和国家都产生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6-7]我国肝炎患者中,乙肝病毒感染者占到了30%的比例,传统对乙肝的诊断方法较为落后,效果并非十分理想,因此寻找到一种安全可靠且有效的办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建设性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又被称为Dane颗粒,可以导致各种急性或者慢性肝炎的发生,而我国又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感染人群超过半数,病毒携带者占到了我国总人数的是1/3,但是传统的诊断方式较为一般,容易发生误诊,因此找到一种灵敏度较高,效果理想且经济实惠又简便的方式成为了临床上的热门话题,并且科研人员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8-9]而现在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主要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目前,国内的绝大部分医院采取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并且成为了判断病情是否有传染性的重要依据,而且此种免疫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性较高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是由于保存方式不同、试剂的制作工艺不同以及运输环节等问题导致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检测稳定性比较差,并且由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只能?M行定性而不能进行定量分析,容易出现较高的误诊率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化学发光法逐渐运用到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之中,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免疫测定技术,电化学发光法将免疫测定技术与发光技术相结合,可进行定量或者半定量的实施微量抗体或者抗原的检测,与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电化学发光法不仅具有可测范围更广、灵敏度更高、而且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操作更为简便,反应时间也更短,应用前景较好,值得进行推广运用 该次研究目的为将酶联吸附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对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准确度进行分析,而此次研究显示,用电化学发光发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准确率(98.0%)明显高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进行检测的准确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从我国医学研究者刘菊[10]对12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研究中同样可以看出使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准确率(97.87%)高于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的准确率(77.49%)。
即可以看出感染者即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其进行检测更具有诊断价值,并且可以有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率HBeAg、HBeAb、HBsAg、HBsAb、HBcAb是用于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物,而如果HBsAg、HBcAb、HBeAg均为阳性则为乙型肝炎感染,且传染性强,易感染其他人群[11]而HBeAb、HBcAb、HBsAg均为阳性也为乙型肝炎感染,但是传染性较低,该次研究中分别采取了这两种免疫检测方法对这5种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且可以明显看出用电化学发光法对HBeAb、HBeAg以及HBs Ag进行检测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其的检出率,但是两者对HBsAb以及HBcAb检测的差异率不明显,因此,从该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电化学发光法相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来说可以更加准确清晰的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程度以及传染程度,对于乙型肝炎的病情检测和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电化学发光法较酶联免疫吸附法来说,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重复性强、特异性高等特点,对于乙型肝炎患者来说应更多的应用电化学发光法对感染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来减少或者避免误诊的情况发生,因此在病情的诊断检测方面电化学发光法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新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的对比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6):807-808. [2] 白洁,李桂霞,罗传霞,等.3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5):666-668. [3] 安静娜,李冬冬,陈其霞,等.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4):374-376. [4] 严伟玲,严春玲,赖在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 24(12):1748-1749,1753. [5] 王丽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对照探究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7):994-995. [6] 黄洁,吴建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与HBv一DNA的关系探讨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126-1128. [7] Li F,Wang Q,Zhang L,et al. The risk factors of transmis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outine immunization among children exposed to HBV infected mothers in a developing area in northwest China[J].Vaccine,2012,30( 49) : 7118-7122. [8] Behre U,Bleckmann G,Crasta PD,et al. Long-term anti-HBsantibody persistence and immune memo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o received routine childhood hepatitis B vaccination[J].Hum Vaccin Immunother,2012,8(6):813-818. [9] 王晓燕,金春华,杨瑞华.儿童乙型肝炎免疫的临床分析 [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42(3):66-67. [10] 刘菊.2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7):156-157. [11] 徐陈瑜,陈洁,温坚,等.乙型肝炎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3, 22(1):1-5. (:2017-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