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重庆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docx
58页备考2025重庆市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颜色的反应,下列元素与其对应的焰色反应特征颜色错误的是( )A.Na——黄色B.Cu——绿色C.K——蓝色D.Ca——砖红色【答案】 C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A.酸碱滴定过程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B.比较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用玻璃棒分别蘸取相同浓度的Na2C03、Na2S03,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pHC.检测某种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不变红色,再向其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红色D.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当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口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 然后更换一个接收器,打开活塞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放出【答案】 C3、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 )A.可行性原则B.简约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安全性原则【答案】 C4、属于化学教学综合方法的是()A.讲授—听记B.指导—实习C.组织—参观D.实验—讨论【答案】 D5、( )是化学学习兴趣的最高水平,是推动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最强劲动力。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D6、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7、学生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教师会结合初中学过的四大反应类型的特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其中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反证B.归纳C.比较D.分析【答案】 C8、下列有关仪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烧杯均可用于给液体、固体加热B.使食盐水中NaCl结晶析出时,常用到的仪器有坩埚、酒精灯、玻璃棒、泥三角C.区别NaCl、Na2SO4时常用到胶头滴管、试管D.漏斗可用于过滤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答案】 C9、下列各物质能构成缓冲对的是( )。
A.NaHSO4和Na2SO3B.HCl和HAcC.NaH2P04和Na2HP04D.NH4Cl和NH4Ac【答案】 C10、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将固体Na2CO3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上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 B11、常温、常压下,将1 mol蔗糖溶解在水中制成1 L溶液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ΔH-TΔS和熵的变化情况是( )A.ΔH-TΔS>0,ΔS<0B.ΔH-TΔS<0,ΔS>0C.ΔH-TΔS>0,ΔS>0D.ΔH-TΔS<0,ΔS<0【答案】 D12、科学方法是理解科学知识,应用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桥梁,科学方法的核心,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是( )A.科学思想方法B.科学文化体系C.科学对象D.科学过程【答案】 A13、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危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等问题的广泛关注,STSE思想也受到了日益重视STSE的含义是( )。
A.科学、技术、学生与资源教育B.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C.科学、技术、学生与能源教育D.科学、技术、社会与气候教育【答案】 B14、一般来说,喜欢化学并且对理论和抽象的东西感兴趣的学生,其认知风格大多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答案】 B15、由苯(C6H6)和乙醇(C2H5OH)的结构与化学性质来推测苯酚(C6H5OH)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所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多种感官协同记忆策略B.知识结构化策略C.联系一预测策略D.练习一反馈策略【答案】 C16、在选择化学教学媒体时,其选择依据是( )A.化学教学媒体的功能和特点B.教学内容的要求C.是否易于操作达到最佳效果D.学生的个性特点【答案】 C17、在化学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将化学事实描述清楚,并且要对该事实加以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A.讲述法B.讲演法C.讲解法D.谈话法【答案】 B18、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答案】 C19、化学课程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哪类课程( )。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活动型课程【答案】 A20、学习方式是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传统化学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是( )A.主动探究多,被动接受少B.个人理解多,小组合作少C.合作学习多,自主学习少D.探究学习多,发现学习少【答案】 B2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B.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电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答案】 D22、下列物质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NaOHB.HClC.Na2SD.Na2O2【答案】 A23、下列词语属于描述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是( )A.应用B.学会C.掌握D.讨论【答案】 A24、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反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 )A.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B.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C.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D.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答案】 D25、根据已有知识“碱金属具有很强的金属性,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铯是碱金属元素”,由此可以推出“铯也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
这里用到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比较D.类比【答案】 A26、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C27、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加入2mL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2滴1mol/L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该实验的目的是( )A.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 D28、教学重点是指教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化学教学重点确定的依据不包括( )A.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B.化学课程的课时总数C.化学课程标准D.学生已有的认知特点【答案】 B29、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管理、组织学生,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活泼、主动地学习,建立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同和教学秩序,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行为方式称为化学教师的课堂组织。
这里强调三点,不包括以下()A.强调它是教师的行为,课堂教学如何组织取决于教师预先的谋划和设计B.强调课堂组织的指向要服从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为了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C.强调了课堂组织要着眼于如何能够使教学过程有序,课堂气氛和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和学生活泼、生动的学习状态的形成D.强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切为学习成绩服务【答案】 D30、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答案】 B32、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2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33、化学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
A.认知性目标B.策略性目标C.技能性目标D.体验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