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易电子秤设计说明书(内含电路图).doc
20页目 录第一章 设计任务…………………………………………………………………………… …..11.1简述电子称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1.2电子称的优势第二章 总体设计与方案选定…………………………………………………………………… 42.1理论基础2.2基本原理第三章 电路调试与实验……………………………………………………… …………………53.1设计方案3.2方案介绍及选定3.2.1方案介绍3.2.2方案选定3.3系统各部分的设计3.3.1传感器的设计3.3.2传感器的选择3.3.3测试电路设计3.3.4主要芯片介绍3.3.5方案分析3.4调试方法和实验分析3.4.1调试方法3.4.2实验结果误差分析3.4.3设计中产生错误的分析第四章 设计总结体会……………………………………… ……………………...………...164.1设计总计体会附 录 ………………………………………………………………… ……………………..17附录1 电路 附录2 PCB图天津工业大学2009级《测控电路》课程设计第一章 设计任务1.1简述电子称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内发展50年代中期电子技术的渗入推动了衡器制造业的发展。
60年代初期出现机电结合式电子衡器以来,经过40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我国电子衡器从最初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智能型电子衡器制造技术及应用得到了新发展电子称重技术从静态称重向动态称重发展:计量方法从模拟测量向数字测量发展;测量特点从单参数测量向多参数测量发展,特别是对快速称重和动态称重的研究与应用电子称重技术基本达到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少数产品的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内的电子秤市场中,1009左右量程的电子秤精度一般为0.019即10mg在研究方法上,电子称重系统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将作用在承载器上的质量或力的大小,通过压力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控制电路来处理该电信号但就总体而言,我国电子衡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差距是技术与工艺不够先进、工艺装备与测试仪表老化、开发能力不足、产品的品种规格较少、功能不全、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等国外发展 在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电子称重力一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准确度和可靠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称重传感器方面,国外电子秤产品的品种和结构又有创新,技术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1)美国Revere公司研制出PUS型具有大气压力补偿功能的拉压两用的称重传感器,用于高准确度检验平台,称重平台,准确度可达5000d。
2)德国HBM公司研制成功C2A、 C16A两种不同结构的1-100t具有耐压外壳保护的防爆称重传感器,其防爆性能符合欧洲EN50014和EN50018d级标准3)美国斯凯梅公司研制出新一代高准确度不锈钢F6Ox系列5-5000kg称重传感器,准确度6000d用于湿度大,腐蚀性强的环境中,而且防水4)德国塞特内尔公司研制出以被青铜为弹性体材料,快速称重用200型称重传感器其特点是线性好,固有频率高,动态响应快独创油阻尼装置与过载保护装置一体化,保证称量时速度快,工作寿命长组装3一30kg电子平台秤,准确度可达4000d发展趋势通过分析近年来电子衡器产品的发展情况及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电子衡器总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其技术性能趋向是速率高、准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其功能趋向是称重计量的控制信息和非控制信息并重的“智能化”功能;其应用性能趋向于综合性和组合性1.2电子称的优势1)小型化体积小、高度低、重量轻,即小、薄、轻近几年新研制的电子平台秤结构充分体现了小薄轻的发展方向对于低容量的电子平台秤和电子轮轴秤,可采用将薄型或超薄型的圆形称重传感器,直接嵌入钢板或铝板底面与称重传感器外径相同的盲孔内,形成低外形的秤体结构,称重传感器的数量和位置由秤的额定载荷和力学要求计算决定。
钢板或铝板就是秤体的台面,称重传感器既是传感元件,又是承力支点,极大地简化了秤体结构,减少了活动连接环节,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稳定性和可靠性2)模块化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的承载器结构,如大型静动态电子汽车衡等,已开始采用几种长度的标准结构的模块,经过分体组合,而产生新的品种和规格3)集成化对于某些品种和结构的电子衡器,例如小型电子平台秤、专用秤、便携式静动态电子轮轴秤、静动态电子轨道衡等,都可以实现秤体与称重传感器,钢轨与称重传感器,轨道衡秤体与铁路线路一体化如秤体与称重传感器一体化的便携式静动态电子轮轴秤,多用硬铝合金厚板制成4)智能化电子衡器的称重显示控制器与电子计算机组合,利用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来增加称重显示控制器的功能使电子衡器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推理、判断、自诊断、自适应、自组织等功能,这就是当今市场上采用微机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与采用智能化称重显示控制器的电子衡器的根本区别5)综合性电子称重技术的发展规律就是不断的加强基础研究并扩大应用,扩展新技术领域,向相邻学科和行业渗透,综合各种技术去解决称重计量、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等问题6)组合性 在工业称重计量过程或工艺流程中,不少称重计量系统还要求具有可组合性,即测量范围等可以任意设定;硬件能够依据一定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作某些调整,硬件功能向软件方向发展;软件能按一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和扩展;输入输出数据与指令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和条形码,并能与外部的控制和数据处理设备进行通信。
第二章总体设计与方案选定2.1理论基础1) 原理主要用一个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基于这样一个原理:弹性体(弹性元件,敏感梁)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他表面的电阻应变片(转换元件)也随同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再经相应的测量电路把这一电阻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电压或电流),从而完成了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也就是当物体放在秤盘上时,压力施给传感器,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阻抗发生变化,这时输出的电流和电阻发生变化,这便可以当作一个信号,输出电压信号通常很小,需要通过前端信号处理电路进行准确的线性放大,因此用一个放大器进行放大,放大后的模拟信号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为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然后应用单片机或芯片MC4511和MC1413进行调试确定量程精度,并且用LCD或LED进行输出,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度并尽量减少外界电气干扰,若需要还要在传感器与数模转换器之间加上信号调整电路为了保护仪器还在需要时加上报警电路2)待解决问题(1)应变片灵敏度要高,因为是小量程的则形变很小2)因为形变小所以很难找到合理的应变片以得到合理分辨力。
3)因量程小则数据进入线性区域困难4)因应力很小则应该尽量减少其它力的影响以减小误差2.2基本原理1)电子称是由称重传感器感知外界的重力,再把转换的电信号传送给电子电路的在称重时不要过力,特别是小称量的秤,所称的物品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传感器 2)必须给电子秤一个稳定的工作电压,使之提高称重的准确性3)电子秤最好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使用(防水电子秤除外),因为,传感器和电子元件长期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中会缩短使用寿命,给您带来经济损失 4)电子秤内部使用的是运算放大器、A/D模数转换器和译码器电路,为使您称重准确,应远离强电磁干扰源,如(电焊机,电钻,磁铁,大型电动机)等第三章电路调试与实验3.1设计方案系统框图1)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LED显示达林管阵列和译码器图一芯片处理与LED输出型方案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单片机键盘控制LCD输出图二 单片机处理LCD显示方案方案设计3.2方案介绍及选定1)方案介绍前端信号处理时,选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等措施,在显示方面采用LED或具有字符图文显示功能的LCD显示器这不仅加强了人机交换的能力,可以显示所称量的物体信息等相关内容。
目前单片机技术比较成熟,功能也比较强大,被测信号经放大整形后送入单片机,由单片机对测量信号进行处理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关系译码显示出被测物体的重量由于系统需要的按键较多,因此要加一个键盘单片机控制适合于功能比较简单的控制系统,而且其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体积小算术运算功能强,技术成熟等优点但其缺点是外围电路比较复杂,编程复杂使用单片机处理 LED显示型方案会给系统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使用译码器MC4511和达林管阵列MC1413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控制系统,其外围的电路简单,不需要编写复杂的程序,因为有许多现成的软件可以应用但是其缺点是耗费时间,调试不方便,不利于大规模生产2)方案选定最后综合各方面的要求以及所有的条件,选择芯片处理与LED输出型方案图一方案)3.3系统各部分的设计1)传感器的设计传感器及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就是弹性体弹性体是一个有特殊形状的结构件它的功能有两个,首先是它承受称重传感器所受的外力,对外力产生反作用力,达到相对静平衡;其次,它要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应变场(区),使粘贴在此区的电阻应变片比较理想的完成应变早电信号的转换任务称重测量采用目前常用并且比较成熟的方法来实现称重,弹性元件选用双孔梁式如图所示4片电阻应变片中1,2,3,4粘贴在双孔梁的应变区在称重时双孔梁在由被称物体产生的压力P和系统底盘对双孔梁的支持力N的作用下产生平行四边形形变由这4片应变片接成的全桥电桥在电压的激励下随重量不同而输出不同的电压信号。
设有一双孔长方体悬臂梁贴应变片处均承受纯剪应力,但其上、下部分将会出现拉伸和压缩应力主应力方向一为拉神,一为压缩,因此把应变片贴在这里,则应变片上半部将受拉伸而阻值增加,而应变片的下半部将受压缩,阻值减少下面便为贴应变片中心点的应变表达式,次为文献上所寻,此处不做推导 ε = (3Q(1+μ)/2Eb)*(B(H2-h2)+bh2)/ (B(H3-h3)+bh3) 其中:Q--截面上的剪力; E--扬氏模量:μ—泊松系数;B、b、H、h—为梁的几何尺寸需要说明的是,上面分析的应力状态均是“局部”情况,而应变片实际感受的是“平均”状态1,2,3,4为应变片图四 电子秤基本结构图三 弹性元件设计之所以弹性元件选用带有秤盘的双孔梁式秤有以下基本特点 (1)同样载荷情况下梁的应变量和电桥的输出电压是个常量且与载荷在秤盘的位置无关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抗偏载的力学特性也就是说,弹性体的应变 (2)梁的应变量和电桥的输出电压与载荷成正比至于弹性元件的具体尺寸见下图五.虽然载荷在秤盘的位置和称重结果关系不大但秤盘的重量和面积都要根据称重传感器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严格去选择并且需要对称重传感器进行四角偏载误差锉修调整以保证系统的准确度 1秤盘 2弹性元件 3底座图五 双孔梁切面标尺图2)传感器的选择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称量范围为300g至数千kg,计量准确度达1/1000~1/10000,结构较简单,可靠性较好。
因此由成本及此次应用环条件境可以选择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