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辰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4页黑龙江省绥化市北辰高级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马上泛起大量泡沫 B.由H2、I2(g)、HI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C.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参考答案:B略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s)”表示的意思是:时间为1s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B. 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C. 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D. 物质燃烧一定是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AC略3. 下列关于浓HNO3与浓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都可用锌制容器贮存 B.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 D.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参考答案:D4. 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蛋白质)还是人造丝(合成纤维),可选用的方法是A.滴加酒精 B.灼烧 C.滴加食盐水溶液 D.滴加食醋参考答案:B5. X、Y、Z、W都是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X和Z同主族,Y、Z、W同周期,Y的原子半径是所处周期中最大的, W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X与W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8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是第三周期ⅦA族元素 B.非金属性:W﹥X C.Z一定是金属元素 D.Y与W的最高正价之和为8参考答案:B6.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铁会引起A.侏儒症 B.骨质疏松症 C.甲亢 D.贫血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化合物沸点比较错误的是:A.丙烷>乙烷>甲烷 B.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C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D.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参考答案:B略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态HCl、固体NaCl均不导电,所以HCl、NaCl均是非电解质B.NH3、CO2的水溶液均导电,所以NH3、CO2均是电解质C.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均是电解质D.蔗糖、酒精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 所以它们均是非电解质参考答案:D略9. 下列各种醇与浓硫酸共热到一定温度不能产生烯烃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BD10. 在常温下,把一个盛有一定量甲烷和氯气的密闭玻璃容器放在光亮的地方,两种气体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容器内原子总数不变 B.容器内分子总数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参考答案:C略11. 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判断在周期表中,最可能处于同一族的是 A.Q和R B.S和T C.T和U D. R和U 参考答案:D略12. 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
其产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C略13. 相同温度下,体积均为0.25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92.6kJ/mo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N2H2NH3 ① 130放出热量:23.15kJ②0.92.70.2放出热量:Q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容器①、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B.平衡时,两个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均为1/7C.容器②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 kJD.若容器①体积为0.5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23.15kJ参考答案:C略14. 生活中常常碰到涉及化学知识的某些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的皮肤在强紫外线的照射下将会失去生理活性 ②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④棉花和木材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禽类羽毛和蜘蛛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⑤蜂蚁叮咬人的皮肤时将分泌物甲酸注入人体,此时可在患处涂抹小苏打或稀氨水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全部参考答案:略15. 将1 molCO和1 molH2O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CO+H2O(气)CO2+H2,达到平衡时剩余了75%的CO, 此平衡混合气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 A.11.5倍 B.5.75倍 C.23倍 D.30.67倍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现有A、B、C、D、E、F六种化合物,已知它们的阳离子有阴离子有,现将它们分别配成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 测得溶液A、C、E呈碱性,且碱性为A>E>C;2. 向B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先出现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消失;3. 向D溶液中滴加溶液,无明显现象;4. 向F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第一节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E溶液是 ,判断依据是 ;(3)写出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式:A 、C 、D 、F .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8分)将13.5g由镁粉、铝粉组成的混合粉末置于500 mL 3mol?L-1的硫酸中,充分搅拌后粉末全部溶解,再加入400 mL 8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结果只得到一种白色沉淀,试分析确定上述金属粉末中金属镁的质量分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8. 在1.01×105Pa,150℃时,将10mL某种有机物和50mLO2混合,完全燃烧后生成物质的量相等的CO2和H2O(g)恢复至原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反应前减小了完全燃烧后的气体通过足量的碱石灰,气体体积变为15mL试通过计算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以及可能的机构简式 参考答案: C3H6O2 CH3CH2COOH CH3COOCH3 HCOOCH2CH3 19. 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SO2、4.5molO2,经10min后反应达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了反应试计算:1)O2的转化率为多少? 2)用SO2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为多少? 3)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前的压强之比为多少?(最简整数比) 4)平衡时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为多少? 5)平衡常数K为多少?参考答案:(1)33.3% (2)0.03mol/(L·min) (3) 16:19 (4)37.5% (5)7.5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