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甲复审医院感染管理访谈调查需掌握的知识点.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72535981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7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三甲复审医院感染管理访谈调查需掌握的知识点(临床医技科室)一、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建设1、医院感染控制三级管理体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医院感染管理科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2、 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的组成及职责(见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记录本)3、 本部门医院感染控制制度(见科室制定的感染控制制度册)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1、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2、 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 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 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3、 我院临床科室如何报告医院感染病例?临床科室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医生于24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医院 感染管理科;出现3例及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时,应2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 科.4、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是谁?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5、 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理流程?临床科室出现感染暴发和疑似感染暴 >2小时内报告感染管理科 院感科核实流行或暴发 院感科报告院领导和有关上级部门 科室协助查找感染源、隔离病人制定落实控制措施(包括对病人进行适当的治疗、正确消毒灭菌,停止收新病人、医务 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必要的免疫接种或给药等)一感科收集分析调查资料 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三、消毒隔离与职业防护1、 科室消毒隔离与感染控制制度(各科室准备)2、 临床科室如何对朊病毒、气性坏疽、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进行处置?(1) 患者宜选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医疗废物袋密闭封装(锐器置锐器盒后封 装),包装外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进行焚烧处理.(2) 需要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 称,由消毒供应中心(CSSD)使用密闭容器单独回收3、 外来医疗器械如何处理?由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统一清洗、消毒、灭菌4、 如何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医院感染分册:医务人员医院感染职业安全防护制度)5、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立即处理暴露部位 如为伤口感染 •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流动水冲洗 5%酒精或者05%的碘 伏消毒,对伤口进行包扎 报告科室感染监控小组,填写职业暴露伤情登记表,科主任或护士长确认 报告感染管理科登记备案,进行风险评估,做血清学检查,根据需要用药院感追踪随访. 皮肤暴露处理:用肥皂水或流动水清洗污染皮肤,报科室感控小组,其他同上 粘膜暴露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反复冲洗干净,报科室感控小组,其他同上6、隔离标识有哪些?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7、2%戊二醛用于浸泡灭菌至少需要多长时间?用于消毒需要多长时间?(1) 灭菌至少需要10 小时2) 消毒需要10—45 分钟(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10 分钟;支气管镜20分钟;结核 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内镜45 分钟)四、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1、 什么叫多重耐药菌(MDRO)?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2、 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3、 多重耐药菌流行病学(1) 感染源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2) 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主要为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与传染源(如含病原体的体液或分泌物)直接接触而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以医院工作人员手为主要传播媒介,其次为各种侵入性操作.也可能为飞沫传播,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lm内) 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3) 易感人群:具有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的人群4) 我院多重耐药菌种类和分布① 主要以MDR—AB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A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SA(耐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MDR-AB主要分布在ICU② 重点科室医院感染微生物排名及耐药率见院感通讯(掌握)4、 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1) 既往携带或感染 MDROs(2) 在 MDROs 率高的科室住院,如 ICU(3) 免疫力低下或激素、免疫抑制剂的使用(4) 插管或侵入性操作(5) 长期住院(6)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生素(7) 机械通气5、 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感染患者床旁备速干手消毒剂.(2) 对感染患者实施接触隔离(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床头悬挂接触隔离标识尽量选 择单间隔离,也可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宜将多重耐药菌感 染或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没有 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3)做好标准预防,加强个人防护如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 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吸痰、气管插管等)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可能污染工作 服的操作时穿隔离衣.(4)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 架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

      不能专用者(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在每次使用后擦 拭消毒.(5)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每日至少两次使用专用抹布和适宜的消毒液对患者或定植患者频 繁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该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 发或疑似暴发时,增加清洁、消毒频次患者出院或者解除隔离后做好终末消毒6)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7)执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交班制度,患者外出检查或转诊应通知检查和转诊 科室8)做好医务人员、保洁人员、病人及家属的培训和宣教9)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临床科室及时采集标本送检10)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6、对于我院发布的细菌耐药预警信息,根据卫生部要求应采取哪些相应措施?(1)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院医务人员.(2)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3)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用药4)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 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五、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医院感染控制措施1、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1)若无禁忌证,患者床头应抬高30°.(2)建议使用含0。

      2%的氯己定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3)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者优先考虑无创通气.(4)如有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5)建议气管套囊压力保持在20cmH2)以上6)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7)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 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用水,每天更 换8)每日停用镇静剂,评估是否可以撤机或拔管,减少插管天数.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1)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2)置管时遵循最大无菌屏障插管部位应铺大无菌单,操作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 手套、穿无菌手术衣.(3) 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4) 严格置管部位皮肤消毒,消毒直径应大于15cm.(5) 插管后注意导管维护,定期更换穿刺点覆盖敷料无菌纱布1次/2天,专用贴膜1 —2次/周,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时立即更换.(6) 医务人员接触置管操作点或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7)在输血、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止输液后,应及时更换输液管路.(8)每天评估保留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管.3、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1) 尽量缩短术前住院时间。

      2)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3) 正确准备手术部位皮肤避免不必要的备皮,确需备皮者使用剪毛或脱毛方式,避 免刀片刮除毛发,且在手术当日进行4) 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行外科手消毒.(5 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应切皮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 抗菌药物•手术时间超过3h,或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2倍以上,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应 追加一剂6) 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达到灭菌水平.(7) 手术中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规范8)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C的无 菌生理盐水等液体9) 术后为患者更换敷料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和手卫生10) 保证引流通畅,根据病情尽早拔管4、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核心预防策略是什么?(1)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 插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3) 保持导尿系统的通畅和密闭,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4) 每天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进行消毒。

      5) 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以预防尿路感染.(6) 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如导尿管阻塞、脱出或无菌性、密闭性 被破坏时,应立即更换导尿管7) 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应严格执行手卫生8) 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检测9) 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尽早拔除导管六、手卫生1、 洗手的五个重要时刻(二前三后)?接触患者之前;进行无菌操作之前; 接触患者之后;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2、 六步洗手法的具体步骤?(1) 流动水充分淋湿双手2) 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3)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A、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B、 手心对手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C、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D、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E、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F、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4) 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手触式水龙头冲洗双手后取避污纸关闭水龙头)(5) 用干手纸巾干手.为了便于记忆,揉搓双手六步(A――F) 口诀:(内)(外)(夹)(弓)(大)(立)完3、 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5cfu/cm24、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1) 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2)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