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73804211
  • 上传时间:2023-10-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4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兰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目录序言 2一、现状与不足 21、基础与优势 22、困难与不足 3二、指导思想与原则 41、以建为基,以用为本 42、规划先行,协调均衡 43、学校目标,项目推进 44、标准规范,共建共享 5三、建设目标 5四、主要建设内容 5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 52、双网覆盖 63、建设与公网之间的高速连接 74、安全保障平台建设 75、下一代互联网 76、高性能计算 97、统一信息门户 108、公共数据平台建设 119、应用系统建设 1210、校园“一卡通”应用系统升级 1211、电子校务 1212、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 1313、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 1314、信息化投入长效机制建设 14五、建设经费概算 141、项目概算汇总表 142、部分建设项目分项概算表 15序言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快、 应用广、渗透性强、 影响深远的关键技术, 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 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大 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高校的信息化水平 已经成为衡量学校教学科研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是高校跨越 式发展的关键和核心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首先应 面向信息化,推动办学理念的变革,促进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 合作交流以及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发展, 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 环境,提升学校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以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一、现状与不足 我校信息化建设开始于 1994年,在“十五”“211 工程”和“西部大学 校园网”等项目建设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基础与优势 目前,我校已完成基础网络布线、网络设备部署、基本网络服务、用户 管理及基本供电系统等建设内容,形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框架具体包 括以下几方面: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各主要校区间的光缆互连,为多校区教学与管理奠 定了计算机网络通信基础; 完成校园网千兆骨干网二次升级, 实现了全校建 筑物之间的千兆连接; 各校区校园网部署三层核心交换设备, 负责所在区域 内以及与中心机房之间的网络交换。

      校园网连接全校 6 个校区,光缆线路长 度约 160 公里,连接建筑 192栋,信息点 19,300 多个,安装接入层交换机 约 600 台,提供交换机端口约 14,000 个截止 2007年底,学校注册网络用 户 19,789 个,注册邮件帐户 ( 含教工、学生 )30,000 多个,每日校园网 主机峰值达 6,700 多台基本网络及应用服务: 围绕数字化校园建设各类应用系统, 为师生工作、 学习和文化娱乐等提供服务,向国内外社会各界展示学校改革与发展成果 全面推行校园“一卡通” ,实现费用收缴、身份认证管理等功能;广泛开展 基本网络应用服务,如Wet浏览(WW、电子邮件(Email)、域名解析(DNS、 文件传输(FTP)、代理服务(Proxy)、网络存储、视频会议等;开展一定的高 性能计算服务2、困难与不足在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和不足,主要有: 思想认识不到位: 对信息化缺乏深入认识,认为信息化是通信网络设备 的简单拼凑和信息技术的堆砌, 重硬件、 轻软件,重建设、 轻应用, 重技术、 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极不利于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建设、推广及应用技术力量薄弱: 我校的信息化技术支撑队伍十分薄弱,应用系统开发和 信息资源建设队伍严重缺乏。

      目前我校使用的应用软件多为定制, 应用系统 投入运行后, 随着管理机制改革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需要进行及时的维护和 更新,系统运行、 维护和管理业务将不断增加, 建设一支稳定的技术支撑队 伍势在必行信息共享不够: 部门应用系统基本实现了部门内综合业务处理和信息共 享问题,但尚未开展跨部门、跨业务、跨应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集成;面向 学生的信息化教学应用较少,水平较低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资金、必备条件及支撑保障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明 显不足,缺乏基本的用房、设备、人员等条件,应用系统建设完成后,无常 规运行维持经费保障二、指导思想与原则1、以建为基,以用为本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稳定、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 和应用平台,面向对象,以人为本,有效开发利用各类信息资源,大力拓展 各类信息化应用, 将信息化真正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在教与学、 科研与 管理、校园生活等方面为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提供高效、 便捷的信息化服务2、规划先行,协调均衡既立足长远,又顾及当前,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可持续 性发展,协调学院与部门、软件与硬件、管理与培训、环境与文化建设等方 面,促进基础设施、资源建设、信息能力均衡发展。

      重视学校的信息技术能力建设做好系统化、规范化的信息化技术培训 工作,为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 注重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信 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3、学校目标,项目推进坚持学校目标,项目推进任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不会自发的、自动 的形成,必须明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 化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建设项目专家组的作用, 坚持项目化管理, 以开拓应用 为纽带,大力推动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化对重大信息化建设内容,采取“项 目+切块”的运作模式推进4、标准规范,共建共享抓好信息化的标准化(数据标准和编码标准)和规范化建设,夯实信息 化建设基础全校上下,协调努力,共同打造数字化校园,共同分享信息化 建设成果三、建设目标我校数字化校园将以学校“十一五”建设规划为指导,为建成综合性、 研究型、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数字化环境和服务平台 力争建成高效、 先进、灵活、安全、可靠的数字化运营环境,成为学校理念创新、管理机制 创新和服务创新的重要体现; 建成权威可信的数据中心和丰富多样的资源中 心,构建灵活规范的业务应用服务体系, 产生统一开放的数据标准及管理工 具,形成快速服务与响应机制, 具有为科学研究提供支撑的大型公共计算平 台和数字化服务体系; 各校区实现数字化统一管理, 学校教学、科研、管理、 服务、医疗、娱乐等全面信息化, 办学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成为国内先进、 西部一流的数字化校园。

      四、主要建设内容1、万兆校园网主干建设 在校园网中心及各校区 ( 含本部、榆中校区、医学校区、一分部、第一医 院、第二医院等 ) 的网络核心层、汇聚层增配万兆互联核心设备,实现多核 心(校园网中心)或双核心(各区域)网络结构,解决各区域核心设备的单 点故障,保证网络的高速度、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支持多媒体、大容量数 据高速传输等应用项目实酒后的兰大网络拓扑中国电荷2、双网覆盖借助CER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在全国教育及其他领域的强大 网络资源,以教育网有线网络为基础、教育网无线网和社会公网为补充, 对 校园进行双网无缝覆盖无线局域网具有布设灵活、高带宽和无线接入的优势,可突破有线网络 节点限制,实现多机同时上网,有效增加校园网络信息点,方便用户获取信 息无线网络将覆盖以下区域:各校区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等集中的教学、办公区域,体育场馆、 大型会议室、报告厅、图书馆、阅览室,博物馆、校史馆,会议中心、接待 中心、宾馆、医院,人员较集中的开阔地,以及其他有线网络无法覆盖的区 域3、建设与公网之间的高速连接在逐步扩充教育网出口带宽的同时, 与电信、 移动、联通等运营商合作, 建立校园网与公网之间的高速连接通道, 解决校园网出口带宽瓶颈, 实现用 户到教育网及公网的较快速访问。

      完善VPN专网建设,继续为校外居住师生提供便捷的校内资源访问服务4、 安全保障平台建设 建设涵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安全保障系统平台,确保学校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具有抵抗灾难的能力, 为学校各项业务的 正常运行提供可靠保证部署网络入侵检测系统(IDS)、网络流量监控系统、 IP 网关控制管理系统等,采取科学的管理策略,有效防范恶意攻击,积极 限制网络资源的滥用 , 保证关键区域及关键服务的应用5、 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工程核心网lJt,'*武:威卵;州■"I ■昆明5IWp. /厦门 rcnStiii香港• CERNET•中国赳信°中国阿通/中科院0中国移动•中国联通•铁通(1) 全面开展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研究;(2) 积极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关键应用,如中国教育科研网格(高性能 计算)、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诊治、海量信息处理、高性能视频传输和共享虚拟现实等;(3) 按照CERNE国家网络中心的部署,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试商用 服务,进一步巩固我校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中的地位;(4) 保证CNGI-CERNET我校核心节点的运行维护,向更多用户提供 IPV6接入服务注:2003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 国信办、中国工程院、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等八部门联合启动“中 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 (Ch ina' s Next Ge neration In ternet ,简称CNGD建设项目,其中,CNGI最大的核心网CNGI-CERNET是支撑我国高水 平重点学科建设的科技创新基础平台,是我国教育和科研工作者进行创新性 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我国创办高水平大学和取得高水平科学研究成 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我校是CNGI-CERNET主干网分布在全国 20个城市的25个核心节点之 一,目前已经建立较为完善的IPV6试验网环境,向我校师生提供良好的IPv6 试验与研发平台,并向省内10多个用户提供千兆IPV6接入支持6、高性能计算加强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使计算平台达到10万亿次峰值运算能力,为我校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和项目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 为教学科研提供坚实的计算平台配备较为齐全的应用软件,满足多数师生的科研和学习需要;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络平台和咼性能计算平台申请计算机体系结构学科点; 以ChinaGrid (中国教育科研网格)为依托构建甘肃网格,面向西部提供公益性服务,推进西北地区高性能计算应用水平项目4个咼节点256个计算节点峰值计算能力指标每个节点16-32个CPU 共享16-32G内存内置72G硬盘外接仃的磁盘阵列每个节点4个至强CPUCPU主频3.2G以上内置80G硬盘 外接磁盘阵列10TB每秒10万亿次7、统一信息门户建设集成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师生、管理人员及社会各界提供统一、 可管理、可个性化定制的信息门户和“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各类综合业务 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应用、业务流程和用户界面等方面的集成,解决跨部门、 跨业务的信息共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体系。

      开发标准数据标准学生综合人事综合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主干应用系统财务管理 科研综合 赛产综合 办公自动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信息条统化系统统一用户外科 人 事 研 事交换标准集成平台数据综合服务 服务整合流程管理安全机制统-授权安全监控数据存储与灾备半结构化数据存储 非结构化数据存储 系统及珈件基础设施用户类型可获得的信息和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