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编版-1993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x
10页1993年湖北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1.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 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 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2.西晋时,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图中“\\\\”部分代表哪一个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 A.匈奴族 B.羌族 C.鲜卑族 D.氐族3.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业技术是 A.造纸和雕版印刷 B.冶铁和制瓷 C.制瓷和纺织 D.造纸和纺织4.我国棉花的种植从广东、福建扩展到淮河流域是在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5.清朝嘉庆至光绪之间的几个皇帝的年号,按顺序为 A.道光、咸丰、同治 B.咸丰、道光、同治 C.咸丰、同治、道光 D.道光、同治、咸丰6.清政府和西方侵略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革命,始于 A.三元里抗英斗争中 B.太平天国运动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辛亥革命中7.甲午中日战争后至百日维新前,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校是 A.谭嗣同主持的时务学堂 B.徐锡麟主持的大通学堂 C.康有为主持的万木草堂 D.严复主持的天津水师学堂8.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英国首先表示支持,这主要是因为英国 A.既得利益与美国完全相同 B.要消除同其他列强的矛盾 C.企图笼络清政府 D.在华优势地位开始削弱9.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其先后顺序是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10.1924—1926年的中国国民党是一个 A.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 B.官僚资产阶级的政党 C.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联盟 D.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11.1927年后,方志敏等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根据地 B.湘鄂边根据地 C.湘鄂赣根据地 D.闽浙赣根据地12.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战役的直接目的是 A.迫使国民党政府投降 B.援救侵入南洋的日军 C.强化对占领区的统治 D.扩大对华南的经济掠夺13.解放战争时期,导致国民党反动派在政治上彻底破产的是 A.召开伪国大和炮制伪宪法 B.和美国签订关于通商航海、航空的卖国条约 C.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被粉碎 D.制造“下关惨案”和“李闻血案”14.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土质肥沃 C.城市国家兴起较早 D.长于军事远征15.以下是法兰克王国时期的一件文书:“(我)在上帝的名义下,为了自己的灵魂得到好处……今将某区某地产业交出。
其条件如下:在我活着的期间,我将从您(指教会贵族)的手中,将以上产业接受过来,作为您对我的恩赐,我为了享受其使用之权,每年付给您或您的继承人……(若干财物)它反映了 A.富有的上层人物向教会捐献财产 B.自由化农民农奴化 C.采邑制确立 D.国王将土地赐予教会16.在论述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时,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应是①独立手工业者变为雇佣工人 ②工场手工业兴起③包买商出现 ④市场扩大,商品需求量增加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②③①17.19世纪70年代,在巴尔干半岛,摆脱了土耳其统治的新的民族独立国家是A.波斯尼亚 B.黑塞哥维那 C.阿尔巴尼亚 D.塞尔维亚18.下列政党建立的先后顺序是①法国工人党 ②德国社会民主工党 ③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④美国工党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19.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时,加盟的共和国是 A.乌克兰、外高加索、白俄罗斯、俄罗斯 B.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立陶宛 C.外高加索、乌克兰、白俄罗斯、爱沙尼亚 D.外高加索、白俄罗斯、俄罗斯、格鲁吉亚20.下列国家和地区,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半年时间里被日本占领的有 A.印支北部、香港、缅甸 B.泰国、香港、夏威夷 C.马来亚、菲律宾、印支南部 D.关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21.半坡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共同点有 A.按血缘关系组成社会集团 B.过着定居的生活 C.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D.出现贫富分化22.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有 A.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B.北宋毕发明锡活字 C.南宋时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 D.元朝时中国火药武器传到欧洲23.护法运动的直接目标是 A.恢复《中华民国约法》 B.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恢复国会 D.恢复参议院24.下列各项中,发生在1941年的有 A.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 B.皖南事变 C.“不列颠之战”开始 D.日本偷袭珍珠港2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A.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和副主席 B.任命了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和政务院总理 C.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决定以《共同纲领》为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26.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制定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 C.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D.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27.古希腊的科学成就有 A.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B.创立了植物学和动物学的学科体系 C.制造出比较精密的测天仪 D.提出地圆学说28.下列各国中,曾扩张到印度河流域的有 A.奥斯曼帝国 B.摩揭陀国 C.波斯帝国 D.罗马帝国29.在美洲各国争取独立的斗争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有 A.里士满战役 B.萨拉托加战役 C.阿亚库巧战役 D.波耶加战役30.下列各项中,与1919年匈牙利革命有关的有 A.和平夺权 B.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合并 C.协约国公开武装干涉 D.社会民主党右派叛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20空,每空0.5分,共1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31.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_____攻破镐京次年,周朝迁都____,东周开始32._____年,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33.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国家迫使清政府增开通商口岸11处,其中最南面的是今属_____省的_____,最北面的是今属_____省的_____34.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宪法大纲》,确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是_____专政的政权专政的目的是消灭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势力,__________35._____年秋,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_____年秋,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随之结束36.开辟新航路时期,西欧人把_____称为“香料之国”首先侵入这个地区的西欧国家是_____37.1592年日本侵朝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在_____登陆次年初,朝中抗日军队收复平壤后,直取_____,后来日军被迫撤出汉城39.1942年秋,英军在_____战役中战胜德、意军队次年5月,德、意军队投降,_____战事胜利结束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0题6分,第41题8分,共14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0.以下材料是淝水之战前前秦君臣对战争形势的分析,请认真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苻)坚曰:“……今略计吾士卒,可得九十七万……以吾之众,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吾强兵百万,资仗如山……以吾击晋,校(较)其强弱之势,犹疾风之扫秋叶 材料二: 京兆尹慕容垂(鲜卑族人)言于坚曰:“弱并于强,小并于大,此理势自然,非难知也以陛下神武应期,威加海外,虎旅百万,韩(信)白(起)满朝,而蕞尔江南,独违王命,岂可复留之以遗子孙哉!” 材料三: 阳平公(苻)融曰:“……群臣言晋不可伐,皆忠臣之愿陛下(苻坚)听之”,“鲜卑、羌虏,我之仇雠,常思风尘之变以逞其志……(今)轻举大事(伐晋),臣恐功既不成,仍有后患,悔无及也!” 材料四: 太子左卫率石越曰:“且彼(晋)据长江之险,民为之用,殆未可伐也!” 以上材料均摘自《资治通鉴》 回答:①材料一中,苻坚的话流露了一种什么情绪?它将对战争发生什么影响? ②材料二、三、四中,三位大臣的话是否都是忠言,试加以分析 ③淝水之战的结局对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41.阅读以下四段反映同一时期的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端在支持自由之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征服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回答:①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国家和地区指的是哪些? ②根据材料二、三,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③这四段材料反映的美国战后初期的政策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 ④针对材料4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五、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2题10分,第43题13分,第44题13分,共36分42.宋代文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