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诊断和治疗ppt课件.ppt
58页眩晕(vertigo)1 1. .1、眩晕的定义、眩晕的定义 n n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眩晕是一种运动幻觉或空间位象体会错误n n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病人主观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摆动、升降、翻滚、浮沉或飘移感(闭眼不缓解)为主症,翻滚、浮沉或飘移感(闭眼不缓解)为主症,多于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多于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常伴有恶心、呕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眼球震颤、站立不稳、倾倒等症状,吐、出汗、眼球震颤、站立不稳、倾倒等症状,常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常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n n临床工作中须与头晕和头昏相鉴别临床工作中须与头晕和头昏相鉴别2 2 常可出现下列临床症状n n1、 眩晕n n2、 眼球震颤n n3、 错定物位(过示)和倾倒n n4、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3 32、眩晕的解剖基础、眩晕的解剖基础—平衡三联平衡三联 n n维维持持正正常常的的空空间间位位象象有有赖赖于于视视觉觉、、深深感感觉觉和和前前庭庭系统,这三部分称系统,这三部分称“ “平衡三联平衡三联” ”::1 1))))视视视视觉觉觉觉::::提提供供周周围围物物体体的的方方位位和和机机体体与与周周围围物物体的关系。
体的关系2 2)深感觉:)深感觉:)深感觉:)深感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传导肢体关节与体位姿势的感觉3 3)前庭系统:)前庭系统:)前庭系统:)前庭系统: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传导辨认机体的方位和运动速度n n虽虽虽虽然然然然视视视视觉觉觉觉和和和和深深深深感感感感觉觉觉觉参参参参与与与与维维维维持持持持正正正正常常常常的的的的空空空空间间间间位位位位象象象象,,,,但但但但是是是是它它它它们们们们的的的的病病病病变变变变很很很很少少少少主主主主诉诉诉诉眩眩眩眩晕晕晕晕前前前前庭庭庭庭病病病病变变变变是是是是引引引引起起起起病病病病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理性眩晕的主要病因4 4眩晕相关的解剖结构n n内耳(内耳(inner earinner ear)) 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耳蜗骨迷路:前庭、骨半规管、耳蜗 膜迷路: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膜迷路: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膜蜗管n n听神经:蜗神经、前庭神经听神经:蜗神经、前庭神经n n脑干前庭神经核团脑干前庭神经核团n n小脑小脑n n皮层皮层n n其他:脊髓、头、颈、躯干、四肢其他:脊髓、头、颈、躯干、四肢 椭圆囊和球囊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上方覆有椭圆囊和球囊由支柱细胞和毛细胞组成,毛细胞上方覆有一层胶体膜叫耳石膜,此膜系有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一层胶体膜叫耳石膜,此膜系有多层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即耳石和蛋白质凝和而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解剖粒即耳石和蛋白质凝和而成(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解剖基础)基础) 5 5 膜迷路解剖6 6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诊断与治疗)的诊断与治疗 7 7. . 定义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 是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的眩晕,是一种具有自限性的周围性前庭疾病。
可为原发性,也可为继发性8 8 发生率n n占末梢前庭疾病的20-40%n n10.7-64/100,000人群n n占老年人群的9%,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n n妇女发病率比男性高约1.6~1或2~19 9n n1921年Borony首次描述此病n n1952年Dix and Hallpick 描述了Dix-Hallpick检查法n n1969年Schuknecht提出嵴顶结石症理论n n1979年Hall, Ruby and McClure提出管结石症理论 10101111壶腹内淋巴囊球囊椭圆囊(es)骨迷路1212n n特发性原因(50%-70%)n n继发性原因(30%-50%) 头外伤(7%-17%) 病毒性迷路炎(15%) 梅尼埃病(15%) 偏头痛(﹤5%) 内耳手术(﹤1%)1313 BPPV的临床类型 n n后半规管后半规管BPPVBPPVn n前(上)半规管前(上)半规管BPPVBPPVn n外(水平)半规管外(水平)半规管BPPVBPPVn n混合型混合型BPPVBPPV 以上四种类型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
以上四种类型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1414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机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机制n nBPPV既可以由嵴顶结石也可以由管结石引起,在理论上能够影响三个半规管中的每一个半规管,尽管上半规管发生率很小15151616n n嵴顶结石症 :Schuknecht 提出的壶腹嵴顶结石学说,由于变性的耳石碎片从椭圆囊中脱离,附着于后半规管的壶腹嵴顶,引起内淋巴与壶腹嵴顶密度不同,从而使比重发生差异,导致壶腹嵴对重力作用的异常感知,引起眩晕 1717 嵴顶结石症的特点n n患者处于激发体位眩晕立即出现;n n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n n激发体位不改变,症状就持续存在n n它可发生于后半规管也可发生于水平半规管,这种类型的BPPV相对少见1818n n管结石症 :各种原因导致耳石脱落或变性的耳石聚集于后半规管近壶腹处,当头位转至激发位时,管石受到重力作用,向离壶腹方向移动,而形成离壶腹内淋巴流使嵴顶发生移位,牵拉壶腹嵴,使该半规管的神经元放电增加,引起眩晕及眼震1919 管结石症有以下特点n n患者处于激发头位后眩晕的出现有1—40s的潜伏期;n n眼震与眩晕的潜伏期相同;n n眩晕和眼震的强度波动,先重后轻,时程不超过60s。
n n管结石症是BPPV最常见的类型2020n n后半规管位置性眩晕 ::发生率最高常常发生于坐位躺下或从躺下至坐位时,俯身,低头或仰头时.激发头位时出现强烈旋转性眩晕,伴眼震,恶心及呕吐.反复作激发头位时,眩晕及眼震发作可减轻或不发生.整个发作的病程可谓数小时至数天,数月或数年.n n水平半规管病变时多于仰卧位左右转动头部时出现眩晕. 2121主观性BPPV:在诱发位置期间典型眩晕,无眼震-手法复位有效.2222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 病史病史n n旋转性眩晕(少数可只有头晕)n n持续时间〈30秒n n由头位运动而激发(躺下、翻身、弯腰、抬头、洗头)2323诊断BPPV的变位试验n nDix-Hallpike或Side-lying试验:是确定后或上半规管BPPV的常用方法n n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是确定水平半规管BPPV的最常用方法 2424n nHallpike-Dix检查(用于后或上半规管)检查(用于后或上半规管) Hallpike-DixHallpike-Dix检查也称为检查也称为BaranyBarany检查。
患者坐位水平检查患者坐位水平向患侧转头向患侧转头45°45°,快速躺下使头悬垂与水平面呈,快速躺下使头悬垂与水平面呈30°30°角这种体位正好使后半规管处于受重力牵拉的平角这种体位正好使后半规管处于受重力牵拉的平面黏附于壶腹嵴或浮动于半规管长臂的碎片会移面黏附于壶腹嵴或浮动于半规管长臂的碎片会移动并引起眩晕和眼震由于眩晕出现可能有潜伏期,动并引起眩晕和眼震由于眩晕出现可能有潜伏期,这种体位应维持这种体位应维持30s30s该体位也使上半规管处于相该体位也使上半规管处于相对悬垂的位置,因此上半规管对悬垂的位置,因此上半规管BPPVBPPV也可诱发眩晕也可诱发眩晕 诊断-前后诊断-前后\M4V20098.MP4\M4V20098.MP42525n nThe Dix-Hallpike test引出特征性眼震伴眩晕,其特征为:n n①短潜伏期(一般1~5秒);n n②有限持续时间(一般<30秒);n n③患耳向下时诱发向地的旋转性眼震(快相向上为后半规管BPPV ,快相向下为上半规管BPPV);管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嵴帽结石症眼震持续时间≥1min,双侧均可诱发出明显眼震时,则诊断为双侧性BPPV。
n n④恢复坐立位时出现反向眼震;n n⑤反复置于诱发位置反应减弱(眼震有疲劳性),少数病例为不疲劳性.2626Side-lying试验 :侧卧检查侧卧检查n n患者坐于检查床上头向一侧转45°,然后快速向对侧侧卧,这样处于向下耳的后半规管壶腹嵴受到重力的牵拉作用,管结石或嵴顶结石碎片诱发出眩晕和眼震同样,下位耳内上半规管的碎片也可移动,引出眩晕和向下的旋转性眼震患者然后回到坐位,待确定无眩晕后,检查对侧n n诊断-前后\M4V20100.MP4n n诊断-前后\M4V20102.MP42727n n患者仰卧头屈曲20度,然后头快速向一侧转动,并保持头位1分钟,观察有无眩晕出现,头位再转回中线位,再快速转向对侧.观察眩晕和眼震.n n眼震的特点:向地或离地的水平性眼震.多数眼震为疲劳性,少数持续存在不疲劳n n诊断-水平\M4V20099.MP4滚转试验(roll maneuver ):是确定水平半规管最常用的方法 2828水平半规管BPPV的眼震特点:n n管结石症在双侧变位检查中均可诱发向地性或背地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续时间<1min;嵴帽结石症在双侧变位检查可诱发背地性水平眼震,眼震持续时间≥1min。
n n侧别判断:眩晕以向患侧为重,向地性眼震以诱发眼震较强的一侧定为患侧,背地性眼震以相对弱的一侧定为患侧2929 诊断依据n n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出现短暂眩晕的病史n n变位性眼震试验显示上述眼震特点,且具有短潜变位性眼震试验显示上述眼震特点,且具有短潜伏期(<伏期(<30s30s)和疲劳性和疲劳性n ncase\01 BPPV H HEAD LEFT.avicase\01 BPPV H HEAD LEFT.avi case\01 BPPV H HEAD RIGHT.avicase\01 BPPV H HEAD RIGHT.avi case\BPPV-RPSC HALLPIKE RIGHT.avicase\BPPV-RPSC HALLPIKE RIGHT.avi case\HALLPIKE LEFT.avicase\HALLPIKE LEFT.avi3030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 通常确诊后不必急于治疗,可观察一段时间,如未通常确诊后不必急于治疗,可观察一段时间,如未能自行缓解或反复发作再考虑康复手法治疗。
多数能自行缓解或反复发作再考虑康复手法治疗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应首选保守治疗,无效者采取手术治学者认为本病应首选保守治疗,无效者采取手术治疗n n前庭抑制药物效果不明显前庭抑制药物效果不明显n n管结石复位法管结石复位法 n nCRP\crp.exeCRP\crp.exe 3131123453232n nEpleyEpley复位法复位法: : 治疗治疗\M4V20103.MP4\M4V20103.MP4n nSemontSemont方法方法 : :治疗治疗\M4V20105.MP4\M4V20105.MP4n nBarbecueBarbecue翻滚法翻滚法: : 治疗治疗\M4V20104.MP4\M4V20104.MP4 一般首先应用管结石复位法治疗管结石症,一般首先应用管结石复位法治疗管结石症,SemontSemont摆摆动法治疗嵴顶结石症动法治疗嵴顶结石症Brandt-DaroffBrandt-Daroff习服练习用于治习服练习用于治疗后仍较轻微残余症状的患者疗后仍较轻微残余症状的患者 (患者迅速向患侧卧位,患者迅速向患侧卧位,眩晕消失后保持眩晕消失后保持3030秒。
然后坐起等待眩晕消失然后坐起等待眩晕消失患者应向对侧重复以上运动,停留应向对侧重复以上运动,停留3030秒,坐起整个治疗秒,坐起整个治疗练习重复练习重复1010--2020遍每天3 3次,如果连续次,如果连续2 2天无眩晕出天无眩晕出现,可停止治疗现,可停止治疗) )33333434n n治疗中护理治疗中护理: : 治疗室备有氧气及抢救设备在复位过程中,治疗室备有氧气及抢救设备在复位过程中,护士可握住患者的手,以防坠床,并协助其侧身,侧身后用护士可握住患者的手,以防坠床,并协助其侧身,侧身后用双手扶住患者的头,保持头位不动,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双手扶住患者的头,保持头位不动,同时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等呼吸、脉搏等n n治疗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治疗后护理及出院指导: : 治疗后在治疗室观察休息治疗后在治疗室观察休息10-20 10-20 minmin,无不良反应再让患者回家,不开车,同时嘱其,无不良反应再让患者回家,不开车,同时嘱其24 h24 h内内不要卧倒或低头,尽量保持头立位,但不必紧张,在头立位不要卧倒或低头,尽量保持头立位,但不必紧张,在头立位时可缓慢转头夜间睡眠可在床上取时可缓慢转头。
夜间睡眠可在床上取4545半卧位半卧位, ,勿使患耳向勿使患耳向下下 1 1周内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头部,保证充足睡眠眩晕与周内尽量避免剧烈活动头部,保证充足睡眠眩晕与情绪因素有关,因此,鼓励患者多参加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情绪因素有关,因此,鼓励患者多参加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分散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愉快病情复发后及时就诊,切分散注意力,保持心情舒畅愉快病情复发后及时就诊,切不可在家自己手法复位治疗,以防不测不可在家自己手法复位治疗,以防不测35353636 疗效评估n n疗效评价:短期:1周;长期:3个月n n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痊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n n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n n无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无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加剧或转为其他类型的类型的BPPVBPPV3737管石复位法效果分析n n165例BPPV患者采用管石复位治疗,83个患者(66.4%)首次治愈n n62例老年BPPV患者首次治愈率为78%n n该疗法安全,但对有严重颈椎疾患、脊柱畸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慎重。
3838复位技术的影响因素n n准确做出定侧、定位是选择合适复位技术治疗的关键前提n n许多学者认为眼震判定的困难或误差,是造成HSC-BPPV(<75%) 复位疗效低于PSC-BPPV (>90%) n n治疗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经验,患者的可配合程度n n混合型BPPV3939管结石复位法的并发症管结石复位法的并发症n n1 1、前半规管及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及外半规管BPPVBPPV:: 1 1项研究连续观察了项研究连续观察了8585例例后半规管结石症的后半规管结石症的CRTCRT治疗,治疗,7d7d后,后,2 2例出现了前半规管例出现了前半规管BPPVBPPV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卧位时位作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卧位时位觉砂碎片移入前半规管或外半规管这些续发性觉砂碎片移入前半规管或外半规管这些续发性BPPVBPPV均均可治愈BalohBaloh也曾提及管结石复位法是外规管也曾提及管结石复位法是外规管BPPVBPPV的一的一种原因治疗过程和随访评价过程中注意观察眼震,有助种原因治疗过程和随访评价过程中注意观察眼震,有助于发现于发现CRTCRT的这些并发症并适时处理。
的这些并发症并适时处理n n2 2、颈部僵直和肌痉挛:这是保持头直立位置的结果应、颈部僵直和肌痉挛:这是保持头直立位置的结果应建议患者定期取下颈部软固定,并在水平方向运动颈部建议患者定期取下颈部软固定,并在水平方向运动颈部n n3 3、眩晕、恶心: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较、眩晕、恶心: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出现较剧烈的眩晕和恶心,要求患者在诊室坐位安静休息,好转剧烈的眩晕和恶心,要求患者在诊室坐位安静休息,好转后再离开后再离开4040复发n n复发率为20%-30%n n老年人复发率为51%4141BPPV-手术n n对少数患者症状明显,持续期超过一年,或严重对少数患者症状明显,持续期超过一年,或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但在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但在决定手术之前,必须作全面的神经学检查,以排除定手术之前,必须作全面的神经学检查,以排除中枢性疾患中枢性疾患n n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后壶腹神经切断术: :后壶腹神经是唯一将后半规后壶腹神经是唯一将后半规管冲动传导到大脑平衡部分的神经,手术难度大,管冲动传导到大脑平衡部分的神经,手术难度大,易损伤耳蜗神经而造成感觉神经性聋。
目前大多易损伤耳蜗神经而造成感觉神经性聋目前大多已被后半规管阻塞术所代替已被后半规管阻塞术所代替n n后半规管阻塞术后半规管阻塞术4242《梅尼埃病诊断依据和疗效评定(2006年,草案)》 n n定义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波动性感音性听力损失,耳鸣和耳胀满感梅尼埃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为膜迷路积水为耳科常见病,患病居外周性眩晕的首位 4343诊断依据n n1. 1. 发作性眩晕发作性眩晕2 2次或次或2 2次以上,持续次以上,持续20 min20 min至数小时常至数小时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平衡障碍无意识丧失2. 2.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3. 3. 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4. 4. 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性眼震和(或)前庭功能异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性眼震和(或)前庭功能异常。
常5. 5.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4444临床分期n n早期:间歇期听力正常或有轻度低频听力损失中期:间歇期除2kHz外,低、高频率均有听力损失晚期:全频听力损失达中重度以上,无听力波动4545可疑诊断(梅尼埃病待诊)n n1 1 仅有仅有1 1次眩晕发作,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次眩晕发作,纯音测听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伴耳鸣和耳胀满感伴耳鸣和耳胀满感2 2 发作性眩晕发作性眩晕2 2次或次或2 2次以上,持续次以上,持续2020分钟至数小时分钟至数小时听力正常,不伴耳鸣及耳胀满感听力正常,不伴耳鸣及耳胀满感3 3 波动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波动性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无明显眩晕发作无明显眩晕发作4 4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晕、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性眩晕、突发性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引起的眩晕。
眩晕4646<<突发性聋诊治指南<<突发性聋诊治指南(建议案建议案) >>>>n n定义定义定义定义 突然发生的,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3天以内天以内,原因,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下降20dB HL20dB HL以上以上 n n诊断依据诊断依据诊断依据诊断依据n n1.1. 突然发生的,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 3天以内天以内n n2.2. 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可为轻、中或重度,可为轻、中或重度,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甚至全聋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 HL20dB HL以上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多为单侧,偶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n n3.3. 病因不明病因不明(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未发现明确原因包括全身或局部因素)n n4.4. 可伴耳鸣、可伴耳鸣、耳堵塞感耳堵塞感n n5.5. 可伴眩晕、恶心、呕吐可伴眩晕、恶心、呕吐, ,但不反复发作。
但不反复发作n n6.6. 除第八颅神经外除第八颅神经外, ,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4747(二)突聋与梅尼埃病鉴别 突聋病人常伴有眩晕(1/2),但不反覆发作,仅一次发作导致耳聋而终结;无中低频听阈的动态变化;听力损失多在60dB以上,重振现象阳性率低虽二者均可能有末梢前庭障碍,但突聋前庭功能减弱者较少,80%属于正常突聋有时有方向交换性眼震,在发病3天内可见迷路兴奋期快相向患侧的自发性眼震,其后转向快相向健侧的麻痹性眼震后者发病早期听力丧失很少,呈波动性听力曲线,听力损失不超过60dB梅尼埃病几乎都有重振现象4848前庭康复治疗前庭康复治疗n n前庭康复治疗(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herapy, VRT)是一种特殊的非药物疗法,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康复训练方案,提高患者的前庭位觉、视觉和本体感觉对平衡的协调控制能力,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代偿功能,减轻或消除病人的头晕、眩晕症状,防止跌倒,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949n n训练计划应由具有前庭康复专业知识的医师制定,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康复师来完成近几年在美国,系统的眩晕-前庭平衡功能评定和前庭康复训练已经成为成熟的技术,在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精神科、矫形康复科、运动医学、理疗科和老年病科等很多医学学科广泛开展,以此项技术为基础的平衡中心(Balance Center)也层出不穷。
5050(一)前庭康复机制n n 当一侧或双侧前庭器官损伤后可导致失衡 当一侧或双侧前庭器官损伤后可导致失衡感,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平衡功能会出现不同感,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平衡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这种现象是由前庭系统本身的特程度的恢复这种现象是由前庭系统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包括细胞功能恢复、中枢兴奋性冲性决定的,包括细胞功能恢复、中枢兴奋性冲动发放率的自发性重建、前庭代偿、前庭适应动发放率的自发性重建、前庭代偿、前庭适应和前庭习服等但是代偿、适应和习服形成后,和前庭习服等但是代偿、适应和习服形成后,如果功能重组构架比较脆弱,则眩晕会再次发如果功能重组构架比较脆弱,则眩晕会再次发作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前庭系统功能的恢复作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前庭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巩固,早期干预对于提高康复质量是非常重和巩固,早期干预对于提高康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5151前庭可塑性 中枢神经及前庭系统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是前庭康中枢神经及前庭系统的可塑性和代偿能力是前庭康复训练的主要理论依据前庭康复就是通过一系列复训练的主要理论依据前庭康复就是通过一系列反复的可诱发眩晕的动作作为刺激信号,促进前庭反复的可诱发眩晕的动作作为刺激信号,促进前庭代偿和前庭习服的产生。
代偿和前庭习服的产生 n n前庭代偿:短期的,可消退,需反复巩前庭代偿:短期的,可消退,需反复巩 固,左可传到右固,左可传到右n n前庭习服:长期的,不易消退应用特前庭习服:长期的,不易消退应用特 殊人群训练,疾病治疗殊人群训练,疾病治疗5252(二)前庭康复基本原则 广义上讲前庭康复的基本原则是:将患者暴露广义上讲前庭康复的基本原则是:将患者暴露在能引起眩晕的状态下使视觉信号在视网膜上产生在能引起眩晕的状态下使视觉信号在视网膜上产生滑动或使身体姿势处于非平衡状态首先,须确定滑动或使身体姿势处于非平衡状态首先,须确定能诱发出症状的活动或环境状态其次,考虑患者能诱发出症状的活动或环境状态其次,考虑患者平衡和步态功能的缺陷通过对这些刺激不断的反平衡和步态功能的缺陷。
通过对这些刺激不断的反应,前庭症状或不良适应行为会逐渐改善前庭康应,前庭症状或不良适应行为会逐渐改善前庭康复计划一般为症状复计划一般为症状- -诱发的过程,关键在于治疗方案诱发的过程,关键在于治疗方案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确定 5353(一)按临床症状选择((1 1)适应证)适应证 a a、头部或视觉运动会诱发眩晕;、头部或视觉运动会诱发眩晕; b b、眩晕持续存在且活动可使症状加重;、眩晕持续存在且活动可使症状加重; c c、平衡功能评估结果提示有平衡或步态功能失调,伴、平衡功能评估结果提示有平衡或步态功能失调,伴有或不伴有上面两点;有或不伴有上面两点; d d、病史和测试结果均支持平衡失调已经处于稳定期病史和测试结果均支持平衡失调已经处于稳定期如果患者的病变波动,神经系统无法完成代偿如果患者的病变波动,神经系统无法完成代偿2 2)非适应证)非适应证 a a、眩晕为间断发作且间隔时间少于、眩晕为间断发作且间隔时间少于6-86-8周,每次持续时周,每次持续时间间>15>15分钟,如梅尼埃病、外淋巴漏引起头晕的急性期;分钟,如梅尼埃病、外淋巴漏引起头晕的急性期; b b、评估治疗期间没有出现出运动及平衡失调,无法确、评估治疗期间没有出现出运动及平衡失调,无法确定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案。
定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案5454(二)按疾病种类选择((1 1)适应证)适应证 a a、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Positional Vertigo,,BPPV)BPPV);; b b、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失调,如前庭神经元炎、听神、单侧或双侧前庭功能失调,如前庭神经元炎、听神经瘤等;经瘤等; c c、梅尼埃病、外淋巴漏、外伤后眩晕、老年性眩晕、梅尼埃病、外淋巴漏、外伤后眩晕、老年性眩晕(多因素引起的失衡)及未能确诊的眩晕等,在间歇期可采(多因素引起的失衡)及未能确诊的眩晕等,在间歇期可采用前庭康复作为辅助治疗;用前庭康复作为辅助治疗;((2 2)非适应证)非适应证 a a、低血压性眩晕;、低血压性眩晕; b b、药物反应(不包括耳毒性药物);、药物反应(不包括耳毒性药物); c c、偏头疼所致眩晕(少数文献报道有一定疗效);、偏头疼所致眩晕(少数文献报道有一定疗效); d d、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TIA););5555前庭康复练习内容n n前庭-眼反射刺激练习n n眼动练习n n平衡练习n n步态练习n n联合练习5656前庭代偿延迟的因素pp中枢前庭疾病 pp小脑疾病pp进行性前庭病变pp复发性前庭疾病pp视觉功能异常pp精神疾病pp偏头痛pp前庭功能丧失的程度 5757前庭代偿延迟的因素pp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pp头部创伤pp有共患疾病pp活动能力受限pp开始康复延迟pp中枢或前庭抑制剂pp感觉功能受损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