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江苏无锡市滨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02人模拟卷(第0套).docx
112页2022江苏无锡市滨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02人模拟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试卷试题:共200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公文写作总分得分一.单选题(共100题)1.中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其中包括杠杆原理和浮力理论、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著作是_____A: 《墨子•墨经》B: 《梦溪笔谈》C: 《营造法式》D: 《天工开物》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墨经》概括了墨家关于认识论、逻辑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书中自然科学的知识十分丰富,有我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力学、声学和光学知识的记载在几何学知识方面,《墨经》对一系列几何概念加以抽象和概括,作出科学定义在力学知识方面,《墨经》分析了杠杆平衡的有关问题《墨经》还有关于浮力原理的朴素直观的描述在光学知识方面,《墨经》中共有八条,近人称它为“墨经光学八条”,即:光与影的关系、半影的形成、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光源和物的相对位置与影的关系、平面镜成像、凹面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
2.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A: 不慎扭伤关节,不应立即揉搓按摩B: 洪水来袭,如来不及逃生可向高处转移等候营救C: 火灾逃生时,应用湿毛巾或口罩蒙鼻,匍匐着撤离D: 电热毯折叠加热,升温快,且便于热量保存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正确的自救方式,故不选电热毯不宜折叠加热,因为电热丝因折叠易断裂,可能造成火灾故本题答案为D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面对破坏公园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B: 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C: 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D: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参考答案:B答案解释:B解析:“天伦之乐”只适用于亲人之间,不能来形容同学、朋友之情B项词语使用不当,当选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4.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A: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B: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C: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D: 北京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试题分析: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研、教育和国际交往的中心,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也做出了长远规划,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
5.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其管辖的法院是_____A: 原告所住地人民法院B: 被告所住地人民法院C: 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D: 双方当事人协议确定管辖法院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 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故本题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科学发展”首次以主题形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其哲学依据是:_____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C: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特殊性之中D: 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良性发展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就体现了哲学的这一原理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7.对于组织机构比较简单的基层单位来说,公文立卷地点的选择应为_____A: 机关办公室集中立卷B: 各部门分散立卷C: 部分集中、部分分散立卷D: 特殊性部门单独立卷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解析]对一些比较小的机关或基层单位来说,由于它们内部的组织机构比较简单,工作人员也不多,而且办公地点也比较集中,每年形成的文件数量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集中式,即由机关的办公室或者秘书室来负责集中整理的工作8.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这是在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刻,举国上下高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同仇敌忾浴血抗战中提炼锻铸的象征共和国的缔造者们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世代传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为世界重点保护文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长城则产生了另一种意义这段文字之前最可能介绍的是:_____A: 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B: 长城在古代的作用C: 《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D: 属于我国的世界重点保护文物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之前最可能介绍的是”,能够提示上文信息的应为文段首句结合文段第一句“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现代的事”可知,前文所述内容的主体应是“长城”,且与“现代”相对,B项与此相符A、C两项均与文段无关,D项为文段本身的内容,均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9.叶酸也称维生素B9,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是细胞分裂、生长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叶酸缺少易引起贫血、流产等以下食物中,叶酸含量较少的是_____A: 西红柿B: 猪肝C: 猕猴桃D: 西瓜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D[解析]A选项每100克西红柿中含叶酸约132.1微克B选项每100克猪肝中含叶酸约236.4微克C选项猕猴桃中含有高达8%的叶酸,有“天然叶酸大户”之美誉D选项每100克西瓜中含叶酸约4微克因此,本题选择D项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0.这些像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是那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最符合这段文字中心思想的是_____A: 生命不平凡但美丽B: 生命因平凡而美丽C: 生命既平凡又美丽D: 生命的平凡和美丽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表面主旨题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用“尘土”来比喻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和精神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显得十分可爱,作者通过“而”一字表达转折,强调了“平凡”和“美丽”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由此可推出,生命因平凡而美丽,B项表述正确A、C、D都没有体现出生命的“平凡”和“美丽”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本题所属考点-片段阅读11.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A: 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B: 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C: 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D: 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正确答案是B考点成语填空解析此题考查成语的语境搭配先看第一个空,题干的意思是许多前辈对诗歌翻译理论的见解是非常准确、鞭辟入里的,是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B项“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符合语境A项“真知灼见”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和见解D项“远见卓识”指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A、C项都不能体现出鞭辟入里,不能磨灭之意C项“不易之论”指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但常常用来形容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
也不符语境所以排除A、C、D三项,选B再看第二个空,题干意思是很多人对于“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的看法是不同的B项“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符合语境验证B正确A项“各执一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C项“各执己见”指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A、C项都常用于有对手的辩论中,不符语境D项“众说纷纷”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不能体现出立场、角度等方面故正确答案为B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由行政机关的_____决定A: 法定代表人B: 执法负责人C: 负责人集体讨论D: 执法人员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的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故本题答案为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3.实施西部大开发工程,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其哲学依据是_____A: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矛盾的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B: 同一矛盾的双方,其地位、作用是不平衡的C: 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 矛盾普遍存在,必须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 A解析:由于在复杂事物的发展中存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要统筹兼顾。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B、C、D都不合题意,不能作为哲学依据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4.已经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是_____A: 正本B: 草稿C: 定稿D: 试行本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定稿是已经履行法定生效程序的最后完成稿,即经机关领导人审核并签发、正式会议讨论通过或经上级机关审核批准的文稿定稿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是用以制作公文正本的标准依据故本题答案选C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5.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2006年A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3年大约增加了多少?_____A: 25%B: 30%C: 35%D: 40%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左侧表格可知,2006年A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03年增加了(8-6)+6=33.3%,C最接近本题所属考点-题库原题16.关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A: 经济增长是产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人均产量的增加B: 只要经济增长了.也就意味着经济发展了C: 经济增长是由经济发展促成的D: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参考答案:D【解析】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