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习卷:(14)《古代诗歌阅读 诗》(解析版).doc

10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272085927
  • 上传时间:2022-04-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2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代诗歌阅读·诗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夕①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注:①《春夕》是诗人旅居湘鄂时所作②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了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之景,点明了诗人春归时节身在异乡的境况,渲染出凄凉孤愁的气氛B.颈联诉说了思乡之苦,"动""绝"两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的复杂心理,逼真地传达出来了C.尾联运用了反问和用典的手法从暗用五湖典故来看,这里的"归"字,表达的就是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这首诗感情真切,意境深婉,尾联中"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自慰自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彷徨2.本诗颔联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该联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问题夏晚望嵩亭有怀罗邺①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注】①  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写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B.第二句写湖上亭子与湖岸青山相对,引发出后面的登亭远望、所见有怀C.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观,但作者仍觉得它终是异乡,不能久留D.诗的最后以景结情,说自己好似修竹,孤独无依,透露出作者无所归依的迷惘2.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登尉佗楼许浑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注]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颔联的意思是,秦二世时,尉佗受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夫陆贾出使招抚尉佗,尉佗接受诏封,汉朝实现统一③薰弦: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二句写刘项相争,战祸连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岭南自立为王,场面宏大,起笔不凡B.任嚣力主分裂,陆贾功在统一,两者相互对照,诗人对不同历史人物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C.第五句与“箫鼓追随春社近”都出现的“箫鼓”一词,取意虽相近,但一为名词一为动词。

      D.第七八句运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2.有人认为,“本诗以登楼为题,却没有依循登高揽胜、即景抒怀的寻常思路,可谓匠心独运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暑旱苦热王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屠”字写得尤为精妙屠” 本为“屠杀”之意,这里意为止住、驱除,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酷热的极度怨恨B.“之高”“之远”的清凉世界尽管遥不可及,却对饱尝酷热的作者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C.“手提天下”表现了作者想要得到天下,大展宏图的豪情,只可惜这一壮志无法实现D.在诗的最后一句中,王令称,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去享受那清凉世界,他宁愿不去2.本诗运用了多种手法表现“暑旱”,请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送杨长史赴果州①(王维)褒斜②不容幰③,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④祭酒⑤客,山木女郎祠⑥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注】①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②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

      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③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④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⑤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⑥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感叹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B.颔联用数字来夸张,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离别之久C.颈联实写蜀道中的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它在抒情方面的精妙之处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梦唐·杜牧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运用比兴手法抒写了思妇在秋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深情。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人借思妇委婉地流露出自己的忧国之思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五原胡儿饮马泉李益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注释】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这首诗作于五原收复后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描写在五原的田野上,杨柳拂水,绿草如烟,营造了荒凉凄迷的氛围B.颔联描写夜宿五原的见闻,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胡笳之声C.颈联运用对比手法,五原过去冰雪严寒关山险阻,如今气候解冻春水分流D.同激昂高扬的盛唐边塞诗相比,这首诗独具一种风格,这是不同时代使然2.本诗蕴含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次韵平甫①金山②会宿寄亲友王安石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③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安国为安石长弟②指镇江的金山寺③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句起笔横空而来,句中“天末”“海门”“横”等词营造了宏阔的画面B.第二句视线拉近,描写眼前景物,以“沙岸”与“西兴”相比,大大丰富了诗意C.第三、四句写夜色中金山的所见所闻,作者在描写中极力表现了市井夜景的凄凉D.前六句诗,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由黄昏到初夜再到深夜的过程,章法井然有序2.这首诗中间两联写景颇为精妙,请简要分析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初到黄州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注】员外置:指定额以外的官员,苏轼此时授检校水部员外郎水曹郎:水部员外郎梁代的何逊、唐代的张籍、宋代的孟宾予皆以诗名,且都曾任水部郎压酒囊:宋代官俸一部分用实物来抵数,叫折支这里说,检校官的“折支”,多用官府中酿酒用剩的酒袋来抵数。

      作者曾自注:“检校官例,折支多得退酒袋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用语简洁,诗人借"自笑""为口忙""转荒唐"之语,以自嘲的口吻回顾了自己的人生道路B.第五句中诗人以"逐客"自命,是夸张愤怼之语第六句中诗人以古今诗人自比,表明自己所得官阶都是虚授之职,并无实权C.最后两句反话正说,如绵里藏针,平和中见锋颖,谈笑诙谐之际,表明诗人贬官到此,将会破费朝廷许多抵作俸禄的"压酒囊",体现出一种幽默之感D.诗歌语言平实清浅,但内涵丰富,写出了诗人复杂微妙的感情,显示了诗人高超的表达技巧2.本诗情感丰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①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庚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 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C.“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 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D.“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 对仗工巧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分析答案1.1.C; 2.①用典:运用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的典故,突出了梦醒之后的空虚、失望,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②虚实结合:上句虚写梦境,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明月相伴③烘托渲染(视听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清冷、凄凉、忧愁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解析:1.“归”字,除了有对家乡的的思念,还有归隐田园之意另外,反问也不准确2.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中“蝴蝶梦”运用庄周梦蝶或杜鹃啼血的典故;上句虚写梦境、下句实写梦醒,虚实结合;子规啼与三更月,视听结合、一声一色,构成清冷、凄凉、忧愁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

      2.1.D; 2.①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动静结合,动中有静②有声有色(视听结合)蝉噪”有声,“幽丛”有色,画面有声有色;“蝉”为“青色”,“鸟”为“白”色,“幽丛”暗含“绿”色,“返照”暗含“红”色,色彩对比鲜明③远近结合青蝉”句是近处所听,“白鸟”句是远处所见,远近结合,富有层次④情景交融融羁旅愁情于眼前美景之中,以乐景衬哀情解析:“一竿”代指行舟,“一竿何处是因依”意思是整日坐船漂泊,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留居之所,抒情手法是“直抒胸臆”,而不是“以景结情”3.1.B; 2.答案示例一: 同意①本诗以“登楼”为题,却不写所见之景,而是由楼及人,写尉佗接受委任、自立为王以避战乱以及后来接受诏封、促进汉朝统一等历史事件;②诗人抒怀却不依于所见,而是围绕历史事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尉佗的历史功绩,寄寓诗人的时局慨叹 答案示例二: 不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高考真题——俄语(全国卷) 无答案.doc 2025年高考真题——日语(全国卷) 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常用逻辑用语5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平面向量9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等式与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9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选填题)16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集合11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圆锥曲线(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复数7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doc 山东省潍坊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重庆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导数及其应用(选填题)8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直线与圆10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概率与随机变量及分布列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2021-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数列(选填题)14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