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课标说教材.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532566931
  • 上传时间:2023-12-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说课标 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时、分、秒我的说课标、说教材流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说课标(1、课程标准,2、内容标准),二是说教材(1、编写特点,2、编写体例,3、内容结构,4、立体式整合),三是说建议(1、教学建议,2、评价建议,3、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一、说课标(一)课程目标三年级属于第一学段,依据第一学段课程标准制订本单元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时间的过程;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掌握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数学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解决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字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二)内容标准内容标准分为四个领域:l 数与代数1、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3、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l 图形与几何1、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2、 指出并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l 统计与概率1、 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l 综合与实践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我所交流的内容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时、分、秒”这部分知识,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二、说教材(一)教材编写特点:特点一: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教材从教学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力求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

      例如,“秒的认识”主题图就选择了家喻户晓的春节联欢晚会中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时的场景,“做一做”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感受“1分钟有多长”和“1分钟能做些什么”,练习中又编入一系列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特点二: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学生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数学能力的增长与提高,本教材注意逐步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实践活动”的设计上例如:“填一填、说一说”不仅让学生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而且启发学生自己试着通过各种方式查资料,找出小学生充足睡眠的时间数这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步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都能起到促进作用特点三: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本教材注意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材结合教学和习题渗透思想例如:练习十四中的第1题,使学生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第3题,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习惯;第9题,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等二)教材的编写体例新教材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应用与拓展首先教材提供了春节联欢晚会场景图,创设了问题情境,教材结合前面的主题图,直接说明: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秒接着针对明明提出的问题: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呢?最后做一做的两道习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体验1分钟有多长,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三)单元内容结构本册教材第五单元的内容是时分秒,这一单元包括:秒的认识,时间的计算这些内容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时间长短的意识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知识的立体式整合1、知识的横向整合时、分、秒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首先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再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初步建立起分、秒的时间观念,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可以加深对时间单位实际大小的认识,培养时间观最后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教学一些有关经过的简单时间计算,使知识循序渐进,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知识的纵向整合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已经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在一年级下学期已经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一时=60分,这都为掌握时分秒这一整体的知识结构奠定了基础,三年级上册是认识时分秒,这一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认识小时、分钟,以及换算简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是小学生学习时间单位的最后阶段因此,一年级上册和一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是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基础,而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又是三年级上册学习内容的延伸所以,时间这类知识是以螺旋上升的形式来呈现的,它体现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思维规律三、说建议(一)教学建议1、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使数学学习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选用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如练习十四中让学生估计自己穿衣、刷牙、吃早饭、整理书包等时间,写出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刻,等等教学时,就要充分运用这些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2、 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学具的作用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无疑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教学时应加强对钟表的观察,特别是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多少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以便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如:60页钟表店情景图,教师可准备钟表模型,借助情景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钟表结构,直观地看到秒针走1小格就是1秒,走1圈就是60秒,也就是1分二)评价建议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1、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还应重视了解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让学生体验1分、1秒能做些什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本学段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以本学段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为基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对本单元内容的评价,应结合具体情境,考察儿童对时间意义的理解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要注意考察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4、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肯定他们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把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和家长评价相结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应注意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采用课堂观察、课后访谈、作业分析、操作、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评价在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选择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面就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1、从学生的认知需求中发掘课程资源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通过学生说、学生听、学生改、教师评,再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共议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正确答案例如,学习“1分钟还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时,学生马上开始争论,许多学生拿不定主意,期待教师给出答案,这时,教师及时表扬提出问题的学生,但不给出答案,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热情,这样教学激励了学生敢于提问,爱提问、乐于探索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从学生的动手操作中探求学习资源思维始于动手,动手操作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又为学生思维提供支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表象,有助于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秒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表,亲自拨表盘,亲身体验1秒有多长,从而建立时间观念这样丰富的资源,让直观成为学生探索的途径3、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数学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外资源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插图,教具,多媒体教学光盘,网上有助教学的图片、视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和掌握有关时间的知识还可以开发和引进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多媒体课堂与学生交流,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总之,教师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就是立体的、多样的、综合的,任何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的因素都应进入数学课程资源研究的视野,并对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以上便是我对本册教材说课标、说教材的具体阐述,可以说这次说课标、说教材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学到很多在工作中学习不到的东西如有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指点,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谢谢大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