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doc
14页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C卷 附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 )A先慢后快 B.匀速加快C.先快后漫 D.匀速减漫3、“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观点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A、内发论B、外铄论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D、活动论4、( )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5、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 )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6、最早提出“学习过程就是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这一观点的人是( )A.巴甫洛夫B.华生C.桑戴克D.班杜拉7、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8、掌握学习是由( )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9、为现代儿童发展观奠定心理学理论基础的是( )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布卢姆D.施太伦10、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是否有目的的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C.是否促进社会发展D.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11、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A鼓励合作学习 B.给予积极期望 C.提出纪律要求 D.引导发现学习12、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13、“一题多解”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哪一种思维?( ) A.直觉思维 B.发散思维 C.动作思维 D.集中思维 14、小红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总是从多种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力求一题多解小红的思维方式属于( )A、聚合思维B、发散思维C、常规思维D、具体思维15、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 、 没有教师 、 没有教材的史实 , 断言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劳动起源论16、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心理学家是( )A.比奈B.推孟C.韦克斯勒D.高尔顿17、教师或其他人与学习者共同完成学习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A.探究学习B.支架式教学C.情境教学D.合作学习18、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一 C.心理 D.劳动起源论19、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 )。
A.注意分配 B.注意广度 C.注意分散 D.注意转移 20、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 )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教育的概念A.《美诺篇》B.《金言》C.《政治学》D.《理想国》21、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3、注意的分配就是注意的分散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2、教师如何写好教案?3、思维品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简述我国当前教育的方针的基本内容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班主任王老师就一位学生的化妆问题,找她谈了一次话老师:“为您服务”节目看了吗?有趣吗?学生:有趣老师:那个要大家评论四张妇女化妆像好坏的节目,你觉得怎么样?你能讲出她们的优缺点吗?学生:这还不晓得!第一个脸长却梳高发型;第二个年纪好大还化浓妆;第三个脸大细眉,脸就更大了,丑死啦……老师:为什么丑死啦?学生:那些妆不合她们的身份和特征。
老师:哦……要是她们都是中学生,应该怎么化妆?学生:我不晓得,老师讲讲老师:我看,中学生应该朴素自然、整洁大方、健康活泼化妆切记莫乱学别人的浓妆艳抹学生:为什么呢?老师:因为中学生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和老师,浓妆艳抹会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造成隔膜;青少年应有自然朴素的美,过分的化妆会掩盖住青春活力和红润的肤色,让人觉得矫揉造作,不伦不类学生:嗯,有道理老师:还有,中学生应该有蓬勃向上的气质,浓妆艳抹会让人以为你是几十岁的妇女,把少女天真活泼的自然美都糟蹋了学生:想不到化妆还有这么多的学问!老师:是啊!穿着也是一样,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体型、肤色等特征学生:哎!老师,我那天化妆就化得……嘻嘻问题:试运用德育原则和方法的相关理论对这次谈话加以评析2、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人都有些心事于是凑在一起聊天……冯亮: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丁明:可不是吗,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丁明: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冯亮: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儿了。
丁明: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冯亮: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跟女同学打招呼,我常莫名地心跳加速,感觉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丁明: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冯亮: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我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丁明:我特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问题:(1)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反映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哪些特点?(2)作为老师,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B2、C3、答案:C4、B5、B6、B7、答案:C8、C9、A10、A11、B12、答案:D13、B14、B15、答案:C 16、C17、B18、答案:C 心理起源19、C20、D21、【答案】D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而不是短暂的2、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
3、此题说法错误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它是主动的,是注意的重要品质;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它是被动的,是注意稳定性相反的一种现象不能将二者混同,故上述说法是错误的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参考答案】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的学生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2、【参 考答案】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确定 本课时的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即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 划3、【参考答案】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不同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4、(1)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总方向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3)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标准4)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的培养目标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有:①循循善诱原则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教师、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材料中的王老师正是通过让学生评价电视节目中四张妇女化妆像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了朴素自然的美比化妆更漂亮②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