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MBA论文答辩问题.doc
7页EMBA论文答辩问题 EMBA首先要确定的就是课题,每次的E都是由指导老师指定论文方向,而同学们则要自己选定论文答辩题目;那么EMBA论文答辩问题有哪些呢? 第一、论文格式不正确 第二、错别字比较多 第三、缺少论文的摘要和 第四、个人成长报告中的职业发展方向表述不够清晰 第五、案例分析报告中没有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对话内容 第六、论文答辩时,声音小,5分钟内的自我陈述内容提炼的不够 第七、论文中的心理测验的数据自己必须要清楚 第八、如果老师问到论文是否是自己做的,建议大家说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见习的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有专门的专家进行指导 第九、论文中的案例尽可能不要是神经症 第十、论文雷同部分太多 1、论文内对容和背景要吃透 2、尽可能不看原稿去讲你的工作,而不是背论文 3、语言表述准确清晰 4、回答问题全面准确 5、穿着大方得体 最后,考生要努力做到让自己能够正常发挥,不要因为老师的严肃而让自己变得很紧张,所以多多练习也是很重要的在此预祝广大考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摘 要]随着我国的EMBA教育规模不断扩大,EMBA学位论文指导与答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本文从EMBA学位论文的指导、撰写、答辩环节入手,分析了普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与EMBA学位论文的不同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MBA学位论文的“组团式”指导新模式,并根据对EMBA学位论文创新性的界定,提出了EMBA学位论文指导过程和答辩模式的创新,以及在创新中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为提高EMBA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了一种思路 Research on I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in EMBA Degree thesi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MBA education scales in China, some newproblems have been brought in in-structions and defenses ofEMBAdegree thesis. Based on differences betweenMBAdegree thesis and EMBAdegree thesisfrom instructions, poses and defenses, a new pattern, named“team-working”, has been proposed. Aording tothe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in EMBA degree thesi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novation in instruction process and defensemode of degree thesis, then gives the detailed problems to solve in process of the innovation. Ourwork gives a newwayfor enhancing degree thesis’s quality. Key Words EMBA degree thesis; instruction; innov 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
EMBA教育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管理学院首创的,其实质特征是一种具有学位的在职培训,它是随着商界领袖及中层管理人员对补充和更新商务知识,提高经营本领的要求而产生、发展的[1]我国规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8年以上工作经历(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经历),较大规模企业的现职高层管理人员才可报名[2]xx年8月,国内首批EMBA试点的30所院校开始招收EM-BA学生,最近2年进入学位论文阶段的EMBA学生急剧增加由于EMBA教育是MBA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EMBA学位论文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指导模式的问题、创新型论文的问题、答辩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及时解决有助于EMBA学位论文质量控制,保证学位与EMBA教育质量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是指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撰写的研究性论文,它是直接反映 ___的实际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材料,论文论证是否科学、严谨、规范、有无独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是其学业是否合格以及能否授予学位的主要依据但EMBA学位论文与普通工商管理硕士(普研)学位论文有很大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在: (一)价值取向 不同普研最主要是做理论方面的研究[3],即通过对很多相类似的管理现象进行抽象和分析,找出共性、规律性和一般性,发现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通过提出假说,先建立概念模型或数学模型,再建立仿真模型或使用统计数据和经济计量模型检验或用案例证明提出的假说成立。
这类论文有着较强的理论倾向[4],其实质是要求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得到理论上的价值EMBA则不同,他们最主要的是做应用方面的研究,即通过对单个企业或行业的管理现象,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解决企业管理的实际问题这类论文有着较强的应用倾向,其实质是要求应用上的创新性,得到应用上的价值 (二)研究的范围 不同普研的研究是一种“专士”研究,即问题比较小,比较单一,研究范围比较窄,对问题的研究是小题大做[5],用相对比较窄但很深的理论及方法做深入研究,其技术路线是往深的方向去做而EMBA的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博士”研究,一是问题比较大,二是问题套问题,问题连问题,比如,论文题目是解决营销渠道的问题,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牵涉到生产的问题、供应的问题、资金的问题、人员的问题等研究过程中几乎涉及到所学的所有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研究的范围较大,其技术路线往宽的方向去做由于EMBA学位论文与普研学位论文的不同,EMBA论文的指导模式也就不同其中存在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导师的问题,二是选题的问题在导师问题上,一个能够胜任指导EMBA论文的导师首先需要的是知识全面,要求掌握企业管理的很多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比如营销管理、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其次还要经验丰富,对企业的运作有深刻的了解,是一位“博导”。
但这样的导师几乎不存在,绝大部分导师实际是“专导”,即他仅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擅长在该领域对学生进行指导,而涉及到其他领域时,他可能力不从心因此,在EMBA论文指导上就产生了学生与导师在知识上的宽与窄的矛盾这个矛盾同样出现在论文的选题上选题正确是EMBA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论文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题目的选择[6] 很多EMBA学生都有一定时期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他们想对原有的工作中曾遇到过的各式各样的管理问题进行反思,也想对未来的工作将遇到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进行思考,他们希望通过导师的指导,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思考、总结和研究由于他们选题涉及的面非常广,但一个导师能为这种选题提供支撑又是有限的,从而产生了学生与导师在选题上的宽与窄的矛盾 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指导模式的创新将原有的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传统指导模式进行创新,实现“组团式”论文指导模式[7]组团式”论文指导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学生与导师分别组成团队,进行互动 其具体运作方式是: 第一步:EMBA学生首先根据想研究的问题,提出论文的意向性选题,专门的EMBA论文指导委员会对EMBA学生意向性选题进行大体聚类,根据不同类别,建立EMBA学生论文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数量大约6-10人。
然后根据这种聚类并参照导师的研究领域,组建相对应的EMBA学生学位论文导师小组,该小组的成员由在学术和企业研究上具有关联与合作的教授、企业界的知名人士以及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副教授、博士等构成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