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精品文档[1].doc
8页高职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所设置的“项目”应包含多门课程的学问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与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与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通过解决问题,驾驭相关理论学问与实践技能,老师进行适当指导 二、实施流程 实施流程为:明确项目任务一制订安排一实施安排一检测评估一归档应用首先,老师布置项目任务,学生探讨;其次,学生查阅资料制订安排,老师审查指导评定安排是否合理可行;第三,学生分组,并明确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第四,学生白评、小组互评、老师评价;最终,老师将记录归档,学生在实践中应用 三、项目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1.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通过老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驾驭企业对学问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课程“主题”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洁到困难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驾驭综合职业实力 2.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企业,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
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老师通过制定工作项目任务书设定详细内容,学生通过资讯、决策、安排、实施、修正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学生做中学、学中做,老师只是针对性地讲授、示范、引导 4.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进企业的5s管理模式,并把管理列入考核标准中,使学生在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习惯中,提高综合职业素养 (二)设计思路 采纳项目化教学的课程应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动身,依据由简洁到困难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老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相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实力,满意职业岗位需求 (三)课程内容的选取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与应用、金属切削机床等内容,特殊适合于采纳项目教学法绽开教学其主要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极限协作与测量技术”和“工程材料与热处理”先修实践环节为金工实习同步实训环节为车、铣、磨加工训练。
为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够娴熟运用所学学问,胜任职业岗位,我们依据各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要求,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与职业实力成长规律,组织课程内容,最终达到教学预期目的在多次深化机械加工企业调研后,选择贴近工厂实际的5个典型项目,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学时、项目名称、实力目标、学问点、训练方式与结果作如下总结: 1.项目1一轴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安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实力目标:(1)正确分析轴类零件结构特点与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途;(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学问点:(1)车床的结构组成;(2)车床的运动特点;(3)车刀的结构、材料与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车床附件与作用;(5)测量工具的运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与加工实物展示 2.项目2一盘套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安排2 O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实力目标:(1)正确分析盘套类零件结构特点与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初步确定加工工艺路途;(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学问点:(1)孔加工设备的类型;(2)孔加工设备的结构组成与运动特点;(3)孔加工刀具的种类;(4)孔加工刀具的结构、材料与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盘套类零件的装夹;(6)测量工具的运用。
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与加工实物展示 3.项目3一箱体类零件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安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 2学时实力目标:(1)正确分析箱体类零件结构特点与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途;(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学问点:(1)刨床和铣床的类型与结构组成;(2)刨床和铣床的运动特点;(3)刨床和铣床用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与所完成的工艺结构;(4)箱体类零件加工过程夹具的特点与结构;(5)测量工具的运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总结与加工实物展示 4.项目4一圆柱齿轮工艺制定、加工与检测安排20学时,其中理论8学时,实践12学时实力目标:(1)正确分析圆柱齿轮零件结构特点与功用;(2)正确分析零件图;(3)确定加工工艺路途;(4)制定工艺规程;(5)成品检测学问点:(1)成形法和展成法的概念与原理;(2)齿廓表面加工设备的类型与结构组成;(3)齿轮加工设备的成形运动特点;(4)齿轮加工刀具的结构特点、材料与所完成的工艺结构;(5)测量工具的运用训练方式:示范讲解、实际操作、自主学习。
结果:工作报告总结与加工实物展示 5.项目5一机械装配工艺基础学问安排10学时,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6学时实力目标:(1)正确分析不同生产类型的装配工艺特点;(2)娴熟驾驭装配的三种方法;(3)能够依据装配要求计算装配尺寸链;(4)装配工艺规程学问点:(1)装配工工作的详细内容;(2)装配工艺尺寸链的计算方法;(3)三种装配方法的娴熟选用;(4)装配精度的检验训练方式:示范讲解、自主学习结果:工作报告 (四)课程的重难点与解决方案 本课程的重点是使学生驾驭“适度、够用”的机械制造技术理论学问,能够依据零件工作图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难点是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专用夹具的应用、保证装配精度方法的选择解决方法是以项目形式设计内容,留意理论学问的系统性,充分利用优越的实 训条件,营造企业工作环境,将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将老师学问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聘请企业专家答疑,从而多途径加深学生对理论学问中的难点和疑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一)创设真实氛围的工作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培育学生驾驭机械零件的工艺编制、工艺系统的正确选择与运用等技能,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改造。
留意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室与实训室合二为一,使学生通过学习亲身体验工作 (二)“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组织过程 “学做一体”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将实训基地模拟为工作车间建立学生自己的班组,生产过程中班组长要负起责任,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等作用,使职业实力得到熬炼二是任务的下达与工作安排的制订学生收到任务书后,每个小组都要经过自主学习、探讨,制订详细的工作安排包括项目的零件图、装配图分析,项目工艺规程定制,所需工艺系统、装备与材料,项目实施内容与步骤和完成项目的留意事项等三是工作过程制订完工作安排后,学生需提交材料与工具申请,获得准许后由组长领取所报材料与工具起先进行零件工艺的设计、工艺系统的选择,将所学理论学问与实践学问有机结合,并得以充分融合四是项目验收与评价项目完毕后,由指导老师带班组进步行项目验收,相当于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查 五、课程考核 (一)考核内容 在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核是关键问题,因为理论与实践是一体的,考核的内容也应当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项目考核内容是有区分的,但都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项目实力、有关学问和素养要求。
项目与配分:基础学问40分其中车床结构组成与运动特点,车刀的种类、材料与结构,对切削运动影响车床夹具的种类与应用和车床能实现的工艺结构各占10分实践操作40分其中能正确分析图样,熟识零件结构、功用占8分;能正确制定加工工艺规程占15分;能正确选择设备与工装与零件质量检测占17分综合素养20分其中工作看法、纪律和出勤状况、5s管理内容执行状况、考核团队协作精神各占5分 (二)考核方法 项目教学的评价应留意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实力的发展,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加活动各环节的表现和作业质量考核方式需敏捷多变,随着项目的进行,因材施教,随时考核我们的考核主要实行了三种形式: 1.学习小组考核(30%)是由学习班组长负责绽开自评和互评考核方式,班长可监督小组长开展此项工作这个考核是最基本的考核,依据各小组完成的状况选做内容,学生在实践中如有自选内容或创新内容可在原有成果等级基础上提升一级 2.指导老师考核(30%)是以抽查提问加课堂笔记和项目总结的形式进行的因为人数多,老师不行能一一检查,可通过抽查小组的某几位学生来进行考核,但是这几位学生的成果影响整个小组的评定成果,在评比优秀班组时作为参考,促使同一小组的人员相互监督学习,共同提高。
3.期末闭卷考核(40%)是在学期全部课程结束时进行,主要从学问的驾驭与应用状况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驾驭程度,以便找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学生将学习的过程贯穿于全学期,以巩固所学内容 六、结语 实践证明,在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效果良好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克服对课程学问枯燥、相关概念难理解和畏惧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育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终生探究的爱好,以与能够运用机械制造技术解决机械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解决各种困难工艺问题的基本实力,使学生充分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在机械工业生产领域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