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X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12页).doc
12页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有限公司2020年1月目 录1 调查概要 11.1调查背景 11.2调查目的 11.3调查主体和调查对象 11.4调查依据 11.5调查时间 21.6调查工作程序 21.7应急物资调配流程 32 调查过程及数据核实 42.1调查内容 42.2调查方式 42.3调查程序 43 调查结果与结论 63.1调查结果 63.2结论 103.3建议 104 附件 114.1环境应急资源清单 114.2环境应急资源单位内部分布图 13 1 调查概要1.1调查背景近年来突发环境事件在各地高发,关系群众健康、生态安全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环境风险问题集中显现,开展以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为基石的主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为进一步摸清********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储备情况,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隐患,改进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高环境风险管理水平,********有限公司在已开展现有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应急[2019]17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1.2调查目的(1)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88号令)和《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分析公司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情况;(2)通过对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健全该公司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公司应急器材配备,预防公司事故的发生;(3)通过对公司事故应急资源调查,使公司了解周边社会应急资料,加强与社会应急资源的沟通、协作,防止事故扩大;(4)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经济救援管理方面的指导和参考,促进公司应急管理工作稳步进行。
1.3调查主体和调查对象1.3.1调查主体本次应急资源调查的主体为********有限公司1.3.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有限公司本厂的应急资源、周边协议互救企业的应急资源、区域内消防、医疗等应急资源1.4调查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2013年10月25日;(4)《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年06月05日施行;(6)《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2010年09月28日施行;(7)《全国环保部门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环发[2010]146号),2010年12月27日;(8)《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8日施行;(9)《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2014年4月3日施行;(10)《应急保障重点物资分类目录(2015年)》(发改办运行[2015]825号),2015年4月7日;(11)《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应急[2019]17号),2019年3月1日;(12)《关于印发<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应急[2019]17号)。
1.5调查时间本次环境应急物资调查时间为2019年8月~2019年11月1.6调查工作程序制定调查方案安排部署调查信息采集审核编写调查报告建立信息档案调查数据更新图1-1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工作流程图 1.7应急物资调配流程图1-2 应急物资调配流程图 2 调查结果与结论2.1调查结果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环境应急资源情况,主要包含本公司内部应急资源、周边互救协议企业、其他消防站、医院等公共应急资源其中调查的内容包括实体的环境应急资源和记录的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还需调查对环境应急资源的管理、维护、获得方式与时限等2.2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为首次调查,调查主要采用填表调查、调查和实地调查三种情况,其中企业内部调查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外部应急物资调查采用填表调查及调查,后期重新调查时,可采用更新填报的方式2.3调查程序2.3.1制定调查方案本次调查收集分析********有限公司应急预案、风险评估、演练情况及日常管理资料等相关资料,了解企业内及区域配套环境应急物资的储备地点、储备物资类型以及数量信息;同时确认了外部环境应急支持单位相关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类别,结合本公司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的职能分工,成立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小组,明确调查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
经会议决定,由卞思涵经理作为外部、内部资源调查负责人,负责安排专人进行调查2.3.2安排部署调查本次调查期间,通过召开会议和联系的方式安排部署调查任务,明确应急物资储备调查统计内容,以表格发放填写的形式开展了初步调查,并对初步调查反馈的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内部资源按单元分别进行调查,外部资源按单位进行调查后期开展实地调查,确保各部门填报的应急物资信息与实际情况的一致2.3.3信息采集审核调查人员按照调查方案,采取填表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关信息,填写调查表格内部、外部资源调查结果统计后分别交由审核负责人卞思涵,其中本厂应急资源采用逻辑分析及现场核实的方式进行审核,首先根据厂内生产、原辅料及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应急资源适用性的判别,同时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现场核查应急资源是否已到位且能否有效使用;厂外应急救援单位的应急资源主要通过核实的方式进行审核,通过与应急救援单位通话一一核实应急资源情况是否相符通过内部、外部应急资源负责人的审核可以确保调查应急资源的完备性、真实性和有效性2.3.4编写调查报告在填表调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有限公司按照《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试行)》的要求编制了《********有限公司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3.5建立信息档案企业设置了资料柜,对公司所有安全、环保相关的文件进行收集、分类、存档,可以随时查阅设立单独的应急资源调查档案,管理制度,物资采购管理等监理信息档案,方便调阅和审查2.3.6调查数据更新原则上每年对环境应急资源信息进行更新环境应急资源信息发生重大变更的,及时更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更新应急资源调查表:1.由于组织机构改革引起的变化,需对应急资源对用的管理和人员配备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或修订;2.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危险源发生变化,增设新的应急设备和资源的,随时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订;3.日常暂存中一批或几批应急资源到使用期限,需要报废的情形需要更新相应的应急资源和信息登记;4.公司发生应急救援事件后,第一时间统计更新,应急资源配备的信息,及时补充;5.环境应急资源配备、管理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等发生变化的6.其他应进行修订的情况3 调查结果与结论3.1调查结果3.1.1应急救援物资调查通过调查,企业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个体卫生防护用品等;灭火器、消防栓等应急设施及物资,并按规定放在适当的位置,并作了明显的标识;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工作由后勤保障组负责厂区消防器材布置情况见表3-1,应急装备、设施和器材清单如表3-2。
表3-1 厂区消防器材布置情况一览表种类名称规格数量位置用途管理负责人及消防消防栓室内消火栓20个全厂消防室外消防栓13个全厂消防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06个全厂消防消防水池18m3+210m32个厂区西部消防表3-2 厂区应急物资布置情况一览表类别安全设施配置区域规格类型数量报废期管理负责人及联系紧急报警手动报警器生产车间、仓库等声光报警器12个有效期内应急通讯摄像头各车间摄像头监控38个有效期内应急救援防腐防渗漏措施危废仓库危废仓库设导流地沟、防漏托盘1间有效期内化学品仓库液体化学品仓库设不锈钢托盘/防漏托盘1间有效期内消防应急照明灯门口、楼梯等位置应急照明55个有效期内医药箱急救箱办公室急救使用1个有效期内3.1.2应急救援队伍调查通过对企业进行调查,企业设立8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发生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后,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有序进行应急救援工作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都有负有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专业队伍是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公司内各类环境事故的救援和处置工作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共7支,分别为应急指挥部、抢险抢修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治安警戒组。
具体情况见下表3-3表3-3 企业应急人员职责、姓名、清单3.1.3调查资源与应急响应需求匹配性分析根据厂内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分析应急资源与应急响应的匹配情况:1、泄漏①通过摄像头及监控、人工巡检等方式观察,预警;②少量物料泄漏采用黄沙、吸收棉覆盖吸附,吸附的废沙、吸收棉均按照危废委托资质单位处理;生产中发生物料大量泄漏发生时,可通过事故沟或围堰收集后在应急桶暂存,待事故处理后,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③对于大量泄漏,污染物影响下风大气环境,污染雨水管网或者影响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泄露至土壤环境的情况下,全部委托环境监测站或者资质监测单位进行应急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实施疏散、交通管制、取排水限制等措施;④大量泄漏影响范围超出厂界,需要请求周边企业、污水处理厂、消防中队、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等联动救援;⑤受伤人员先由医疗救护组进行救治,人员较多或者受伤严重的情况下请求附近的XX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协助救治综上,企业配备和协议的应急资源基本匹配泄漏事故相应的需求2、火灾、爆炸①全厂生产区、仓储区设置有禁止明火的标识,避免火源;②设置有手动报警器等报警装置,及时提醒人员疏散,降低事故风险;③物料分类存放,标识物料特性,若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判断物料燃烧爆炸特性,据情况转移未燃烧的物料;④厂区室内、室外各位置均设置有消防栓,灭火器等灭火装置,小型火灾采用本单元的灭火装置,若不满足优先由相邻车间/仓库等调配。
厂内应急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向周边企业、消防中队等单位调配支援;⑤火灾、爆炸影响范围超出厂界,需要请求周边企业、污水处理厂、消防中队、园区应急救援队伍等联动救援;⑥受伤人员先由医疗救护组进行救治,人员较多或者受伤严重的情况下请求医院等协助救治综上,企业配备和协议的应急资源基本匹配火灾、爆炸事故相应的需求3、废气超标排放我公司发生火灾事故后,会释放的大量烟尘,对周围局部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发生事故后立即隔离污染区,切断火源,同时应急通讯组应立即用广播、等方式及时通知疏散厂内人员;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急指挥组应立即用等方式及时通知上级政府部门,由政府部门对事故下风向、可能受影响的单位、社区(主要是附近企业的职工)通报事故及影响,说明疏散的有关事项及方向,减少污染危害同时对于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